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對中國農村的狀況和農民命運的關注尤為深切路遙

《平凡的世界》聚焦於1975年初到1985年初這十年中國社會的大轉型期,用歷史和藝術的眼光觀察在這種社會大背景(或者說條件)下人們的生存與生活狀態。

《平凡的世界》對中國農村的狀況和農民命運的關注尤為深切路遙

除了對孫少安、孫少平個體青春體驗的激情書寫外,路遙還“對中國農村的狀況和農民命運的關注尤為深切”,在高頻出現的關鍵詞“世事變了”引領下,雙水村這一陝北黃土地農村凋敝、農業歉收、農民貧苦的積年問題得以根本改善,廣大農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偉大征程與此同時,在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強人田福堂逐漸失勢,孫少安和孫少平,與給予他們精神支援的田福軍一道,應時崛起成為新能人。

《平凡的世界》對中國農村的狀況和農民命運的關注尤為深切路遙

在雙水村,田、金兩大家族長期博弈。與金俊武素有摩擦的田福堂,長期擔任大隊書記,是全公社“最有名望”的人。“多少年來,不管世事怎變化田福堂在雙水村的領導權沒變化。就是金家的大部分人,也承認他的權威。”這位苦出身的地道農民,將莊稼活兒“樣樣拔尖”、18歲就被公推為生產隊長的後生孫少安視作潛在競爭對手之一。兩人有過兩次正面交鋒。

《平凡的世界》對中國農村的狀況和農民命運的關注尤為深切路遙

第一次是私分豬飼料地事件,從普通農民的生存需求來觀照,田福堂頗能理解孫少安擴大農民自留地的善舉;但從大隊書記的政策執行角度來考量,他必須緊急叫停這種當時尚屬違規的錯誤做法,就在此間,自己閨女田潤葉居然流露出非孫少安不嫁的明確態度。他最終還是出手了,在公社的批判會上,孫少安接受“思想的批判”,自己則接受“良心的批判”。

第二次是包乾到組事件。在孫少安看來,“農民的日子,難道就要永遠這樣窮下去?這世事難道就不能有個改變?田福堂則巧借上級之手,讓其計劃停擺。賦閒在家的田福軍還不忘勉勵孫少安要“相信一切都會開始變化的”。

1979年春,田福軍被擢升為地區專員。他上任伊始就在全地區農村推行生產責任制,真是“世事要變了”;而田福堂以大隊決議的方式予以抵制的同時,精神頗為痛苦;孫少安則在自己的生產隊實行包乾到組,“莊稼人的光景從此有了新的奔頭”,他還以包工拉磚完成資本原始積累進而辦了個體磚場。

《平凡的世界》對中國農村的狀況和農民命運的關注尤為深切路遙

“單幹”後,飽經世故的田福堂,“對公眾事務不再熱心”,下地勞動也力不從心,他“不但不再徒勞地和社會的大潮流對抗,反而覺得時勢的變化也並不可怕”。這位全公社的風雲人物,不僅年老多病,還因兒女家事整日鬧心,身體“完全垮了”,就在縣長親臨孫少安磚場,點火儀式正在進行時,他孤獨地蜷曲在自家的破碾盤上,“感嘆歷史的飛轉流逝,感嘆生活巨大迅疾的演變”:孫少安已是雙水村第一能人,自己竟然“成了生活中一名無足輕重的觀眾”。

1984年冬,金俊武、孫少安分別出任村支書,村委會主任,“雙水村近三分之一世紀”的強人政治走向歷史終結。次年春天,新的村小學竣工。“看開世事”、含飴弄孫的田福堂,來到慶典現場,與能人孫少安和解。

孫少安高調上位、田福堂黯然退出,既標誌著能人對於強人的巨大勝利,又意味著破落孫家業已全面復興。

與家庭觀念重的孫少安不同,孫少平崇尚個人奮鬥,在顧養民的參照下,歷經種種磨難,實現自我崛起。孫氏兄弟的人生差異,正如歷史學家所說:“在傳統社會,孩子的首要任務是實現整個家庭的目標,但新觀念卻強調孩子之於自身的重要性,他應該擁有超越家庭的、屬於他自己的關切和相應權利。”

《平凡的世界》對中國農村的狀況和農民命運的關注尤為深切路遙

孫少平早在縣立高中讀書時,貧困就促使他“過分地自尊”,“對一切家境好的同學內心中有一種變態的對立情緒”尤其反感派頭十足的班長顧養民。與之相比,孫少平幾乎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就連郝紅梅給予他僅有的一點溫存,也因顧養民而蕩然無存。他意外地入選校文藝宣傳隊,作為主角,和包括顧養民在內的幾位幹部子弟同臺演出,“經歷著他有生以來最激動人心的日子”。孫少平高中畢業後回村當初中教師,村辦初中停辦後,他成為農民;而顧養民如願考上醫學院,心儀的田曉霞也在師專就讀。孫少平志在四方,不願“一個人獨處這天老地荒的山野”,他決計走黃原、闖世事。孫少平既無“闖世的經驗”,也無“謀生的技能”,只能在建築工地做小工。他近乎自虐地從事重體力勞動,“甚至對苦難有一種驕傲感”。他為了永葆精英氣質,一直保持閱讀的習慣,精神上越發強大,是“困難打不倒”的“真正的男子漢”。在顧養民攢的飯局上,各自奔前程的身影並未漸行漸遠,“思想和眼界都很開闊”的孫少平,面對顧養民和田曉霞,“一點也不自卑”。他後來還擔任夏令營的指導教師,以實際行動證明了“他並不比某些自以為高人一頭的城市青年更遜色!”

孫少平端上了煤礦工人的鐵飯碗後,月月都是滿勤。在他看來,“如何對待勞動,這是人生最基本的課題”,“只有勞動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強大”。田曉霞的突然故去,對他而言,“如此深重的精神創傷也許仍然得用牛馬般的體力勞動來醫治”。他被提任班長後,“帶頭吃苦,帶頭犧牲”,既樹立了個人權威,又斬獲了礦務局“青年突擊手”光榮稱號。

孫少平“看重的是勞動者的尊嚴和自豪感”,認定“只有人的勞動和創造才是最值得驕傲的”。與顧養民性格不合的金秀,愛上了孫少平這位“吃鋼咬鐵的男子漢”,在其因救人而重傷住院期間一直悉心陪護。面對“被養民愛著的金秀愛上了”這一戲劇性場景,孫少平不由地感慨自己與假想敵顧養民之間的較量(郝紅梅當年為攀上高枝而移情別戀,如今金秀卻讓愛作主而願跟隨自己),鄙視鏈底端的成功逆襲,讓其完全釋懷,最終回到了大牙灣煤礦那片屬於自己的“平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