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興亡,在此一役”—明朝北京保衛戰

中國歷史悠久,在不同的朝代都曾經出現過一些能夠決定王朝走向,甚至關乎王朝的興衰與更替的戰役。比如造成南北朝時期雙方對峙局面的淝水之戰、打破北宋統一國家幻想的雍熙北伐、奠定大明王朝基礎的洪都之戰、使大明王朝被迫落幕的薩爾滸之戰以及今天的主角“北京保衛戰”。

土木堡之變中,明英宗被俘,明軍主力的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在這種情況下,以于謙為首的愛國官員眾志成城、固守北京,最終取得勝利,使明朝轉危為安。

“國家興亡,在此一役”—明朝北京保衛戰

?▲土木堡遺址

“有力的武器”——大明皇帝

正統年間,明朝北部蒙古三大部落之一瓦剌勢力逐步增強,透過不斷地發動戰爭、兼併比自己弱小的部落,瓦剌逐漸擴大成為當時最大的蒙古政權。此後,瓦剌開始挑釁明朝,亂定馬價、侮辱使者,多次侵犯明朝北部邊境至大同。瓦剌部落實力增強也有明英宗身邊的奸臣宦官王振的“功勞”。在他獨攬大權期間,專心斂財,並沒有加固北邊防線,甚至為了利益向蒙古政權賣好,把大量的弓箭等送給他們,此人應當是明朝最大的“叛徒”之一。

“國家興亡,在此一役”—明朝北京保衛戰

?▲明朝王振

1、出征

正統十四年,王振不懂軍事卻慫恿明英宗御駕親征,於是明英宗朱祁鎮鬼迷心竅、不聽眾大臣勸阻非要率領二十萬大軍、攜幾十餘名大臣冒險親征。身為皇帝,明英宗不能明辨忠奸,隨行人員中有名將張輔等人卻不準其參與軍事,反而把最重要的事務交給什麼也不懂的王振,也算是為後來慘痛的失敗做鋪墊。

2、出逃

明軍前線不斷傳來兵敗的訊息,英宗和王振心生恐懼,決定回京。在回京的路上王振想讓英宗駕幸他的家鄉——蔚州,決定取道紫荊關,本來從紫荊關回京只有幾十裡,但是大軍走了一段路程后王振突然認為大軍會損壞蔚州的莊稼,又不聽勸阻火速改道;瓦剌大軍隨後追上明軍,成國公朱勇等英勇奮戰掩護英宗撤退,但最終全軍覆沒。在朱勇阻擊瓦剌時剩餘明軍火速撤退至土木堡。眾大臣勸諫英宗進居庸關避難,但是王振攜帶金銀珠寶的軍車尚未到達,擔心自己受到損失,不顧大家的安慰命令在土木堡宿營;最後瓦剌軍包圍土木堡,英宗被俘,二十萬大軍被擊潰,王振也在亂軍之中被樊忠斬殺,樊忠仰天怒號:“吾為天下誅此賊!”,可惜為時已晚。

後來瓦剌也先以英宗朱祁鎮為人質,嚮明朝索要錢財。隨後又帶英宗到宣府和大同的城門前“撞門”,但守衛都沒有理會。

“國家興亡,在此一役”—明朝北京保衛戰

?▲綽羅斯·也先

救國家於危難——于謙

于謙,字廷益,錢塘人。生七歲,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時宰相也。”正統十三年,升任兵部侍郎,為人正直且才能卓越。

“國家興亡,在此一役”—明朝北京保衛戰

?▲明朝于謙

1、遷都

經過土木堡之變後,京城人心惶惶,有的大臣提出南遷,此時于謙站出來怒斥那些猶豫不決的人,于謙以南宋南遷最終亡國的事件為例,於是,朝中大臣紛紛支援于謙,這也打動了朱祁鈺抗戰到底的決心並把防守北京的重擔交給了于謙。北京保衛戰就此拉開了序幕。

2、準備

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軍事問題。英宗御駕親征帶走了京城的主力,目前在京城的只剩下不到十萬的軍隊而且質量不高。一些逃回來計程車兵也對蒙古騎兵十分畏懼,士氣不振。於是于謙下令調動其他軍隊赴京守城,包括兩京備操軍、河南備操軍等等。

“國家興亡,在此一役”—明朝北京保衛戰

?▲明朝北京

最勇敢的人——大明子民

正統十四年九月六日,在於謙和眾大臣的堅持下,朱祁鈺正式即位,定年號為景泰。明英宗朱祁鎮不再是皇帝,也就意味著也先挾持朱祁鎮意義不大。

“國家興亡,在此一役”—明朝北京保衛戰

?▲明景帝朱祁鈺

經過軍隊的排程、嚴格訓練等,曾經士氣全無的北京城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躍躍欲試的、煥然一新的京城。正統十四年十月一日,也先率領他的精銳部隊向北京城進發,向最後的目標挺近。在叛徒喜寧的幫助下,也先僅用了兩天的時間就攻下了紫荊關——京城的咽喉。隨後,也先軍隊直面北京城。正統十四十月八日,于謙下令全面守備。首先,也先最先進攻的是北京外城九門,於是于謙分別派有經驗的將領駐守:安定門——陶瑾,東直門——劉安,朝陽門——朱瑛,西直門——劉聚,阜成門——顧興祖,正陽門——李端,崇文門——劉得新,宣武門——湯節,德勝門——于謙、石亨。

“九門為京城門戶,現分派諸將守護,如有丟失者,立斬!凡守城將士,必英勇殺敵,戰端一開,即為死戰之時!”也先軍隊向德勝門發起進攻,因為這是最近、最有效的一條路,蒙古騎兵以為守城軍隊會像土木堡那樣脆弱、那樣潰不成軍,但是他錯了。明代兵器有很大的發展,除了改良傳統的冷兵器之外,明代的火器也發展到鼎盛時期。據記載,明朝時期,火器裝備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明軍已經配備多樣式、精良的裝備,還專門組建了“神機營”。蒙古騎兵天生比明軍具有速度上的優勢,但是騎兵最怕的就是火器。也先率領騎兵馳騁爭先,向德勝門進攻,但他不知道的是,前方有于謙為他精心準備的“神機營”。于謙命令“神機營”埋伏在德勝門前的民居兩邊,當瓦剌騎兵進入民居、與德勝門遙遙相望時,事先埋伏好的明軍以民房為據點從各個方向射擊騎兵,最後德勝門之戰,也先軍隊幾乎全軍覆沒,也先完敗。

“國家興亡,在此一役”—明朝北京保衛戰

?▲明朝神機營

隨後也先命令所有軍隊對京城九門同時進攻,自己選擇安定門為目標。安定門的守將是陶瑾,同樣的,也先也低估了他。當也先衝向安定門時,遠處看見原先防守的騎兵突然向自己的方向衝了過來,在也先的印象中,明朝騎兵的素質是低於蒙古騎兵的,所以明軍衝來時他也一頭霧水。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在一個優秀的將領面前,凡事總有例外。在安定門前的明朝騎兵是經過特殊訓練的,他們有能夠制服瓦剌騎兵的作戰方法,明白他們的弱點。不出意外,也先最終還是失敗了,還沒有出手就已經被打得落花流水。在撤軍途中又遇到了提前埋伏好的明軍。隨後,蒙古軍又不約而同地將目標轉為西直門,雖然瓦剌騎兵有些勇猛,中間有些抵擋不住,但是援軍來得及時,擊退了也先。

正統十四年十月,也先攻不下京城,於是將目標轉為居庸關,但是當時天氣寒冷,羅通命令城內士兵不斷往城牆上澆水,水結成冰,也先無法攻城。

“國家興亡,在此一役”—明朝北京保衛戰

?▲明朝居庸關

也先無奈只能退兵,他以為損失到此結束了,但是他忘了明朝火器除了一些靈活武器外,還有大炮。夜晚,瓦剌士兵安營紮寨,數枚大炮從天而降,發大炮擊其營,死者萬人。至此,北京保衛戰結束,大明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