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後代今何在?35代後人從不外出打工,一輩子只幹一件事

包拯後代今何在?35代後人從不外出打工,一輩子只幹一件事

人類歷史已經有一萬多年,其中文獻記載的部分也有三四千年,在這浩浩蕩蕩的歷史長河中,到世間走一遭,還能留下姓名,並讓人記住並敬仰的,堪稱鳳毛麟角,北宋名臣包拯可以算作其中之一。

包拯後代今何在?35代後人從不外出打工,一輩子只幹一件事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其父包令儀曾任刑部侍郎,包拯自述:“生於草茅,早從宦學。”他少年時刻苦攻讀,29歲考中進士,踏上仕途。後來父母雙亡,他便辭官回家守孝,以致十載不仕。此後復出,在政治舞臺上一展所能,先後任知府、轉運使、監察御史、御史中丞、戶部副使、龍圖閣直學士等職。

在36年宦海生涯中,他不畏權貴、清正廉潔、剛正不阿,被後世譽為“包青天”,成為秉公執法的化身。

包拯後代今何在?35代後人從不外出打工,一輩子只幹一件事

包拯《家訓》

晚年,包拯親手製定的《家訓》,更是為後世子孫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時至今日,其家族後人仍然在受益。

包拯的《家訓》只有短短的37個字:“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就是說,包家的後代,子子孫孫要牢記於心,如果有貪贓枉法的,開除家族,不能認祖歸宗,死後不能葬入包家祖墳。不遴守這條家法,不是包家後人,生不被宗族所認,死不被宗族所容。

要知道,在封建時代,死後不能葬入祖墳,這是非常嚴厲的家法。

包拯後代今何在?35代後人從不外出打工,一輩子只幹一件事

祖孫三代清官

包拯治家嚴格,教子有方,子孫個個都十分爭氣。有史可考的是,包拯祖孫三代都是百姓擁戴的清官。

包拯是眾所周知的清官,包拯長子包繶官至太常寺太祝,廉潔自律,沒留下家業。

包拯去世時,次子包綬才五歲,由寡嫂崔氏撫養。由於家境貧寒,崔氏靠給別人繾補漿洗營生,不足時變賣一點房產貼補,拉扯叔弟、孤兒度日。包綬長大後,官至六品,不論官居何職,都能清苦自守。

包綬47歲時,正值年富力強、前程似錦,但在調任譚州(今湖南長沙市)通判途中,他身染重症,撒手歸西了。後來人們開啟包綬的行李,發現除了任命狀、書籍、文具、著述之外,找不到任何一件值錢的東西。

包綬作為仕至六品的達官貴人,與世長辭時衣袋裡只找出46枚銅錢,可以說,他嚴格遵守了父親的家訓。

包拯後代今何在?35代後人從不外出打工,一輩子只幹一件事

包拯之孫——包永年,官至七品,曾任鹹平縣主薄和崇陽縣縣令,終年四十一歲。

據《包公(永年)墓誌銘》記載:“公之既亡,發所私,了無遺蓄。故喪葬之具,皆公二弟力營之。於是益知公生平刻苦,自筮仕以迄於終,曾無貪求苟得於下也如此。”

包永年廉潔自守,死後沒有任何積蓄,連喪葬費用都沒有,還是兩個堂弟幫忙出錢下葬,可見其清廉到令人敬仰的地步。

包拯後代今何在?35代後人從不外出打工,一輩子只幹一件事

包拯35世孫,一輩子只幹一件事

到了公元2002年,包拯的第34代孫包遵亮,應邀前往肇慶參加新包公祠的落成典禮。因為是資費前往,回合肥時,當地政府很過意不去,硬是塞給他500元“車馬費”略表心意,被包遵亮婉言謝絕。

包遵亮是合肥包公後裔聯合會會長,和其他後裔一樣,一生遵循祖訓,一身傲骨,從不為權勢低頭,他曾笑談“包公一席話,後世代代窮”,但這種“窮”,是忠厚傳家的志氣。

包拯後代今何在?35代後人從不外出打工,一輩子只幹一件事

生活在現代的包家子孫也很少有在政府機關任職的,經商的也很少,他們大多過著寧靜的平民生活。

包公的第35代孫包先良先生,從1994年起,他和妻子開始修繕包公祠堂,20多年來,夫妻倆放棄外出打工賺錢的機會,一直守護著祠堂,還為前來拜謁宗祠的遊客義務做講解。

這不禁讓人發問:包拯的後世子孫為什麼能做到為官者清廉,為民者寧守清貧?我想,除了後輩子孫的自身努力休養外,還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包公的以身示範,二是包拯留下的《家訓》,教育了世世代代的子孫。

包拯後代今何在?35代後人從不外出打工,一輩子只幹一件事

結語:

古代俗語稱:“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規”在當時其實已是社會治理的重要構成部分,“家規”的約束形成了家風,而家風的浸潤與家人的監督,對個人成長與發展有著極深的影響,這種影響從諸多清官身上便可窺見一斑。

良好家風是陽光,呵護幼樹可參天;不正家風是惡土,好種也會長歪苗。先賢們清廉的家風,傳承至今,依然是我們學習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