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重要的養馬制度,全是為了驅逐匈奴?有點意思啊

近5年來,我國新增了100艘軍艦,國產航母更是接連服役,被網友戲稱為下餃子,這也能看出這些戰略艦船對國防建設的重要性。不同於現在的是,在冷兵器時期一直有“馬,兵甲之本”的說法,而古人能有這樣的認識並大力發展騎兵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那還要從西漢初年的白登之辱說起,從此之後我國對戰馬的培育隨即重視起來,沒有哪一朝敢鬆懈的,可以說中國古騎兵至西漢伊始,那麼就讓我們回到那時,看看我們是如何培養駿馬,使“敵可往,我亦可往”的。

漢朝重要的養馬制度,全是為了驅逐匈奴?有點意思啊

白登之圍

韓王信,並不是點兵多多益善的韓信,二人重名而已,韓國滅亡後,他隨張良反秦,因收服韓國故地,併為大漢的建立立下不世之功,被封韓王,可是他人心不足,預謀篡漢自立,於公元前201年勾結匈奴發起叛亂,為了震懾眾諸侯,高祖皇帝劉邦御駕親征,可惜出師不利,被困白登山七天七夜,史稱“白登之圍”。此役之前,中原軍隊多以步兵作戰見長,在戰鬥中漢軍第一次深刻體會到騎兵作戰的優勢,危機解除後,劉邦隨即下令大力發展騎兵,影響後世千年。而騎兵需要的是戰馬和兵士能夠完美配合完成戰略任務,這就要求戰士與戰馬都得具備姣好的素質,訓練戰士還比較容易,可培養適合適宜漢軍作戰的戰馬就非一日之功了,讓我們看看當時大漢朝廷是怎樣做的。

漢朝重要的養馬制度,全是為了驅逐匈奴?有點意思啊

西漢的戰馬飼養

《後漢書·馬援傳》中“馬者,兵甲之本,國之大用,安寧則以別尊卑之序,有變則濟遠近之難”一句,體現了當時的主流認識終於知道了戰馬對於國家而言至關重要的戰略地位,難怪歷任大漢統治者都對其格外重視,並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河西地區,即黃河以西、祁連山以北的溫帶草原氣候地帶,他連結大漢與西域眾國,兩地的物資能夠在這裡得到充分交流,而且眾所周知,古時優質戰馬多產自西域,這就使得此地成為培育優質戰馬品種的不二之選。再者這裡地處大陸腹地,氣候溫暖、溼度適應,恰能為戰馬提供優質的草料,這裡也一直有畜牧業傳統,早在先秦時期就有記載,出產的牛羊馬也屬中原地區的上品,《漢書·地理志》就記錄了這一點。漢武帝征服這片區域後,派兵在此屯田駐守,並指定這裡為官方的戰馬培育基地,給當地帶去了大量人口,發展了畜牧業,促進了民族融合,在當地原住民的幫助下,漢軍培育戰馬的能力也大為提升。

漢朝重要的養馬制度,全是為了驅逐匈奴?有點意思啊

此外,朝廷還把自秦發展改善而來的官僚體制用於養馬,中央、地方均有專司馬政的官員,且分工明確,使相關政令傳遞、反饋都能暢通無阻。政府還透過“復馬令”的施行鼓勵民間養馬,律法規定可以用一匹戰馬頂替家中三個人的兵役,致使河西地區掀起一陣養馬熱。同時官方也不忘了進行關於馬匹馴養的對外交流,張騫出使西域後就,為河西地區引進了苜蓿這一比頂級牧草,它適應性強,產量高,且更易於被馬匹消化,對強化大漢的戰馬品種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漢朝重要的養馬制度,全是為了驅逐匈奴?有點意思啊

西漢戰馬的品種改良

中原地區的本土馬體型較小,比較適應複雜的地理環境,爆發力強,拉車自是首選,但用於作戰則明顯速度不足,且耐力有限,而西域有著廣闊的草原,氣候宜人,簡直就是馬的天堂,這裡出產的馬種雄壯提拔,行如閃電,其中以烏孫馬、汗血馬最為出名,作為戰馬孰優孰劣一目瞭然。

漢朝重要的養馬制度,全是為了驅逐匈奴?有點意思啊

河西地區連結著東西,正如上面提到的,包括馬等物質均能再次得到充分交流,而此地氣候環境與西域良駒的原生環境類似,利於品種改良。與中國本土馬雜交選育後的品種既可以拉車,也可以充作戰馬,更適宜漢兵的使用習慣。配備改良後的戰馬後,西漢的騎兵一改頹勢,攻堅克難皆能勢如破竹,這才有後面的封狼居胥。

千年轉瞬即逝,現今我們也正大力發展著現在的“兵甲之本”——強大的科技發展創新實力,這是由於百年前我們也曾蒙受來自外敵的的屈辱,希望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使中華大地不再黯然!

漢朝重要的養馬制度,全是為了驅逐匈奴?有點意思啊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參考文獻:《漢書·地理志》、《後漢書·馬援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