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小冰期有多冷?為何能導致明朝滅亡?李自成和後金為何沒影響

明朝滅亡的原因雖然與女真崛起、朝廷腐敗、流寇等原因密不可分,不過還有一個因素同樣不可忽視,那就是明末實際上已經進入了小冰河時期,那麼急劇的氣候變遷也與明朝滅亡有關嗎?為什麼同樣時代的女真人就不受影響?

明末小冰期有多冷?為何能導致明朝滅亡?李自成和後金為何沒影響

明朝是在崇禎時代滅亡的,但實際上明朝始亡於嘉靖,實亡於萬曆。1252年登基的老道士,在他的亂搞下,明朝就已經非常腐敗,不過明朝還是撐了100多年,要不是遇到明清小冰期的致命一擊,明朝或許還可以活更久呢。

17世紀的明朝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那麼時間得從老道士在位期間的嘉靖朝說起。在1550年,明朝的軍事開支只佔稅收的31%左右,然而在1590年後上升到了90%,這一個比例一直維持到了明朝滅亡。因此在1628年,崇禎皇帝不得不縮減開支,全國1/3的驛站被裁撤,原本是驛卒的李自成因此失業,而隔年就發生了大旱災。

明末小冰期有多冷?為何能導致明朝滅亡?李自成和後金為何沒影響

李自成發難的地方,陝西的延安府有一整年沒有下雨,村民連樹皮都吃光了,後來演變成了人吃人的悲劇。於是給了失業的李自成一個搞事的好機會。氣候變遷開啟李自成的征戰生涯,而且如果不是後來發生更大的旱災,李自成或許早就滅了。

李自成的農民軍至少有兩次幾乎全滅,都是大規模的旱災救了他一命。第一次是在1633年底,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軍在山西被明軍鐵騎擊敗,逃到河南又被明軍包圍在黃河與太行山。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但那一年的冬天異常寒冷,黃河水面完全結凍,這就給了李自成的農民軍越過黃河逃跑的機會。

明末小冰期有多冷?為何能導致明朝滅亡?李自成和後金為何沒影響

接下來1634年到1636年間,河南與周邊的省份有大面積的乾旱,千千萬萬的農民面臨生存危機,誰給他們飯吃,他們就願意跟誰。這又給了李自成大規模募兵的機會,而李自成的糧食哪來的?當然是搶來的嘍!

1636年,農民軍擴張到了60多萬人,甚至有了滅亡明王朝的實力。那一年8月,農民軍的頭領闖王高迎祥被明軍擊敗,隔年張獻忠也兵敗投降。1639年,李自成被明軍夾擊退入陝西山中,這時他身旁只有17名騎兵,眼看明末的流寇之亂很有可能就此平息。不過,1639年到1641年的旱災更加嚴重,波及了更多省份,這又給了李自成機會。

明末小冰期有多冷?為何能導致明朝滅亡?李自成和後金為何沒影響

1640年,李自成再度到河南招兵買馬,他從官府中搶來了大批的錢糧,接著開倉賑民,饑民不分南北,聽說李自成在發錢發糧,一呼百應前來投靠。這一次農民軍增加到了100萬人,各地民變不斷爆發,明朝危在旦夕。

那一年,旱災持續了三年,不僅讓李自成東山再起,還中斷了明軍的糧食供應。1644年農民軍攻入北京,明軍無力再戰,崇禎自縊,明朝滅亡。而明朝滅亡的原因不只是李自成,還有關外的女真人崛起。

明末小冰期有多冷?為何能導致明朝滅亡?李自成和後金為何沒影響

不過17世紀的小冰期是全球性的,沒道理東北的女真人沒事,就明朝受害吧。實際上女真人受到的衝擊更大,女真人是漁獵民族,生活方式更依賴大自然,漁獵比農業畜牧還不穩定,農耕文明都要吃人肉了,女真人受到的壓力可想而知。

在這種情況下,解決資源匱乏最好的方式就是搶劫,努爾哈赤皇太極都是這麼做的。努爾哈赤於災荒年建國,藉以鼓舞士氣,再於災荒年發動戰爭,一開始的目的只是經濟掠奪,到關內搶奪關內的雞鴨羊牛度過饑荒,防止人心瓦解就好。

明末小冰期有多冷?為何能導致明朝滅亡?李自成和後金為何沒影響

但從1618年開始,後金與明朝的武裝衝突大規模爆發,就真的開始動刀動槍了。此後的幾十年,滿洲八旗對明朝邊境展開一系列的掠奪,一次就從關內帶走數十萬的牲畜和村民。正是因為惡劣的氣候才引發了女真人強烈的搶劫動機,也在八旗騎兵的長期搬運下,女真人不斷地壯大,加速了明朝的衰落。

此外,人口往往隨著資源移動,女真人不斷地從明朝搬運的過程中,一些飽受天災所苦的蒙古人也選擇了投靠,多出來的人口就多了張嘴吃飯,於是就需要更大規模的掠奪。照理說女真大軍來犯時,一個正常的大帝國應該派出大軍全力痛擊才對,可是女真人卻猶入無人之境,把關內當作自己家後院一樣來去自如,甚至幾度兵臨北京城下。

明末小冰期有多冷?為何能導致明朝滅亡?李自成和後金為何沒影響

正是因為明軍缺乏糧草,無法養出精銳的騎兵出擊,人都吃不夠了,何況養馬?因此明軍是以步兵為主,而步兵難以對騎兵為主的八旗造成威脅,而且明末官兵欠發薪水嚴重,經常吃不飽穿不暖,身處一線的官兵都如此了,何況其它部隊。

在17世紀,不止是大明帝國,其他地方也處在一個糧食減產、混亂頻繁的年代。學界稱為“17世紀普遍的危機”,當時全球可能有1/3的人口在戰亂、饑荒與瘟疫中消失。而這種全球危機爆發的主要原因就是氣候變遷。

明末小冰期有多冷?為何能導致明朝滅亡?李自成和後金為何沒影響

17世紀的氣候遠比今天還要寒冷,尤其是在17世紀中葉,太陽的活動明顯減弱,嚴寒引起了全球一系列的動盪危機。1621年春天,長江中下游以南竟然下了40多天的雪,洞庭湖也隨之冰封。1637年四季如夏的度假勝地海南島,竟然也下了三天的雪。

學者推估,17世紀中葉的平均氣溫可能比今天低個兩度左右,或許有人覺得兩度沒什麼,寒流來的時候,氣溫從18度降到8度都有。不過不要小看這平均一到二度,如果在十年裡有一年的溫度比其他九年低一個10度,那麼平均下來,十年也不過低了一度。100年裡有十年溫度低個10度也只是平均溫度低了一度而已,所以這一到兩度的影響其實很大。

明末小冰期有多冷?為何能導致明朝滅亡?李自成和後金為何沒影響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裡,從來就沒有哪個朝代像明朝末年那麼冷過。古代農作物的產量低,也不穩定,氣候一旦不穩,那麼就有可能造成雪崩式的影響。劇烈的氣候變遷,除了嚴重的饑荒和戰亂,隨之而來的是瘟疫。

或許你有一個疑問,氣候變遷引起瘟疫的邏輯在哪裡?因為17世紀中葉交通不發達,明朝百姓長期生活在一個封閉的範圍內,對區域性的微生物都產生了適應性,自然不容易生病。而當旱災、蝗災肆虐某個區域後,人們不得不逃往其他的區域。

明末小冰期有多冷?為何能導致明朝滅亡?李自成和後金為何沒影響

人口大量移動,就會擾亂各地微生物的平衡,成為傳染病擴散的條件。而且,當糧食歉收時,人們不得不吃些平常不會吃的東西,比如一些野味,其中染病的動物更容易被捕捉和撿食,原本因為飢餓而免疫力下降的人,再吃了這些被病菌汙染的動物就很容易被感染奇怪的病,說到底就是沒東西吃。

因此,傳染病伴隨著天災出現是有因果性的。崇禎末年,山東、安徽等地除了身陷饑荒,還有過半的民眾死於瘟疫,而李自成的農民軍也是瘟疫的傳播者,凡是他們經過的地方,全都爆發了嚴重的瘟疫。

明末小冰期有多冷?為何能導致明朝滅亡?李自成和後金為何沒影響

以現在的觀點來看,當時的瘟疫正是鼠疫。據推測,明清之際華北三省死於鼠疫的人不低於500萬人。一般來說,鼠疫的宿主齧齒類動物和他們身上的寄生蟲往往距離人類生活區域較遠,如中國東北一些荒漠草原地帶,鼠疫只會在這些荒郊野外傳播。

然而,隨著農民壓力變大,糧食越來越匱乏,一些人就會被擠壓到新的環境裡開荒,無意間就會被傳染,結果爆發了大規模的鼠疫。整個17世紀劇烈的氣候變遷不止讓明朝崩潰,同時代的西方國家也是哀鴻遍野。

明末小冰期有多冷?為何能導致明朝滅亡?李自成和後金為何沒影響

光是1635年到1660年這25年間,法國人就起義了156次。英格蘭則處在內戰之中,國力大幅衰退。北歐國家更慘,1669年的饑荒讓芬蘭全國人口消失了1/3。隔壁的日本沒有好到哪,1646年的寬永大饑荒還引發了島原之亂。

明清小冰期帶來的不只是寒冷,而是持續的旱災、蝗災與水災造成糧食產量大減,進而引發了一系列的動盪。明朝終究是要滅亡的,但要不是明清小冰期,流民可能不會那麼多,女真人也不會有強烈的搶劫動機,明朝就或許可以再苟延殘喘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