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中季扎是誰?連孔子都要叫他老師,還放棄父兄傳他的王位

《史記》世家系列的第一篇,沒有寫齊、晉、楚、秦、宋這傳統的春秋五霸,而是以吳國開篇。吳越二國,在當時的版圖中地處東南,在中原核心區域之外。《春秋》中有記載:“中國之虞與荊蠻勾吳兄弟也。”可見吳屬蠻夷,與正統中原的主流文化相去較遠。

《史記》中季扎是誰?連孔子都要叫他老師,還放棄父兄傳他的王位

原本以為,這樣的吳國,在《史記·吳太伯世家》裡值得記載的,無非是專諸刺殺、吳越爭雄之類的典故,卻沒想到,竟然有一位厲害人物隱藏其中,這位的厲害程度,堪比聖人,即使是孔子見了他,都得尊稱一聲老師。

接下來說說季扎的生平有多厲害?

吳王壽夢,膝下四子。排位老麼的,名為季札。

這位季札厲害到什麼程度?出使魯國時,對欣賞到的周朝的音樂、舞蹈和詩歌一一點評,把藝術和國家、政治相結合,聽音識國,從音樂出發,把齊秦魏唐陳各國特點娓娓道來,精妙絕倫,鞭辟入裡。

《史記》中季扎是誰?連孔子都要叫他老師,還放棄父兄傳他的王位

在魯國時,孔子還很小,說不上立刻受到什麼影響,但是後來孔子長大了,他是很佩服這個先輩的。 孔子後來對詩歌的批評,也曾採取過季札批評幽地民歌“愉快而不淫蕩”的見解而加以應用。

孔子在晚年曾經系統地整理過《詩經》的樂歌,無疑是在這種重視音樂的氣氛中得到了鼓舞,同時又是在魯國特別保有這些文化遺產的條件下展開了工作的。

《史記》中季扎是誰?連孔子都要叫他老師,還放棄父兄傳他的王位

出使齊國時,向晏子預言齊國將亂,助其逃過一劫。

出使衛國時,說衛國君子多,國家無患。

出使晉國時,預言韓趙魏將三家分晉,勸叔向早做準備。

出使鄭國時,告誡子產如不以禮治國,鄭國將衰敗。

知識面、專業深度、洞察力、預測能力,季札的水平都可謂神鬼莫測,冠絕當世。

然而,如果僅止於此,那麼季札充其量只是個智商爆表的怪物,算不得聖人。真正讓季札超脫於凡俗的,是他的品格。

謙遜、誠信、無慾、不爭。所謂德才兼備者,莫過於此。

《史記》中季扎是誰?連孔子都要叫他老師,還放棄父兄傳他的王位

吳王決定將王位傳給他,可是季扎卻以出逃來躲避王位繼承,因為他認為自己還有三個哥哥,由他繼承王位不合禮制。

當別人家龍子龍孫為了爭奪王位互相廝殺,血流成河時,季扎卻如一股清流繞開王位,棄天下如敝履。

吳王並不死心,為了能夠讓王位傳到季扎身上,想出了兄弟順位繼承的法子,就是從季扎的大哥開始繼承皇位,然後依照伯仲叔季的次序傳給季扎。

季扎的三個哥哥知道父王的心意,於是像擊鼓傳花一樣,王位很快傳到了季扎那裡,然而,季扎再一次逃跑了。父輩和兄長几十年苦心孤詣的計劃全部付諸東流。

《史記》中季扎是誰?連孔子都要叫他老師,還放棄父兄傳他的王位

為什麼在父兄殷切期望,百姓極力擁戴的情況下,季扎仍然將王位視作災難一樣避之不及呢?他自己的說法是為了效仿子臧讓國的節操。

無疑,季扎這樣做獲得了很高的個人名望,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這樣做對得起父兄和吳國百姓嗎?父兄把王位傳給他是為了讓他用自己的才能振興吳國,百姓擁戴他是為了能過上好日子。但季扎始終拒絕登上王位,以這樣一種棄父兄期望和百姓福利於不顧的做法,換取了流芳百世的美名。

縱觀整個吳國的興亡史,不難發現,正是因為季扎太重視保全個人名節,而無視國家興衰,最終才導致吳國走向了滅亡。

《史記》中季扎是誰?連孔子都要叫他老師,還放棄父兄傳他的王位

遺憾的是,時至今日,知季札之名者寥寥。即使是史記內,有《孔子世家》,甚至連刺客也有列傳,而季札卻只能委身於《吳太伯世家》中。

也許,太史公此舉,正是季札本人所希望的吧。

《史記》是傳記文學的鼻祖,將史學與文學熔於一爐,成為無數歷史家和文學家借鑑模仿的典範。司馬遷在《史記》中首創了以人物為中心的寫人文學,

《史記》中季扎是誰?連孔子都要叫他老師,還放棄父兄傳他的王位

在《史記》中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小人物,他們並沒有為人所熟知,但是他們的品質和性格透過這本書深深影響了幾千年後的我們,我想這正是歷史書的魅力所在,幾千年的人透過史書活靈活現地重現在我們眼前。

司馬遷塑造了一大批血肉豐滿、獨具特質的歷史人物形象,給《史記》這部鉅著添上了厚重的一筆。

這樣的一部絕世奇書,無論喜愛文學還是歷史的孩子,是絕對不可錯過的。

讀史書可以知得失,學習到古代人的處理問題的方法,這些成功和不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鑑和總結。一個人的見聞,決定了他的視野;一個人的視野,決定了他的作為

無論大人還是小孩經常讀史書,通常會有極高的格局。這套全綵詳解的《史記》,不僅能減去孩子的閱讀障礙,更能增加孩子的閱讀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