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炳是什麼人?他是怎麼從一個屠夫成為一代名相的?他經歷了什麼?

屠夫周炳,起初不是屠夫,而是生於高官顯貴之家,後來家道敗落,不得已才做了屠夫。

周屠夫的父親名叫賙濟,在某省任知府,仗著有親戚在京城裡擔任要職,在任上恣意妄為,橫徵暴斂,當地不堪其苦,士紳百姓屢屢聯名向上申訴。

賙濟那位在京城做高官的親戚,眼見事大保不住他,立即暗地裡告知他將即將被撤職查辦,教他主動辭職,可以在京城幫他想想法子走走門路,或許能夠保住他身家性命。

在京城高官親戚的一系列巧妙運作之下,賙濟果然只是丟了官,沒受到其他任何懲罰。

回鄉之後,賙濟也沒閒著,靠著多年混·跡·官·場的經驗,做起了訟師,並且又仗著親戚的權勢,包攬詞訟,橫行無忌、欺壓鄉里,收入與當年做知府時比起來,竟也毫不遜色。

賙濟不止一次在人前得意洋洋道:“沒想到在家鄉做個士紳也足以致富,當初又何必去做那受人管束的官呢?”

周炳是什麼人?他是怎麼從一個屠夫成為一代名相的?他經歷了什麼?

有個趙員外,在當地也算得上是個富戶,他家的田地與周家相鄰,因為界限不清,兩家便起了糾紛。

賙濟橫行霸道慣了,立即糾集了家丁和一些當地無賴,將界限標記向著趙員外家的土地移了數里,並把霸佔的田地租給佃戶。

趙員外知道這姓周的不好惹,讓出了土地,並且親自登門,賠著笑臉說道:“遠親不如近鄰,在下不願結怨,那幾裡地就算是我送給大官人的。”

賙濟見趙員外服了軟,看他忠厚老實,軟弱可欺,便佯裝與他結交。

趙員外與一位鄰居沈某長期不和,沈某喝醉了以後經常辱罵趙員外,趙員外平時都會盡量躲著他。

某次沈某又發酒瘋,竟然辱罵追打趙員外。

趙員外的兒子趙朋年輕力壯性情彪悍,是當地有名的楞頭青,無人敢欺,街上的無賴地痞見了他也要繞著走。

年輕氣盛的趙朋見父親被人辱罵追打,怒上心頭,衝上去揪住沈某便是一頓暴揍,並將其推進了河裡。

趙員外看到沈某掉進河裡,怕鬧出人命,趕忙叫家人去救。幸好救得及時,才沒鬧出大事。

在每年的開春,當地人都會聚在一起,舉辦文昌會,祈禱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那幾天里人群鼎沸非常熱鬧,還有幾天幾夜的流水席。

這文昌會都是由當地有頭有臉有名望的人輪流主持,並有會產土地十頃,趙員外和沈某都在其中。

今年輪到趙員外主持,在田產的收入分配上與沈某起了衝突。兩人本就積怨甚深,沈某為這事又把趙員外給打了。

賙濟聽聞訊息,心裡樂開了花,一邊悄悄找到沈某,挑撥他不要退讓,一邊又攛掇趙員外到衙門去狀告沈某,並聲稱自己在衙門裡有門路,一定能幫他勝訴。

趙員外覺得自己對沈某屢次忍讓,卻是換來他的變本加厲,已經非常憤怒,加上又信了賙濟的一再攛掇,便一紙訴狀將沈某告到縣衙。

不久,賙濟又告知趙員外,這個官司很棘手,知縣老爺那邊要銀子才願意辦,不給不行。

趙員外一合計,本來也不是什麼大事,花這麼銀子實在有點不划算,便想撤訴。

賙濟卻說:“千萬不可,打官司豈是兒戲,不是你想撤訴就能撤的。若是知縣老爺定你個濫訟的罪,你可吃罪不起。”

接著賙濟又拿言語刺激趙員外,趙員外不得已,只好忍痛將銀兩如數奉上。

過了些日子,賙濟又對趙員外道:“這事鬧大了,知縣老爺已經答應幫你,可是那姓沈的竟然告到省裡,如今知縣老爺也幫不上了?”

趙員外聽後大吃一驚,趕忙求賙濟給想想法子。

賙濟說道:“省裡的官兒都是我的老相識,救你不難,只怕要花不少銀子,少說也得一千兩。”

“需要這麼多銀子嗎?”趙員外問道。

賙濟沉吟片刻,說道:“如今的官,不為銀子哪個願意為你勞神勞力,不是一紙訟狀就能爭出個是非曲直的。

況且我聽說那姓沈的找了省裡某位要員的門路,遲了的話,你只怕要輸官司。你若是暫時拿不出這麼多銀子,我可以借給你一些。”

趙員外對衙門裡的事一竅不通,被賙濟這麼一嚇唬,以為真的要輸官司,於是立即籌了五百多兩銀子,又以田產為抵押,向賙濟借了五百兩。

一千兩銀子交到賙濟手上之後,便如石沉大海,再也沒有什麼訊息。

趙員外幾次向賙濟打聽案子進展,都被他以各種理由再三推脫,只是說快了,快了。

趙員外沒辦法,又託人到衙門裡打聽訊息,得知沈某根本就沒有到省裡告狀,從始至終賙濟都是在哄騙他。

趙員外得知實情後怒不可遏,找上門去要與賙濟拼命。

可趙員外哪裡是賙濟這種玩弄詞訟的訟師的對手,反被賙濟倒打一耙,以訛詐罪將他告到衙門,關進牢獄。

趙員外年事已高,哪受得了這份罪,加上被人騙了又氣又急,怒火攻心之下,沒多久便死在獄中。

周炳是什麼人?他是怎麼從一個屠夫成為一代名相的?他經歷了什麼?

趙員外的兒子趙朋一直在外經商,得知父親去世的訊息後,星夜兼程趕回家料理後事。

瞭解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趙朋當即在父親靈前發誓,一定為父親報仇雪恨。

趙朋發現,那賙濟是個玩弄詞訟的訴·棍,存心欺騙父親,沒留下任何證據。自己沒憑沒據的,告到衙門裡沒有半點勝算,想要報仇,就只能靠自己這對拳頭了。

趙朋糾集了當地一夥無賴,在某日深夜,黑布蒙面手持利刃闖進賙濟家裡,將賙濟全家老幼綁了起來。

趙朋先將賙濟綁在柱子上,當著賙濟的面,把他全家無論老幼全·部·殺·死,然後放火燒死賙濟,劫走所有財物,後又將周家付之一炬。

要說這趙朋也夠狠的,竟然屠·戮了賙濟全家。

賙濟有個小妾王氏,事發時剛好帶著兒子回了孃家,因此得以倖免於難,這個孩子就是周炳。

周炳當時僅有十三歲,卻頗有膽識,幫著母親到衙門告狀。

知縣認為是賙濟欺詐了趙員外一千多兩銀子,才招致滅族之禍,並且打著自己的旗號欺詐錢財,讓士紳百姓都以為是自己收受賄賂,敗壞了自己的名聲,因此對前來告狀的周炳沒什麼好臉色。

不過,賙濟全家被人殺·害,如此大案,知縣也不敢不理。兇手趙朋手段·殘·忍,罪大惡極,知縣立即發下海捕文書,捉拿負案在逃的趙朋。

趙朋作案之後便銷聲匿跡,不知逃往何處,各地官府嚴查數月,卻沒有任何訊息。

案子遲遲沒有進展,一拖就是數年之久。後來,周炳的母親王氏的家人又將其改嫁他人,兩家都將周炳看作是個累贅。

周炳不願意寄人籬下,便打算去投靠在京城做高官的親戚,於是一路乞討來到京城。

周炳到了京城後四處打聽,得知那位親戚早在幾年前就犯了事,被髮配到西北去了。

無奈之下,周炳只得四處乞討度日,就這樣一路輾轉來到湖北一帶。

沒想到,周炳在湖北乞討時,竟然遇到了趙員外的鄰居沈某。此時沈某也已經窮困潦倒,淪為乞丐。

這也算是他鄉遇故知,同是天涯淪落人,兩人相見甚歡,各自訴說起了這兩年的境遇,以及周、趙兩家的恩怨。

沈某突然告訴周炳,他在一個月前曾經見過周炳的殺父仇人,也就趙員外的兒子趙朋。

沈某還告訴周炳,他看到趙朋一身富人打扮,出手闊綽,便跟了上去,最後看著趙朋上了江輪。

這麼多年過去了,終於有人見過趙朋,那個讓周炳恨之入骨,害他家破人亡淪為乞丐的罪魁禍首。

周炳立刻讓沈某帶著他去找仇人,可是沈某卻不太願意。

周炳對沈某道:“我家的財產都被趙朋那廝劫去了,我家從前的產業有多大,你是知道的,要是能找到趙朋奪回家產,一定不會虧待了你。”

沈某聽周炳這麼說,欣然答應。兩人順江而下一路尋找,奔波了大半年,卻沒有發現趙朋的半點蹤跡。

漸漸的,沈某不想再費力氣找了,可週炳卻仍然意志堅定,不願放棄。

周炳是什麼人?他是怎麼從一個屠夫成為一代名相的?他經歷了什麼?

周炳和沈某又輾轉來到安徽蕪湖,白天出去乞討,晚上就寄宿在一座廟宇內。

某日,天上突然降下大雨,有幾個人來到廟裡避雨。

這幾個人在廟裡閒聊,周炳這天沒有出去乞討,在一旁聽到其中有一個是家鄉口音,便好奇地上前多看了他一眼。

你道那人是誰?不是別人,正是周炳尋找了多年的滅·門·仇·人趙朋。

周炳認出了趙朋,可趙朋並沒有認出周炳,因為當年周炳年齡還小,才十三歲。

周炳大喜過望,立即找到了沈某,讓他幫著自己報仇,打算今夜就去結果了趙朋性命。

此時沈某卻冷靜說道:“這樣不好!就這麼把他·殺了,怎麼知道他住在哪裡,怎麼知道被他劫去的錢財藏在何處?不如悄悄跟著他,看他在哪裡落腳,再動手不遲。”

周炳覺得沈某的話非常有道理。

雨停之後,趙朋離開。周炳、沈某二人一路尾隨著趙朋來到一處宅院前,眼見著趙朋進了院子。

經過一番商量,就在當天夜裡,周炳、沈某二人趁著夜色跳牆潛入趙朋的院子。

來到房門前,二人聽到屋裡傳來鼾聲,知道人已經睡下,沈某便上前敲門。

趙朋被敲門聲吵醒,起身出來開門,叱問來人是誰。

就在此時,正躲在一旁的周炳突然衝上前去,舉起刀朝著趙朋砍了過去。

接著有婦人從屋裡出來,見趙朋被人砍倒,大聲驚呼,也被二人殺·死。

周炳、沈某二人放火燒屋,並且佯裝是來救火的,將趙朋家中所有財物盡數劫走。

作完案之後,周炳與沈某分了財物,各走各的路。周炳則帶著錢財回到家鄉,購置了一間小屋居住。

周炳在外流浪乞討多年,無一技傍身,坐吃山空,劫來的錢財很快就花得差不多了。

鄉里有一名屠夫,見周炳腦子活泛,幹活也還算賣力,便收他為徒。屠夫膝下無子,在他去世後,豬肉鋪子就歸了周炳。

屠夫周炳善於經營,沒過幾年便又開了好幾家鋪子,也算是又富了起來。不過,跟他父親賙濟當年的產業比起來,可就差遠了。

故事出自《清稗類鈔》。

故事情節簡單總結一下就是,賙濟為錢財坑害趙員外致·死,趙員外的兒子為父報仇將賙濟滅·門,賙濟的兒子周炳又為父報仇將趙朋滅·門,都是狠人,個個兇殘無比。

這個故事人物眾多,有橫徵暴斂卻只是辭職便能逃脫制裁的知府,有謀財害命的無良訟師,有為父報仇·滅·人·滿·門的孝子等等。

故事情節曲折離奇,可做延伸的細節也太多,三千多字也只能講出故事的大致脈絡,很多細節隱藏其中,完全可以擴寫出一部小說來。

故事中不僅有罪犯仍然逍遙法外,同時還有太多令人細思恐極之處,我已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還是請各位看官自己細細去品讀去發現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