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承認已經參戰?普京“智鬥”西方,2500萬噸煤炭或運往亞太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節目!

俄烏局勢愈發膠著,美俄博弈也進入關鍵階段,在這場捲入了眾多國家的衝突中,俄羅斯可謂是“以一敵眾”,以一己之力與整個美方“陣營”抗衡。可以說,當下俄羅斯已經走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到底應該如何應對,成了普京面臨的重大考驗。最近一段時間,俄羅斯方面頻繁發出訊號,引發國際社會密切關注,那麼俄羅斯到底想要如何“突圍”,又是如何應對美日歐的聯合圍剿呢,我們詳細來看。

北約承認已經參戰?普京“智鬥”西方,2500萬噸煤炭或運往亞太

首先第一個,俄羅斯就北約“狂妄”言論發出警告。

據美聯社報道,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公開表示,俄羅斯的勝利將是烏克蘭和北約的“重大失敗”,因為會“令世界變得更加危險”。此外,他還強調,北約將強化並延續對烏克蘭的支援,他誓言北約將與烏克蘭站在一起,直到擊敗俄羅斯。

這一強硬表態馬上引發了俄羅斯的關注,俄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斯盧茨基直接回應稱,北約怕失敗就解散。據悉,斯盧茨基當時是這樣說的:北約有必要考慮自行解散的問題,因為俄羅斯在烏克蘭取勝是必然的。

不得不說,俄羅斯此番迴應當真是犀利無比,不僅亮明瞭態度,也給北約的“狂妄”來了一次重擊。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北約方面發表這番言論後,俄羅斯前總統、現任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也進行了迴應。他認為,斯托爾滕貝格由此可能無意中已經承認,北約正在與俄羅斯交戰。他公開發文稱,“俄羅斯勝利意味著北約失敗,這是公開證實北約參與了針對俄羅斯的戰爭。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終於承認了這一點。

非常耐人尋味的是,俄羅斯方面說北約實際上已經參戰,而斯托爾滕貝格卻堅稱,雖然北約發揮著“關鍵作用”,但是“並不是參與衝突的一方”。

其實明眼人早已經看出,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已經在這場衝突中介入得太深。如今北約秘書長竟然公開表示俄羅斯的勝利是烏克蘭和北約的“重大失敗”,還說要與烏克蘭站在一起、直到擊敗俄羅斯,這已經不像是置身事外的樣子了,如果北約繼續朝著這條路走下去,那麼美國政府也不要妄圖能“隔岸觀火”或者“坐山觀虎鬥”了,因為這場戰爭的“火”很可能會燒到自己身上。

第二個,俄羅斯迴應日本製裁。大家都知道,日本在國際事務中一向追隨美國的步伐,在美國全力圍剿俄羅斯的當下,日本也沒閒著,開始了對俄羅斯的新一輪制裁。據外媒報道,日本經濟產業省批准了禁止對俄出口“與化學武器有關”的產品和材料共89項,這一禁令目前已經開始實施。對此,俄羅斯方面直接回應說,日本對俄施加的禁止出口化學武器生產相關材料等制裁屬於非法行為,令人不解,必遭對等回擊。

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發表宣告提到兩點,第一是日本唯命是從地跟隨西方的反俄方針。第二,日本還沒有對本國在二戰中使用細菌和化學武器的罪行,包括731部隊的惡行懺悔,厚顏無恥的行徑又再次加劇。眾所周知,日本一直想逃避在二戰中的累累罪行,但是俄羅斯此次宣告卻直接挑破,直擊日本最敏感的“軟肋”,也可以說是給了日本當局一個響亮的“耳光”。

其實自從俄烏局勢升級以來,俄日關係就持續惡化,日本已經被俄羅斯列為了“不友好國家”,然而日本還是執意追隨美國。現在日本國內已經有人看不下去這點,紛紛站出來發聲,比如日本前外務省官員孫崎享就公開指出,目前日本不論是自民黨還是在野黨都不敢與美國“唱反調”,日本政府推出的外交安保政策也是在為美國戰略服務,而令人遺憾的是日本國內卻幾乎沒有人去討論這樣做是否會損害本國利益。

另有日本學者表示,日本在政治和軍事領域缺乏自主性,長期屈從並服務於美國戰略。他指出,日本應該採取自主獨立的外交政策,與鄰國加深和平友好關係才是日本最大的安全保障。希望日本岸田政府能夠理智應對俄烏問題,不要盲目的跟隨美國煽風點火,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第三個,我們來說,俄羅斯在能源問題上對歐盟“出招”。據報道,保加利亞政治學者克勒斯特夫認為,未來六個月或將是歐盟歷史上最艱難的六個月。有媒體指出,現在歐洲在政治上不堪重負,在制度上陷入癱瘓。美國夥伴撤離阿富汗的行動給了歐洲一記耳光,歐洲經濟也備受打擊,而且歐洲還有內部裂痕的困擾,“德國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像朔爾茨這樣的總理一次又一次地令人失望”。

當然,除了上述這些問題,歐洲現在還有一個最為頭疼的難事,就是能源危機,在這一背景下,俄羅斯有兩個舉措尤其值得注意。首先就是把大量煤炭運往東方,說得更明確一些,就是把歐盟不買的煤炭,運去亞太地區。路透社指出,因俄煤炭受到歐盟禁運制裁的影響,俄羅斯瞄準亞太地區的買家,對煤炭大幅打折出售,俄羅斯聯邦副總理諾瓦克公開表示,大約2500萬噸運往歐洲的煤炭商品,可能會被運往東方的亞太地區。

由此不難看出,這是普京“智鬥”西方的又一有力舉措,同時這也再一次說明,這個世界並不是歐洲或者美國說了算的,美歐想抵制俄羅斯能源,但有更多的國家需要俄羅斯能源。第二個舉措,普京表示,“北溪-2”管道的一條支線仍然處於工作狀態,俄羅斯已經準備好在秋冬期間以現貨市場價1/4至1/3的價格向歐洲長期供應更多天然氣,但“球在歐盟一邊”。

需要特別關注的是,普京的這一表態是在美國背後“捅刀”歐洲的背景下作出的。眾所周知,自從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歐盟就追隨美國對俄施加多輪制裁,歐盟國家因此飽受能源短缺之苦。然而,讓歐洲沒想到的是,大洋彼岸的盟友美國在不斷“拱火”引爆俄烏衝突後,卻趁機高價向歐洲出售天然氣。據悉美國公司每艘駛往歐洲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可賺取約2億歐元利潤,其在美國的裝船成本約為6000萬美元,到了歐洲價格就會高達2。75億美元。

同時,美國還利用自己的金融霸權等優勢,吸走歐洲的製造業,並透過美元霸權,令歐元大幅貶值,使大量歐洲財富轉到美國,這些都令歐洲國家忍無可忍。最近一段時間,法國、德國接連發聲,話裡話外提醒美國不要太過分。

據媒體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甚至直接喊話美國說,為能源“支付4倍價格不能再繼續下去了”,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更是對“一些國家”提出了“異常尖銳的批評”。哈貝克說:“一些國家,甚至是友好國家,在某些方面收取了天文數字的費用,這確實帶來了一些問題。”

與此同時,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勒梅爾也公開表示,“在歐盟國家正在承受俄烏衝突所帶來的後果時,絕不能允許這一衝突以美國獲得經濟主導權和歐洲地位遭到削弱而結束。”他直截了當的指出,不能接受美國作為合作伙伴、賣給歐盟的液化天然氣價格卻是其國內價格的4倍以上,不能讓美國利用俄烏衝突主導歐洲能源市場。

就在法德對美國展開“討伐”之際,有媒體報道稱,越來越多的歐洲人同意勒梅爾的指控,認為美國在趁火打劫。就連歐洲民眾也抱怨說,“美國人應該為現在這種情況負責。”是美國將他們“置於如此令人絕望的境地”。實際上,歐洲政客對盟友美國“開火”,實在是因為歐洲已經對美國忍無可忍。西班牙拉海恩網站直言,美國的目標是削弱俄羅斯和歐洲。美國一直聲稱歐洲國家是盟友,但實際上,美國從未尊重歐洲的利益。事實上,對俄製裁給歐洲帶來更大的傷害:歐元貶值、通脹加劇、中產階層陷入貧困……美國有意透過消耗戰來犧牲歐洲,“在這場戰爭中,死去的不是美國人,美國也不會遭受經濟崩潰,這些都將由歐洲來承擔”。

可以看到,現在美歐之間已經摩擦出了“火花”,而俄羅斯選擇在此時提醒歐盟,可以以現貨市場價1/4至1/3的價格向歐洲長期供應更多天然氣,無疑是一個明智的舉措。希望歐洲各國領導人能夠權衡利弊,審時度勢,切勿讓俄烏衝突再度升級,也不要為了某些國家而犧牲自己的利益。本期影片到此結束,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