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學習筆記——12.40~12.41

金匱要略學習筆記——12.40~12.41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12。40 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衝,燻其面,加大黃以利之。

『注』

1、“面熱如醉”就是12。36的“其面翕熱如醉狀”。

2、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是“胃熱上衝”,也就是陽明火熱,因此再新增大黃來清降火熱。

3、從12。36到12。40,這是一個完整的病程,治療上根據病家最嚴重的情況來逐步進行:

12。36是水氣上衝最嚴重,病家會有氣從小腹上衝胸咽,伴有咳嗽等,因此用苓桂味甘湯祛飲平衝;

12。37是水氣上衝已經平復,咳嗽、胸滿最嚴重,因此用苓甘五味姜辛湯來祛溼利水治咳滿;

12。38是在12。37的基礎上而冒、嘔,因此再加上半夏來止嘔降逆;

12。39是水飲外犯而出現了形腫,一般情況下應該新增麻黃來開表散水,但病家存在“尺脈微、手足厥逆、手足痺”等血虛的情況,因此只能新增杏仁來行水;

12。40是陽明火熱導致的面紅明顯,因此新增大黃來清降火熱。

12。41 先渴後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注』

1、正常情況下,口渴之後飲水是不會嘔吐的,此時反倒出現了嘔吐,說明這是水飲停聚在了心下,從而引起津液不化因此口渴,飲水後增加了水溼,因此嘔吐,這就是支飲,所以採用小半夏加茯苓湯來祛水止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