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70噸“鐵牛”撈出後,任它風吹日曬不保護?專家:沒辦法

引言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桃花溪》

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歷史長河中最為鼎盛的時代之一,唐朝代表了一千多年前世界生產力的頂峰 。在過去以農業為基礎的社會里,

人們把河流的利用和治理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發展的標準。

唐朝70噸“鐵牛”撈出後,任它風吹日曬不保護?專家:沒辦法

蒲津橋,

一座屹立在古代黃河舊道之上幾百年的“充滿中國古代先民智慧的藝術品”,在

戰國至隋唐時期對中華文明的政治經濟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說到這座橋,就不得不從戰國時期的秦昭襄王時代提起。在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為了進一步提升黃河兩岸的經濟文化交流,秦國國君昭襄王在蒲津架設了一座竹索浮橋,始稱“河橋”。

此後的一段時期內,這座橋經過了幾次翻修,也一直保持著他的功能。到了唐朝時期,隨著帝國的不斷髮展壯大,作為萬國朝拜的大唐都城長安,虹吸了大量人才留居此地。而 鹽與鐵又是長安消耗量巨大的商品。作為連線帝國都城和東面領土的重要樞紐,建設一座宏大而堅固的“蒲津橋”的計劃呼之欲出。

唐朝70噸“鐵牛”撈出後,任它風吹日曬不保護?專家:沒辦法

不僅是為了大唐帝國以後的更好發展,更是為了展示大唐領先世界的造橋技術 ,花在建造這座大橋的人力物力在當時的唐朝都可謂一項“世紀工程”。

據《唐書》記載,在公元275年,這項工程開展的當年,單其所消耗的鐵總量 佔全國總產量的五分之四。當然這個消耗量在今天的中國不值一提,但在當時這項工程不亞於 今天中國的“三峽大壩”。

唐朝70噸“鐵牛”撈出後,任它風吹日曬不保護?專家:沒辦法

其中,作為整座橋關鍵所在的橋墩和橋索,自然就是我們要說的重點。因為蒲津橋被設計成了一座“鐵索連舟固定式曲浮橋”,於是修建浮橋的工程師團隊鑄造了八尊體量巨大的鐵牛來作為浮橋橋墩,其作用是連線浮橋兩岸的鐵索。這些單座鐵牛的重量達到了驚人的70多噸

,即使在建造工程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靠人力仍然無法將這重70噸的鐵牛放入預定位置。

很難想象唐朝的工程師是如何將這些龐然大物放入河底的。

在之後的數百年時間裡,這些鐵牛一直承載著每一個王朝的經濟文化命脈,直到幾百年之後的元朝時期,因為黃河改道,這些見證歷史興衰的 鐵牛才沉入河底,不見終日。

唐朝70噸“鐵牛”撈出後,任它風吹日曬不保護?專家:沒辦法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的1988年,山西永濟縣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開始發掘蒲津橋遺址,這些沉寂了數百年的鐵牛才得以重新回到世人的眼中。

在經過工作人員們長達1年多的分析並制定發掘方案後,第二年月成功出土了黃河東岸的4尊鐵牛。這些鎮守黃河幾百年的龐然大物出土後,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也讓世人感受到了幾千年前古人的智慧和唐帝國的繁盛。

唐朝70噸“鐵牛”撈出後,任它風吹日曬不保護?專家:沒辦法

在黃河原蒲津段出土的這些鐵人的造型非常生動,身軀呈俯身蓄力狀,兩目圓睜,前腿呈發力狀,後腿作蹲伏狀。而鐵牛的造型儲存完整,每一部分都栩栩如生 ,乃是不可多得的國家瑰寶。

讓我們驚歎的是,在一千年前古人的製造技術已經達到如此精細的地步 。這也讓我們更加堅定我們的文化自信。

唐朝70噸“鐵牛”撈出後,任它風吹日曬不保護?專家:沒辦法

這些1000多年前的國寶橫空出世,為我們當代考古人員和歷史學家研究唐朝交通發展,河流治理提供了珍貴的 研究事物。

但這些鐵牛至今仍然露天存放於出土的地方。這是為何呢?

唐朝70噸“鐵牛”撈出後,任它風吹日曬不保護?專家:沒辦法

原來,因為鐵質文物在現代的保護技術 還處於發展階段,並沒有一個完整有效的方法可以保護這些文物,一旦用錯了方法,對文物來說很可能就是一場滅頂之災。

所以對這些鐵牛來說 ,“不保護就是最好的保護”。

唐朝70噸“鐵牛”撈出後,任它風吹日曬不保護?專家:沒辦法

曾經的滄州鎮海吼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公元953年的五代十國時期,為了可以鎮住不期而遇的海嘯,一座巨大的鐵獅子在滄州城外完成建造,名為“鎮海吼”。這座氣勢恢宏體量巨大的鐵獅子重達30噸,高5。4米,長6。2米,寬2。9米。自從落成後,這座龐大的鐵獅子一直雄踞滄州城外,見證著歷史的興衰 。

唐朝70噸“鐵牛”撈出後,任它風吹日曬不保護?專家:沒辦法

這座龐大的“鎮海吼”在清末時曾經被大風吹倒,其下腹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傷,但幸好被扶了起來。1956年,國家文物局進行文物搶修保護 ,於是在其上面蓋了一個涼亭。但不幸的是,這個涼亭非但沒有保護它,反而因為空氣難以流動而將鐵獅子氧化

。後來的幾次補救性保護措施同樣沒有讓鐵獅子變得更好。到了1994年,人們不敢在對滿身破敗的鐵獅子進行任何修補工作,而是隻用外力的支撐讓它屹立不倒,任其自然存在。

結語

千年的文明與歷史讓我們珍愛這些文物,也讓我們懂得了有時候什麼都不做就是對文物最大的敬重。也許我們應該明白,有些事物是註定要化為塵土消失於世間的,只是多年後我們能否記得他們存在過的意義呢?

參考文獻:

《唐書》

《桃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