80後的生活是什麼樣的?看完這部電影你就知道為什麼要選擇80後了!

步入2021年以後最小的89年的80後都要32歲了,真真切切感受到了80後這一代人步入了中年人的行列了,曾幾何時80後是年輕人的代名詞

致敬80後的人們

可當時光如匆匆流水,80後也成了家長,成了整個家庭的頂樑柱,成了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這個群體不得不告別曾經的青春年華,以更加成熟的姿態行走於人世。今天回想起到八十年代的日子,顯得有些久遠。有部電影好像叫“陽光燦爛的日子”。它反映著那個年代的一些事,讓我們看起來真的像回到那個屬於80後的年代。

80年以後,中國正值改革開放之際,物質上的匱乏還是無法避免的,但這並不代表80後的童年生活一片貧瘠。城市的大街小巷屬於八十年代的孩子們而不是一輛輛疾馳而過的汽車,男孩子聚在一起打沙包,女孩子樂此不疲地跳橡皮筋。上學時,在老師面前唱,"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的花兒真鮮豔,“教室還沒有那麼明亮,桌椅也略顯破舊,老師上課不會依靠任何電子產品,只會將要講的內容用粉筆工工整整地寫在黑板上。

老師也大多是古板而嚴厲的,大多也非要將學生從不會教到會為止。

放學後最開心的是去小賣部買一毛錢一個的果丹皮,買大白兔奶糖,長長的一卷泡泡糖可以跟小夥伴分享,然後看看誰吹的泡泡比較大。那時還幼小的80後沒有那麼多電子產品可以打交道,多的是和小夥伴在一起玩耍的歲月。而在那些日子裡,一個沙包就可以讓孩子折騰得歡暢淋漓。

農村裡80後的童年娛樂是電視上的機器貓,黑貓警長,葫蘆娃等等,沒有手機和綜藝,也沒有戰爭和飢餓,要看電視時必須守在電視機前,等著那個時刻慢慢來臨。在等待時,可以將電視上的廣告倒背如流,交織著焦慮和期待。

而這種期待感,是童年的時光裡最大的幸福。看電視往往沒有選擇,都是電視上播什麼就看什麼,這種沒有選擇,往往能帶來更大的滿足感。守著喜歡的動畫片時,常常是一步也不肯挪,電話響了也不去接,想上廁所也忍著,生怕錯過了喜歡的鏡頭。幸福感很容易到來,失落感也來得十分簡單。而今的數字電視時代,人們是想看什麼就看什麼,有了更多的選擇權,也就再也找不到那麼多期待的感覺了。

記得我在小學時,家長就已經會給孩子們一些零花錢了,讓我們可以買點零食吃。可是還是有些男孩子會把一些零花錢花在遊戲機上。中學時,80後會看一些武俠小說,追古惑仔,會迷戀香港的四大天王,尤其是港片在九十年代還是一片輝煌之勢,而那都是屬於80後的青春。香港電影裡的行俠仗義的江湖,不可一世的熱血,無不撥動著少年的心絃。80後不像他們的上一輩或者前一輩一樣遭受戰爭,遭受貧困和飢餓,他們或許離那些血光,也離那些俠義很遠,但內心始終埋著的武俠夢,總會在某一刻翻湧出來。

而一邊追著古惑仔,一邊還看金庸古龍締造的江湖世界。

可儘管大人們禁止,少年的心也總是會撲在那一個個虛構的江湖世界裡,幻想著自己有一天也能歷經苦難,學得絕世武功成長為一個俠,在打抱不平夠了之後便帶著心上人歸隱江湖……感覺這種幻想會讓自己實現一樣

除了香港四大天王和武俠小說,80後也會追F4,會喜歡周杰倫,會看超級女聲,大學時,他們有的人會看郭敬明和韓寒,有的人會研究三毛和席慕容,有的人則會喜歡哈利波特。

屬於80後這一代人追捧過的東西,有些成了經典,有些則成了褪色的記憶。那些青春裡屬於電子產品的只佔一小塊地方,可那些寫在紙上的,印在照片裡的事物,才是永遠都會懷念的年少歲月。

人總不可能永遠年輕,80後也在悄然老去,也在褪去曾經的青澀和輕狂,但明明還沒到真正老去的年紀,80後們卻成了最喜歡懷舊的一撥人。

致敬80後的人們

在見證了改革開放帶來的新變化,到進入千禧年之後的巨大變遷,再到新時代越來越快的節奏裡,我們80後都經歷了,這是屬於我們80後的光榮。我們懷念並且致敬自己的青春歲月的,因為在他們之前還沒有一個群體像他們一樣富有個性,也沒有一個群體像他們一樣敢於去追求真正的平等自由。他們既致敬童年時代那些尚未被侵擾的純真,也致敬少年時代屬於他們的熱血。

大多80後不會想讓工作成為生活的全部,而是想著透過努力工作去把握自己的生活。他們富有開拓性,喜歡挑戰,喜歡迎面解決難題,也希望得到公平的對待,是最不需要權威的一代。正是這種個性,使得他們敢於在廣袤的疆土上開天闢地,創造一個又一個的成就,哪怕是撞得頭破血流,也不缺乏從頭再來的勇氣。這才使得80後過往的青春充滿意義,值得尊敬!

致敬80後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