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出高智商的孩子?日本腦科學家:讓孩子從小炒菜做飯

文丨美媽很帥

4歲的瑤瑤走進廚房,準備幫媽媽攪拌已經打好的雞蛋,誰料媽媽以她還小為由,把她趕了出來。瑤瑤不死心,奶兇奶凶地對媽媽說,“我就是要攪,就是要攪!”

媽媽白眼一瞪,會察言觀色的瑤瑤馬上閉嘴了,悶悶不樂好長一段時間,才想起小她1歲的表弟,然後忘記了剛才的不愉快,很快又和表弟打成一片。

如何養出高智商的孩子?日本腦科學家:讓孩子從小炒菜做飯

廚房,在許多父母的眼裡,是禁區。

這裡有易碎的鍋碗瓢盆,有鋒利的菜刀,有灼人的火焰,有滾燙的開水,面對走進廚房的小朋友,大人總以“危險!”把孩子推出去。

誰料,這一推,不但掐住了孩子的好奇心,還白白浪費啟用大腦、讓孩子擁有更高智商的機會。

如何養出高智商的孩子?日本腦科學家:讓孩子從小炒菜做飯

日本腦科學家川島龍太教授曾帶隊做過一項以烹飪為主題的實驗。他們利用MRI技術觀察老人跟小孩做飯時的大腦活動,發現當老人在思考菜譜、切菜、炒菜、盛菜時,大腦非常活躍;

小孩在跟父母一邊聊天一邊做料理或盛飯菜時,大腦額葉的相關腦區也會被啟用

前額葉

被科學家稱為“大腦司令塔”,它

控制著人類行為的關鍵功能

,比如意圖、計劃、判斷、創造、記憶、情緒的自我控制以及保持專注力等。

它儼然就是大腦中的執行長(CEO),不但要

組織我們的心理以及生理活動,接收並向大腦中龐大的神經連線網發出指令,還要從百忙之中抽空處理各種雜事。

如何養出高智商的孩子?日本腦科學家:讓孩子從小炒菜做飯

比如,孩子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前額葉皮層會調動工作記憶來監控當前的學習情況,

充分調動海馬體的積極性,讓它把散落在大腦各處的資訊片段集合起來,然後與背景知識進行相互比對,接著形成新的連線

,最後向前額葉皮層彙報。

當前額葉皮層確定你已經掌握這些知識了,它就不會再死死地盯著下面的“員工”了,轉而把精力投入新的挑戰中去。

簡單來說,

前額葉就是大腦的最大BOSS,它與大腦的各個區域保持著密切的聯絡。

由此可見,

前額葉的發展影響著孩子智商與情商的高低,影響著大腦運轉速度的快慢。

如何養出高智商的孩子?日本腦科學家:讓孩子從小炒菜做飯

作為家長的我們,都希望孩子腦子轉得快,擁有更高的專注力、記憶力、創造力與自控力吧!

前額葉皮層作為大腦皮層最後發育完成

以及最早老化的地方,我們難道不應該幫助孩子從小訓練這一塊區域嗎?

既然做飯炒菜這些瑣碎活兒能夠很好地活化這塊區域,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多創造一些親子烹飪時光。

如何養出高智商的孩子?日本腦科學家:讓孩子從小炒菜做飯

據“東京煤氣生活研究所”調查發現,

5歲是孩子對烹飪最感興趣的年齡。

兩三歲之後,孩子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了,對烹飪也逐漸產生興趣,我們做飯的時候可以邀請孩子一起參與進來。

孩子兩三歲的時候,我們可以他們幹些簡單的活兒了,比如摘菜、攪拌已經打好的雞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我們可以隨著孩子可以做的事情慢慢擴充套件,4-5歲時可以讓他打雞蛋、洗菜、用削皮器削皮、淘米、盛飯、擦桌子。

5歲之後教會孩子正確使用菜刀的方法

,並告訴他規則,建議從容易切的原料開始,比如豆腐、黃瓜。

孩子上小學後,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可以下麵條、包餃子、做沙拉,做西紅柿炒蛋等。

如何養出高智商的孩子?日本腦科學家:讓孩子從小炒菜做飯

蔡少芬曾在社交平臺上曬出女兒下廚的萌照。照片中可以看見,孩子個頭不過比灶頭才高出一點點,但切菜切肉已經很熟練了,切菜炒菜開一氣呵成。

難度係數較高的曲奇餅也難不倒姐妹倆,兩人分工合作,一個打蛋液體,一個裱花,一點都不含糊。

“讓這麼小的孩子炒菜做飯,你不怕她受傷?”曾有記者問過蔡少芬這個問題。蔡少芬表示:雖然也會擔心孩子受傷,但柴米油鹽是一種成長與修行,從小讓孩子做飯能得到很好的鍛鍊。

如何養出高智商的孩子?日本腦科學家:讓孩子從小炒菜做飯

做飯在大人看來,看似很簡單也很瑣碎,但從小讓孩子參與進來,除了

練就一項生活技能之外,還能刺啟用化大腦額葉皮層,讓孩子從中獲得成就感跟合作意識

孩子從小做飯好處那麼多,我們不能因為怕孩子受傷就因噎廢食,其實在烹飪過程中家長做好示範,告訴孩子規則並且從旁引導或協助,是不會輕易就能受傷的。

不過,我們不能過分要求孩子,做飯的頻率太高了,孩子會不愛吃飯。如果孩子對烹飪一點興趣也沒有,那也不必逼孩子去做。

如何養出高智商的孩子?日本腦科學家:讓孩子從小炒菜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