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老臣,是怎麼被司馬家“消失殆盡”的?

曹家老臣,是怎麼被司馬家“消失殆盡”的?

文章配圖來自軍師聯盟

本文授權自|知乎

原創作者|伶濛

有人問:為什麼司馬家篡權的時候,大部分曹操的老臣後代都沒站出來保衛曹家?

回答是:不好意思,死光了。

01

自正始十年(249)高平陵之變到景元五年(264)司馬昭稱晉王加九錫,司馬家兩代三人用了15年的時間鞏固統治,經歷高平陵之變(司馬懿幹掉曹爽)、淮南三叛等事件已經撲滅了所有的明面的和潛在的反對者。

那些曹魏的忠誠者、支持者、甚至同情者們,都已經被從肉體毀滅到升遷打壓,最終消失於歷史裡了。

他們可能心向曹魏,但在司馬氏一次又一次的血腥屠刀下,這些人不投靠司馬氏,也就成為了粉末。

同時因為這些人沒能趕上魏晉換代的機會,無法成為西晉開國功臣,自然也就沒人記得乃至知道他們了——畢竟正面造反還能留下個名,被打壓排擠到沒官可做,可是連個名都留不下來。

曹家老臣,是怎麼被司馬家“消失殆盡”的?

02

至於司馬氏篡權的最開端高平陵之變的時候,因為曹爽那十年乾的太出(sha)色(bi)了,所以曹魏元老們都是站在司馬懿一邊的。

司馬懿強大的政治號召力使他表現出來的不是被目為陰謀篡權的亂臣賊子形象,而是出來匡正朝綱的功勳太傅。

政變時,司馬懿稱高柔“君為周勃”,意即此舉在曹魏元老心中是昔日陳平、周勃誅除諸呂安定劉氏一樣的行為。

也因此他們覺得曹爽才是亂臣,老太傅是出來安定局面,重新維護他們這些曹魏功勳元老的利益、安定曹魏的,他們認為司馬懿在做的才是護衛帝室。

曹爽所任命的大多是姻親同郡,這才是損害了曹魏老臣們的切身利益。

像歷仕四代的蔣濟、高柔,孫資、劉放,這些人都信任司馬懿,再加上與司馬懿關係密切的司馬孚、王肅(也就是王司徒兒子,哈哈哈)、陳泰、荀顗、鄭袤,與曹爽集團鬧翻的北地傅氏傅嘏、范陽盧氏盧毓、陳郡何氏何曾、潁川鍾氏鍾毓,此外還有孫禮、王觀等人,這些人都是司馬懿的盟友。

03

高平陵之變裡曹爽親信——他們的身份更準確是司馬懿等曹魏元老的政敵,既然站在司馬懿對立面,姑且算是忠於曹魏的吧。

畢竟他們肯定擁護曹魏統治,不可能支援司馬氏營立家門的行為。

曹爽兄弟:曹真子

何晏:曹操養子、娶公主

鄧颺:南陽鄧氏

丁謐:曹操同鄉親信丁斐之子,可能是丁夫人族人

李勝:上黨、鉅鹿二郡太守李休之子

畢軌:東平畢氏,明帝親信,曹操早年別駕畢湛之子,子娶公主

桓範:龍亢桓氏,曹操鄉里老宿

以上人物下場:夷三族

高平陵之變裡司馬懿的兩位主要盟友太尉蔣濟和司徒高柔。

蔣濟反對將曹爽諸人滅族,是曹魏政權的同情者,於是後世無聞,子孫無仕宦記錄,五等封爵時獲得一個子爵而已。

相比之下高柔的後代就顯赫多了:

長子高俊大將軍掾;

次子高誕,歷任三州刺史、太僕;

三子高光,廷尉、尚書令,贈司空。

這就是差距。

曹家老臣,是怎麼被司馬家“消失殆盡”的?

高平陵之變裡支援司馬懿計程車族代表是尚書陳泰和侍中許允,他們勸服了曹爽投降。

陳泰是潁川陳氏司馬懿密友陳群之子,高平陵之變時站在司馬懿一邊非常正常,但高貴鄉公之事時,陳泰要司馬昭誅賈充以謝天下,司馬昭拒絕,於是潁川陳氏陳紀支名位遂微,不復漢魏兩朝並有重名的景象了。

許允是河北冠族,與夏侯玄、李豐為密友,兩人被司馬師誅殺後,許允也走到了司馬家對立面,準備趁閱兵時做掉司馬昭,然後再攻司馬師,事洩被流放樂浪,半路被追殺。

此外可能被牽連的還有尚書左僕射徐宣之子徐欽(桓範牽連)

04

淮南一叛

淮南一叛有既有忠於曹魏的因素,也有權臣爭權的內質,我個人覺得王凌更想當權臣。

王凌是王允的侄子,雖然以主弱受制於強臣為理由,但他的行為不太像匡正。

王凌之所以敢與司馬懿對抗,所依仗的就是曹魏四徵三方與自己關係匪淺。

王凌自己為假節鉞、太尉、徵東將軍。

外甥令狐愚為兗州刺史,專東南之重;

徵南為族弟王昶,都督荊州豫州軍事,徵西為郭淮,是王凌妹夫。

不過王凌想的太多,做的太少,被司馬懿親征迅速平定。

淮南一叛的影響擴散不大,一是因為司馬懿之前殺的人太多了,二是王昶、郭淮都是司馬懿提拔過的親信,所以僅太原王氏祁縣王凌支夷三族,太原王氏晉陽支、太原郭氏、太原令狐氏都安然無恙。

可能被牽連的人大司農梁習之子梁施(王凌牽連)

曹家老臣,是怎麼被司馬家“消失殆盡”的?

05

淮南二叛

司馬懿死後,司馬師繼續執政,這引起了魏帝曹芳的不滿。

因為司馬懿自身是四朝元老、又受兩代皇帝託孤,本身功勳卓著,所以由他輔政從皇帝到朝野並無異議。

至於司馬師就名位差很多了,憑什麼可以掌控軍政大權?

魏嘉平四年春正月,(司馬師)遷大將軍,加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

命百官舉賢才,明少長,恤窮獨,理廢滯。

諸葛誕、毌丘儉、王昶、陳泰、胡遵都督四方,王基、州泰、鄧艾、石苞典州郡,盧毓、李豐掌選舉,傅嘏、虞松參計謀,鍾會、夏侯玄、王肅、陳本、孟康、趙酆、張緝預朝議,四海傾注,朝野肅然。

注意這些名字,全部與司馬氏關係親密,不是司馬懿提拔的親信,就是曾經在司馬懿麾下效力,或者是司馬師兄弟的通家之好。

這裡面大部分日後依然是司馬氏的心腹重臣,小部分因為心向曹魏被司馬家夷三族。

中書令李豐、太常夏侯玄、光祿大夫張緝等準備發動政變,做掉司馬師。

計劃洩露,李豐被司馬師親手錘死,夏侯玄被斬,張緝被賜死獄中。李豐是衛尉李義之子,魏明帝曹叡親信,很可能和毌丘儉是早年密友,子娶公主聯姻魏室;

夏侯玄,曹魏宗室,徵南大將軍夏侯尚之子、曹爽表弟;

張緝,涼州刺史張既之子,女為曹芳皇后。

這次在中央的未遂政變,有很深的曹魏皇室背景,連皇帝曹芳都因此被廢。

受牽連者蘇鑠、樂敦、劉賢,都是小角色,不過待遇相同,全部夷三族。

司馬師廢曹芳後,都督揚州的鎮南將軍毌丘儉與揚州刺史文欽起兵,司馬師親征淮南。

毌丘儉是魏明帝曹叡親舊,鐵桿曹魏粉絲。

文欽,曹操同鄉部將文稷之子,曹爽親信,忠誠度不如毌丘儉,但起嗎也是曹魏支持者。

事敗後,毌丘儉夷三族,文欽逃亡入吳。

除了二人外,受到牽連的還有劉陶。

劉陶,大鴻臚劉曄之子,曹爽親信。

同為曹爽親信的毌丘儉起兵後,司馬師問計於劉陶,劉陶不肯多說,激怒了司馬師,出劉陶為平原太守,路上被司馬師派人砍了。

曹家老臣,是怎麼被司馬家“消失殆盡”的?

06

淮南三叛

諸葛誕並不是什麼曹魏忠臣,只不過被司馬昭逼反了。

他的好友鄧颺、夏侯玄已經提前一步夷三族了,之前都督淮南的王凌、毌丘儉也已經夷三族了,於是諸葛誕再接再厲,據要地,擁強兵,外聯孫吳,準備割據了。

諸葛誕是諸葛亮族弟,這點拿出來大家別差異,諸葛亮在家族不是很強的一脈,諸葛家基本是三國裡都有下注的。

這次是司馬昭帶著太后、皇帝,都督中外二十六萬大軍傾國之力親征諸葛誕,激戰十個月,諸葛誕傳首,夷三族。

此戰過後,司馬氏舉國上下再無敵手。

07

高貴鄉公

至司馬昭執政時,朝中和外鎮的反對勢力基本已經被肅清,所以才有了高貴鄉公(此人生前是皇帝,喊出: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奮力一搏,不愧為曹操子孫。

平日為高貴鄉公講經的是太保鄭衝、司空王祥,與他討論經學的是中護軍司馬望、侍中王沈、散騎常侍裴秀、黃門侍郎鍾會。

這些人全數出自高門大族,但已經全是司馬氏的心腹了,沒人心向曹魏了。

鄭衝滎陽鄭氏、王祥琅琊王氏、司馬望河內司馬氏司馬懿之侄,王沈太原王氏、裴秀河東裴氏、鍾會潁川鍾氏,而且這批人最後全部成為了司馬氏的重臣。

當然,鍾會本身就是個野心家,最後玩脫了,把自己玩死了。

不過高貴鄉公一事事發突然,受影響的除了想讓司馬昭殺賈充的陳泰外,還有太尉滿寵之孫滿長武,他是司馬家姻親,照樣被司馬昭拷問杖死。

曹家老臣,是怎麼被司馬家“消失殆盡”的?

08

高貴鄉公曹髦被弒50多年後,東晉第二個皇帝晉明帝司馬紹沒事和大臣閒扯。

司馬紹問溫嶠前代統一天下的原因是什麼。

溫嶠還沒回答。

一會兒,王導說:“溫嶠年輕,還不熟悉這一段的事,請允許臣為陛下說明。”

王導就一一敘說晉宣帝司馬懿開始創業的時候,誅滅有名望的家族,寵幸並栽培贊成自己的人,以及晉文帝司馬昭晚年殺高貴鄉公曹髦的事。

司馬紹聽後,掩面伏在坐床上,說:“如果像您說的那樣,晉朝天下又怎能長久呢!”

司馬家做的事在歷史絕對是少見的殘忍,連自己家後代都聽不下去。

就這一點,沒人能為司馬懿洗地。

《世說新語·尤悔》:王導、溫嶠俱見明帝,帝同溫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溫未答,頃,王曰:“溫嶠年少未諳,臣為陛下陳之。”王乃具敘宣王創業之始,誅夷名族,寵樹同己,及文王之末高貴鄉公事。明帝聞之,覆面著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