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更早規格更高,為何這個縣衙不如內鄉有名?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康翔宇

縣衙作為我國古代集多種職能為一身的政府機關,被世人所熟知。據瞭解,我國古代各級官署衙門超過20000座,但殘存於世的只有7處,其中縣衙僅有3處。

這僅有的三處縣衙,有兩處都位於河南省。

其中南陽市的內鄉縣衙,遠近聞名。但另一處,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的葉縣縣衙,雖說是我國僅有的明代縣衙,也是唯一一個五品縣衙,但卻鮮為人知。

今天,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就帶您來這裡看一看。

年代更早規格更高,為何這個縣衙不如內鄉有名?

如果這時有百姓報案,知縣就會召集相關人員來到大堂,公開審理案件。同時,大堂也是知縣釋出政令的地方。

如果碰到棘手的案件或是需要開會商討公務,知縣會召集幕僚去二堂,這裡同時也是師爺的辦公室。

作為一方父母官,接待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內容之一。在二堂兩側,設定有會文館和會武館,知縣就在這裡接待同級或上級文武官員。

斷完了案,抓回了罪犯,就直接押入大牢;工作累了,就去後面的花園裡玩玩水、賞賞花;自己一個人想靜靜的時候,還能去思補齋裡靜坐思考。是不是感覺知縣的日子還挺舒服?

其實,在歷史上,葉縣的知縣可能是朝廷裡事務最繁忙的知縣了。

根 據我國古代的官制,知縣一般為七品官銜,而葉縣知縣卻為五品縣令。

雖說官大了,但要管的事兒也更多了。

葉縣地域寬廣,由漢代的葉縣、昆陽、紅陽、舞陽4縣和犨縣的部分組成,每年上繳稅賦10萬石以上;加之明朝的縣按照等級從低到高有“畿、望、緊、赤”的劃分,而葉縣地處南北交通要道,級別上屬於“緊”,故縣令多由同知銜的五品官擔任。

年代更早規格更高,為何這個縣衙不如內鄉有名?

石刻與楹聯,既有名人大家之作,也要彰顯清正廉明之風

在大堂門前的小廣場上,有一塊寫著“公生明”三個大字的戒石碑。

“這是縣衙內唯一一座碑式官箴。它的背面是由北宋著名書法家、曾任葉縣縣尉的黃庭堅書寫的官箴,內容是:“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韓俊坡說道。

1997年7月葉縣修復縣衙清理地基時發現大堂前甬道正中有碑座,經考證為戒石碑,與明嘉靖《葉縣志·公署》有“戒石亭在儀門內”的記載相吻合。

與“公生明”相對應,大堂捲棚的匾額上,書寫著清末才子于右任手書的“天地正氣”。

大堂的匾額則如所有的縣衙一樣,懸掛著“明鏡高懸”。在二堂屏門上方有金字大匾“清慎勤”。

年代更早規格更高,為何這個縣衙不如內鄉有名?

許公寧編鐘,不僅是我國已知最早的編鐘,還是縣衙的“鎮衙之寶”

韓俊坡介紹說,為增加葉縣縣衙的文化內涵,葉縣文物部門在原有基礎上新增了“孔子過葉遺蹟”、“葉公事蹟”、“黃庭堅在葉任縣尉故事”等展示內容,並且將葉縣的文物庫房搬遷至縣衙的文物展廳內,其中就有被譽為縣衙“鎮衙之寶”的許公寧編鐘。

這套在2002年在葉邑鎮出土的許公寧編鐘,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比曾侯乙編鐘早了差不多200年。”

年代更早規格更高,為何這個縣衙不如內鄉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