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中醫治療類風溼的秘訣

一、寒證與熱證必須辨清

類風溼關節炎最常見的變化是寒熱。一般而論,早期、急性期多溼熱,後期多虛寒,我們一定要根據患者的症狀、面色、區域性皮色、溫度及舌苔、脈象,審證求因,分清寒熱真假。是實熱症,就要“熱者寒之”,選用大隊寒涼祛風溼藥,佐少量辛溫之品治之。是寒溼症,就要“寒者熱之”,選用大隊辛溫散寒藥,並配伍活血、利溼治病。但臨床上往往有這種情況,寒溼鬱久變為溼熱,溼熱型的熱去而寒溼仍存。要遵循仲景倡導的治療原則:“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症治病。”

二、實證與虛證要審察明確

風寒、溼熱、痰濁、瘀血均可導致本病。病邪痺阻經絡,氣血不通,故實證多。早期表現出一系列實證,如晨僵、肢節疼痛、腫脹、發熱惡寒、全身酸楚等症狀。後期多虛證或虛實夾雜。張仲景《金匱要略》中強調,病因是氣血失調,肝腎虧損,所以治療應該寓補於通。在病變早期也要注意補益肝腎,在大量祛邪方藥中酌加熟地黃、桑寄生、川續斷等藥。若腫痛已消,則宜調氣血、補肝腎以圖治本。若專事通散,往往可見一時之效而正氣更傷,病情很快復發。

三、經方在類風溼疾病治療中的運用

桂枝芍藥

用之較多,義理深奧,療效卓著。多年來,諸多醫家用此方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中醫趙錫武說:“近代所謂類風溼關節炎多謂不治,歷年我曾以桂枝芍藥知母湯治癒多人。”多年來我用也是桂枝芍藥知母湯,在運用時每每加入青風藤、黃芪、懷牛膝、雞血藤、當歸。加味後的桂枝芍藥知母湯在抗炎、鎮痛、消腫方面有明顯優勢,治療效果明顯提高,有明顯的免疫調節作用。

這就是中醫治療類風溼的秘訣

四、蟲類藥對類風溼的治療作用

把蟲類藥用於治療頑痺者,首推清代名醫葉天士,他說:“風邪留於經絡,須以蟲蟻搜剔。”在他的《臨證指南醫案》中對痺證的治療頗多發揮,如熱痺、溼熱痺、頑痺、久痺主用蟲類之藥,使痺證治療向前推進了一步,開闢了用藥的新途徑。

這就是中醫治療類風溼的秘訣

五、毒性藥是治類風溼的重要組成部分

天下有奇怪之病,病因不清,疑難頑症,如類風溼、癌症之類,有毒藥來治之,如川烏、草烏、馬錢子、雷公藤等。這些劇毒藥如果炮製得法,運用得當,的確能治頑疾,攻克疑難雜症。在運用毒性藥治頑痺方面,張仲景開闢先河。《金匱要略》中記載:“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只要是寒溼引起的類風溼,用本方取得佳效。醫家在引導下,治病大膽運用川烏、草烏、馬錢子類的毒性藥物,取得了佳效。

六、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兩首經驗方

我根據類風溼關節炎的病因病機,辨證分析,精選方藥,組成以下兩首方子。十多年來經過臨床大量病例的實際觀察,效果較好。現介紹如下,供參考使用,如要有嚴重情況,請及時就診。

【類風溼1號方】

生麻黃6g,青風藤12g,白芍15g,黃芪15g,防風12g,當歸10g,桂枝12g,桑枝30g,路路通12g,炮附子6~9g,甘草5g,白朮15g。

用於類風溼關節炎早期關節腫痛,屬風寒溼型。療效不佳加全蠍4g(衝)、蜈蚣2條(衝)、制川烏3~6g。

【類風溼2號方】

秦艽10g,豨薟草20g,忍冬藤20g,丹參10g,地龍10g,防己10g,防風12g,桑枝30g,桂枝6g,川牛膝10g,薏苡仁20g,甘草5g。

本方用於類風溼關節炎,辨證屬於風溼熱證型者療效較好。如療效欠佳者,可加殭蠶10g等,不過最好根據具體情況去醫院就診。

這就是中醫治療類風溼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