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僅是三品內史,卻令滿朝文武畏懼,他的權力真有那麼大嗎?

其實很簡單,因為唐朝有實權的官職最高品級就是三品,狄仁傑的內史就是中書令的別稱,也就是宰相。

狄仁傑被很多人所熟知是因為那部《神探狄仁傑》,裡面的“元芳你怎麼看”,估計都成口頭禪了,不過歷史上的狄仁傑可不只是神探那麼簡單,斷案子只是他的副業而已。

狄仁傑僅是三品內史,卻令滿朝文武畏懼,他的權力真有那麼大嗎?

武則天最信任的宰相

狄仁傑是武周時期的著名宰相,公元630年出生於太原狄氏,狄氏家族屬於羌族部落的豪強,所以狄仁傑的先人都是做官的。

小時候的狄仁傑喜歡讀書,有一次家裡有門人被害,縣吏前來查問,眾人都爭相申辯,只有狄仁傑自顧看書,不理不睬。

縣吏問他為什麼不申辯,狄仁傑回答道:“我正在和書中的聖賢對話,哪裡有時間理你們這些世俗的官吏呢?”

為兒時,門人有被害者,吏就詰,眾爭辨對,仁杰誦書不置,吏讓之,答曰:“黃卷中方與聖賢對,何暇偶俗吏語耶?”《新唐書·狄仁傑傳》

狄仁傑年輕時參加科舉,透過明經中舉,唐朝時科舉分兩種:一種就是普通的科舉考試。

一種就是明經,明經是指由郡國或公卿推舉,被舉出後須透過射策以確定等第而得官。這就說明狄仁傑很有名氣,要不然也沒人推薦。

狄仁傑僅是三品內史,卻令滿朝文武畏懼,他的權力真有那麼大嗎?

唐高宗儀鳳年間,狄仁傑升任大理寺丞,這個官職在唐朝是從六品,主要就是對各州送上來的案子進行復審,他在一年內判決大量積壓案件,公正廉明,無一人喊冤。

調露元年(679年),狄仁傑改任度支郎中,並加朝散大夫。隨唐高宗巡幸汾陽宮(在今山西靜樂),充任知頓使。

知頓使是屬於臨時性的官職,一般都是皇帝很信任的人擔任,由此可見狄仁傑很受高宗器重。

垂拱二年(686年),狄仁傑擔任寧州刺史,這時期雖然李旦當皇帝,但是卻是武則天在掌握大權。

御史到地方考察官員,很多刺史都被他彈劾,但是到了寧州,發現百姓對狄仁傑評價很高,很有德政,於是御史舉薦了狄仁傑,朝廷任命狄仁傑為冬官侍郎,也就是工部侍郎,工部的二把手。

狄仁傑為人正直,曾擔任豫州刺史,越王李貞在豫州起兵討伐武則天,宰相張光輔率軍討平叛亂,但是一路上縱容部將大肆勒索百姓和官員。

狄仁傑怒斥張光輔,因為這被張光輔彈劾,被朝廷貶為偏遠地區的刺史。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唐朝為周,史稱武周。武則天認為狄仁傑很有才能,提拔狄仁傑為地官侍郎,實際上就是戶部侍郎,並且代理尚書的事務,成為戶部的代理一把手,並加授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成為宰相。

但是狄仁傑僅當了四個月的宰相,就被酷吏來俊臣誣陷謀反,貶為縣令,後來神功元年(697年)他再次拜相,擔任鸞臺侍郎、同平章事。

狄仁傑僅是三品內史,卻令滿朝文武畏懼,他的權力真有那麼大嗎?

狄仁傑晚年很受武則天信任,官居宰相,並且是狄仁傑的勸誡下,武則天才復立李顯為太子,最終決定傳位給兒子。

武則天從來不直呼其名,都是稱狄仁傑為“國老”,她不讓狄仁傑行跪拜之禮,對狄仁傑說:“每當看到您跪拜的時候,朕的身體都會感到痛楚。”

還免了狄仁傑值班(宰相輪流值班,方便處理突發情況)的義務,並告誡官員道:“如果沒有十分重要的軍國大事,就不要去打擾狄公了。”

入見,常止其拜,曰:“每見公拜,朕亦身痛。”仍免其宿直,戒其同僚曰:“自非軍國大事,勿以煩公。”《資治通鑑》

公元700年,狄仁傑進拜內史,隨武則天巡幸三陽宮,同年狄仁傑病逝,武則天知道後很悲痛,經常說:“老天為什麼要這麼早奪走我的國老。”

從武則天對狄仁傑的器重就知道,狄仁傑晚年擔任的內史是個大官,有人可能對內史這個官職不瞭解,並且覺得只是個三品官,就認為不是什麼大官。

而實際上唐朝的三品官就很大了,內史就是中書令,也是宰相。

狄仁傑僅是三品內史,卻令滿朝文武畏懼,他的權力真有那麼大嗎?

要想明白這個,就要看一下唐朝的官制

唐朝基本上也是繼承了隋朝的制度,中央設立三省,也就是我們熟悉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管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六部各置尚書(正三品)及侍郎(正四品上),此為三省六部制。

具體分工就是中書省掌詔敕、政令之立案起草;門下省負責審議中書之立案、草案,以決定實行與否;尚書省為行政官署,負責對六部下令執行。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長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此宰相職也。《新唐書·百官志一》

所以唐朝初期的三省長官都是宰相,都可以參與朝政,但是由於李世民當皇子的時候擔任過尚書令,所以從他以後只有少數皇太子擔任過尚書令,大臣是不可以擔任尚書令的。

這樣尚書省的工作實際上就是由尚書左、右僕射負責,左、右僕射和中書令(中書省長官)、侍中(門下省長官)同為宰相。

可是皇帝還是擔心宰相的權力過重,於是皇帝又指令其他官員參與朝政機密,為了顯示指定的這些官員可以和中書令、侍中一樣的權力,他們被稱為“同中書門下三品”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些人也是宰相。

下三品不是指的低於三品,只是因為唐朝初期中書令和侍中是三品,所以才有這個奇怪的名字,意思和中書令、侍中一樣都是三品,可以同為宰相。

狄仁傑僅是三品內史,卻令滿朝文武畏懼,他的權力真有那麼大嗎?

三省長官各有官署,但是遇到國家大事的時候需要商議,唐朝初期宰相們商議大事的地方在門下省,稱為政事堂。高宗時,政事堂低調地點改為中書省。

政事堂是朝廷的決策機關,凡全國軍政機要及五品以上官員的任免升降,都在這裡議決。

唐朝的宰相數量也不固定,多的時候可能十多個大臣,一般都有一個首席宰相,稱為“執政事筆”。安史之亂後,改為宰相們輪流擔任首席,十天一更換,目的就是防止宰相專權。

武則天時期,她為了顯示自己和別人與眾不同,於是把中書省和門下省改成了鳳閣鸞臺,所以武則天時期的名稱叫“同鳳閣鸞臺三品”或“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狄仁傑也擔任過這個官職,就是非三省長官的宰相。

同時武則天時期的中書令也改了名字,叫內史,門下省的長官也改了名字,叫納言。

所以狄仁傑晚年擔任的內史,就是中書令,也就是中書省的長官,屬於宰相。

那麼,唐朝的宰相位高權重,為什麼不是一品高官,而只是三品官呢?

尚書令是正二品,唐朝只有李世民和少數的皇太子擔任過,其他大臣根本不用想,原因就是唐朝的實職最高品級不讓過三品,目的當然就是限制大臣的權勢。

狄仁傑僅是三品內史,卻令滿朝文武畏懼,他的權力真有那麼大嗎?

這點和清朝不一樣,清朝的一二品實職很多,唐朝的一二品基本上都是虛職,比如正一品的太師、太傅、太保,這些都是虛職。

司徒、司空在唐朝也是虛的,都是追贈的官職,即使活著授予但是依然是虛職。天策上將這個是特殊時期的產物,只有李世民擔任過,因為李世民功勞太大,李淵對他封無可封,才出現天策上將的。

正二品也一樣,尚書令雖然是正二品,但是大臣都不會擔任,其他的什麼大將軍都是虛職,沒有實權,就是個封號,顯示恩寵。

尚書左右僕射是從二品,中書令和侍中是正三品,這樣一來實職的尚書左右僕射就是最高品級的了。

並且唐朝初期,尚書左右僕射作為尚書省的長官直接就是宰相,比如房玄齡擔任左僕射近二十年,成為唐朝著名宰相。

宰相的群體裡面,左右僕射竟然比中書令、侍中品級高,這樣左右僕射就有專權的可能,所以李世民時期又加了“同中書門下三品”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用來分割相權。

但是皇帝依然不放心,因為左右僕射在宰相里面地位太高,於是在李世民時期就開始讓左右僕射必須加“同中書門下三品”才可以為宰相,這時候左右僕射為天然宰相的地位發生了動搖。

唐玄宗時期,已經很少有左右僕射參加議事的情況了,這樣僕射基本上就被排除在宰相行列之外。

尚書省由於長官被排除在權力之外,慢慢的就只是執行機構,到後來尚書省連執行的權力都不多了,因為又設立了很多專一性的使職,直接下達皇帝的政令。

狄仁傑僅是三品內史,卻令滿朝文武畏懼,他的權力真有那麼大嗎?

左右僕射退出了宰相的行列,這樣宰相里面就只有中書令和侍中兩個部門長官了,其他的都是加了“同平章事”稱號處理朝政的宰相。

大曆二年(公元767年),皇帝把中書令和侍中都升為從二品,並且中書令和宰相也被踢出宰相的行列。

中書令和侍中慢慢的變成用來加授給元勳、上將的虛職,所以唐朝後期“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才是真宰相,“同平章事”通常自五品以上官員中選拔,這樣一來宰相既可以為皇帝議事,又不會因為品級太高權力過重。

官員升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多掛職中書侍郎或門下侍郎,畢竟中書省和門下省是重要機關,宰相兼任中書和門下侍郎更有利於開展工作。

唐代宗時期還把中書和門下侍郎升為正三品,這樣宰相品級又來到了正三品,所以唐朝宰相的實職品級始終不能高於正三品(除了唐朝初期)。

狄仁傑僅是三品內史,卻令滿朝文武畏懼,他的權力真有那麼大嗎?

綜上所述,狄仁傑雖然只是正三品的內史(中書令),但是作為中書省的長官,掌管政令的立案起草,妥妥的當朝宰相。並且狄仁傑還是武則天晚期最信任的宰相,武則天都對他相當的尊重,那麼你說他的權力大不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