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王安石、司馬光,北宋三大倔脾氣一起賞花飲酒,誰能笑到最後?

若論起歷史人物在中國民間的知名度,包拯肯定屬於知名度最高的那一群人之一。由於戲曲、公案小說、民間傳說等文藝形式的加持,包拯變身成為奎星下凡,鐵面無私,斷案如神,穿梭於陽間與陰間兩界,日斷陽夜斷陰的“包青天”。在正史上,包拯廉潔公正,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多次直言進諫,頗有魏徵之風,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

包公、王安石、司馬光,北宋三大倔脾氣一起賞花飲酒,誰能笑到最後?

黑臉包公

包拯任三司使期間,有一年五月(農曆)的一天,因府衙院內的牡丹花盛開,明豔動人,包公一時興起,下班後請同僚喝酒。於是,官府後院內,桌案排開,美酒佳餚羅列,包公言笑晏晏,頻頻舉杯向屬下勸酒,一時間觥籌交錯,“哥倆好、五魁首、八匹馬”,眾人嗨翻了天,一會兒就喝趴下好幾個。

包公、王安石、司馬光,北宋三大倔脾氣一起賞花飲酒,誰能笑到最後?

王安石

包公注意到角落裡桌上的兩個人埋著頭,光吃菜,不喝酒,這兩個人一個叫王安石,一個叫司馬光。包公心裡有些不爽,站起來,端著酒過去了。(注:以下對話為河南話。北宋首都在開封,所以有河南話為當時“官話”一說。)先到了司馬光身邊,包公說:“君實,今兒黑大夥兒高興,你咋不喝啊?”司馬光連忙站起來,說:“不中啊,包大人,我不管喝。”包公說:“咦!年輕輕的,咋不管喝,我倒酒你還不喝?來懟(河南中部方言,一切動詞全用“懟”代替)一杯,都(發“豆”音,意思是“只,就”)懟一杯!”司馬光:“那中,我都只懟這一杯了。”司馬光喝完,包公也喝了杯中酒,點點頭,然後走到王安石身邊,王安石也忙站起來。包公說:“介甫弟兒,你也弄一杯。”王安石說:“不中啊,包大人,我不喝酒。”“你看君實都喝了,你也弄一杯。”“我真不喝酒。”旁邊的人一看要冷場,連忙勸解:“介甫,懟一杯,都懟一杯,包大人倒哩,你咋弄也得喝一杯。”王安石連酒杯也不碰。包公一看這確實是個倔脾氣,實在搞不定,鬧大了傳出去自己面子上也不好看,就笑笑說:“那中啊,不喝都不喝吧。不喝酒,多吃點菜。”

包公、王安石、司馬光,北宋三大倔脾氣一起賞花飲酒,誰能笑到最後?

司馬光

上面這個小故事中,三個有名的倔脾氣遇到了一起,包公仗著年紀大、官大,壓服了“司馬牛”(蘇軾取的這外號),卻沒能壓服“拗相公”。

包公、王安石、司馬光,北宋三大倔脾氣一起賞花飲酒,誰能笑到最後?

開封府

這個故事的另一版本中說當時包拯任群牧司使,王安石司馬光任群牧司判官。筆者經過考證,群牧司使需樞密使級別才能任職,而包拯1061年才任樞密副使,也並未有任群牧司使的記載。1058年十月,王安石任三司判官;1059年司馬光度支員外郎;1059年包拯任三司使。所以,“群牧司”應為三司使之誤。

包公、王安石、司馬光,北宋三大倔脾氣一起賞花飲酒,誰能笑到最後?

牡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