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七擒孟獲前腳剛走,南中地區為什麼依舊頻繁叛亂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這是成都武侯祠的一副經典對聯,對蜀國丞相諸葛亮的一生功績和才幹,進行了精準概括與總結。縱觀諸葛亮一生,其才能功業在兩個方面表現得最為突出,一是精通用兵之道,二是治理民政。

諸葛亮七擒孟獲前腳剛走,南中地區為什麼依舊頻繁叛亂

《三國志》作者陳壽,是諸葛亮同時代人,對諸葛亮的認識又要比旁人更深一層。他曾用一句話對諸葛亮進行過細緻入微的品評:“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認為諸葛亮的治理民政的才能,要勝過他用兵之才。陳壽這句評語,可謂入骨三分,非常精闢。

諸葛亮七擒孟獲前腳剛走,南中地區為什麼依舊頻繁叛亂

在蜀國創立過程中,劉備長期在前線負責指揮軍事,諸葛亮則長期留守後方,負責治理國家,創立典章制度,徵收賦稅,籌集糧草,使得蜀國足食足兵,其軍事才能並未得到顯現。劉備死後,諸葛亮走上臺前,發起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之戰,雖然聽起來挺唬人,但真實歷史卻無情地告訴我們,諸葛亮的北伐之戰,幾乎全部以失利告終,耗費鉅額人財物力,卻寸土未得,幾乎沒有任何建樹。

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諸葛亮在治理蜀國民政方面卻成效斐然。《三國志》記載,“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

諸葛亮七擒孟獲前腳剛走,南中地區為什麼依舊頻繁叛亂

諸葛亮治理之下的蜀國民富國強,不僅國用豐足,百姓也安居樂業,對諸葛亮敬佩不已,蜀國滅亡很多年後,依然“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梁、益之民,諮述亮者,言猶在耳”。可見諸葛亮確實有著非同一般的治國之才。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蜀國有一個地方的百姓,卻始終不服管教,頻頻發生叛亂。這個地方就是諸葛亮一手平定的南中,也就是如今的四川西南、雲南和貴州大部地區。劉備死後不久,南中地區的地方豪強雍闓、孟獲、高定等人,發起叛亂,誅殺蜀漢地方官,驅逐圍攻蜀漢軍隊,妄圖脫離蜀漢。

諸葛亮七擒孟獲前腳剛走,南中地區為什麼依舊頻繁叛亂

公元225年,丞相諸葛亮帶兵南征,“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一舉平定了南中叛亂,“七擒孟獲”的傳說據此而來。諸葛亮對待南中蠻夷部落,並未採取簡單粗暴的以殺戮立威的手段,而是採取懷柔手段和“攻心為上”之策,重用當地部落頭人,與之結盟交好,使得孟獲等蠻夷首領大為感服,發出“南人不復反矣”的保證。

諸葛亮七擒孟獲前腳剛走,南中地區為什麼依舊頻繁叛亂

但是,《三國志》記載,諸葛亮治理南中並未收到良好成效,他前腳剛走,“自丞相亮討高定之後,蠻夷數反,殺太守龔祿、焦璜,是後太守不敢至郡,只住安定縣,去郡八百餘裡,其郡徒有名而已”,南中地區依舊叛亂頻仍,以至於蜀國委派的太守都不敢去當地任職,只敢在遠離南中諸郡縣八百多里的邊境安定縣一帶,虛應故事而已。

為什麼會出現這職能情況?原來,這與蜀漢的一項國策有關。南中各郡縣,雖然地處偏遠,但物產豐饒,盛產金、銀、銅、鐵、錫、丹砂等礦藏資源,富產良馬、耕牛,於是蜀國就把南中各地當成“提款機”和後方根據地。

諸葛亮七擒孟獲前腳剛走,南中地區為什麼依舊頻繁叛亂

蜀國向南中徵收繁重的賦稅,用各種手段掠奪其其資源,“賦出叟濮耕牛、戰馬、金、銀、犀革,充繼軍資,於時費用不乏”,“出其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給軍國之用”。而且還從南中徵兵,“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組建起號稱“無當飛軍”的精銳部隊,為蜀國衝殺賣命。

蜀國後期六出祁山,連年征戰,消耗大量的人財物力,幾乎全依賴於南中地區的供給補充,蜀國才得以“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但蜀國對南中的掠奪式統治,勢必要讓當地百姓不堪重負,因此才會產生無法調和的尖銳矛盾,在此背景下,即使諸葛亮也難以把南中治理好也就不足為奇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華陽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