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的治國理論——黃老道學

對於為後人盛讚的“文景之治”《漢書·景帝紀》中這樣總結道:“漢興掃除煩苛,與民休息。至於孝文加之以恭儉,孝景遵業,五、六十載之間,至於移風易俗,黎民醇厚。周雲成康,漢言文、景美矣!”

漢初的治國理論——黃老道學

01

文、景時期以黃老思想治國,史籍所載甚明。《史記·儒林傳》中說:“孝文時頗徵用(《史記·正義》言孝文稍用文學之士居位),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竇太后又好黃老之術,故諸博士具宮待問,未有進者。”

東漢應劭《風俗通·正失》雲:“文帝本修黃、老之言,不甚好儒術,其治尚清靜無為。”(《白子全書》(四),嶽麓書社1993年版。)《史記·禮書》中這樣說:“孝文即位,有司議欲定禮儀,孝文好道家之學,以為繁禮飾貌無益於治,故罷去之。”可知漢文帝在治國的指導思想、法令制度、任人標準等許多方面都遵循黃老之言行事,從而保證了天下大治的順利實現。

文、景時期推行黃老思想的一個主要人物就是文帝的皇后、漢景帝的生母竇太后。

漢初的治國理論——黃老道學

竇姬是良家女子,入宮侍奉呂后,父母早逝,兄弟離散。“太后出宮人以賜諸王”,竇姬跟宦官說情,要求分在趙國。宦官忘記此事,把她安排到代國。竇姬痛哭,不願到代國去。在強迫之下,來到代國。代王劉恆“獨幸竇姬”,生一女兩男。以後長子劉啟被立為太子,自己榮登皇后之位。“竇太后好黃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諸竇不得不讀《黃帝》《老子》,尊其術”(《史記·外戚世家》)。

竇太后立45年,“建元六年崩”(前135年),比兒子景帝還後死六年。她歷經文、景、武(建元元年至建元六年)三個朝代,上承文帝,下啟景帝及諸王,在她的影響和推動之下,黃老之學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為確立黃老統治思想的領導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黃老“無為而治”即順應自然法則和社會規律的學說指導下,國家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社會政治生活也出現了從春秋末葉三百餘年來從未有過的祥和安定的局面。《資治通鑑》中總結說:“孝文、孝景清靜恭儉,安養天下,七十餘年之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有餘財。京師之錢累千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不可食。”這就是歷史學家稱讚的“文景之治”的盛世。它正是實行黃老之學所主張的“與民休息”、“清靜無為”政策所產生的必然結果。由此可知,黃老思想對漢初政權的鞏固社會的安定、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漢初的治國理論——黃老道學

02

在漢初皇帝、皇后、丞相及軍師等人的影響下,漢初的知識分子普遍精習黃、老,並且把這一理論武器用之於治政、修身之中,取得了相當突出的政績。

景帝、武帝時的正直名臣汲黯,善於用黃老之術治政。《史記·汲鄭列傳》中載:“黯學黃、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靜,擇丞史而任之。其治責大指而已,不苛小。”歲餘,東海大治。稱之。治務在無為而已,弘大體,不拘文法。”

另一位廉潔無私的大臣鄭當時,“莊好黃、老之言,其慕長者如恐不見”(《史記·汲鄭列傳》)。

漢初治政有方的地方官員田叔,重義輕生,“喜劍,學黃、老術於樂鉅公所”(《史記·田叔列傳》)。

景帝時賢臣直不疑,“學《老子》言。其所臨,為官如故,唯恐人知其為吏跡也。不好立名稱,稱為長者。”(《史記·萬石張叔列傳》)。

漢景帝時處士王生,“善為黃、老言。常召居廷中,三公九卿盡會立。王生老人曰:‘吾襪解。’顧謂張廷尉:‘為我結襪!’釋之跪而結之。既已,人或謂王生曰:‘獨奈何廷辱張廷尉,使跪結襪?’王生曰:‘吾老日賤,自度終無益幹張廷尉。張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結襪,欲以重之。’諸公聞之,賢王生而重廷尉。”(《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漢初的治國理論——黃老道學

漢初“日者”司馬季主,也習黃、老。《史記·日者列傳》:“司馬季主者,楚人也,卜於長安市東。”褚少孫補曰:“夫司馬季主者,楚賢大夫,遊學長安,通《易經》,術黃帝、老子,博聞遠見。”

除此以外,還有一大批黃老道家的傑出人物,或著書立說,或出謀劃策,或隱居山野,皆在中國文化思想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如著名黃老學者河上公留下第一部《老子》注本。曹相國之師蓋公傳授黃、老治國安邦之策。司馬談的《論六家之要旨》以對道家的公正評價而為學術史家所青睞。淮南王劉安與淮南八公寫下了集道家思想之大成的不朽名作《淮南子》。如此等等,構成了五彩紛呈的道家文化寶庫,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精品的一部分。

(摘自:孫以楷《道家與中國哲學》,第17-19頁。)

作者簡介:

孫以楷,1938年3月生,男,安徽壽縣人,著名道家學者,先後畢業於復旦大學、中山大學,曾師從楊榮國先生研習中國哲學。曾任中華書局編輯,後任教於安徽大學哲學系,曾任哲學系主任,安徽省哲學學會副會長,中國哲學學會理事,現為安徽大學哲學系教授,安徽大學道家文化研究所所長,安徽省朱子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出版《莊子通論》、《道家與中國哲學》(主編)等著作8部,發表論文80餘篇。已故。

按:本平臺為純粹公益學術平臺,本平臺所刊登之文章多為原創,所刊發內容僅作為學習交流之用,凡本平臺所轉載內容均註明出處。此外,本平臺拒絕任何人予以本平臺任何形式捐贈。

漢初的治國理論——黃老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