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翁戲劇背後真歷史(上)|《理查二世》

“以上帝的名義,讓我們坐在地上,講些關於國王們死亡的悲慘的故事吧:有些是被廢黜的,有些是在戰場上陣亡的,有些是被他們所廢黜的鬼魂纏繞著的,有些是被他們的妻子所毒斃的,有些是在睡夢中被殺的,全都不得善終。”

——莎士比亞《理查二世》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莎翁歷史劇《理查二世》的真歷史。

莎翁戲劇背後真歷史(上)|《理查二世》

一、少年天子獨騎定乾坤

理查二世是英國金雀花王朝的末代君主,他是《勇敢的心》中那個老謀深算的長腿愛德華孫子的孫子,1377年,年僅10歲的他便登上了英格蘭國王的寶座。

莎翁戲劇背後真歷史(上)|《理查二世》

那時黑死病、英法戰爭、新增的人頭稅使得英格蘭大地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4年後的1381年,爆發了席捲英倫的瓦特·泰勒農民起義,這次起義是英國曆史上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加速了農奴制的瓦解和金雀花王朝的覆滅。

瓦特·泰勒的生平沒有太多可信的資料,甚至連名字都有可能是以訛傳訛,但是這些都不影響這支起義軍殺入倫敦城。

理查二世面對10多萬群情激昂的起義軍,不得不簽署《解放敕令》宣佈廢黜農奴制,消除市場壟斷、實行自由交易,赦免起義農民等。至此,諸多起義的農民紛紛返家,但是仍有2萬起義者留下跟隨泰勒堅持鬥爭,起義軍的人數雖然和當初相比有所減少,但是仍然多於當時國王的衛隊。

1381年6月14日,泰勒率眾與理查二世及其貴族們進行談判時,倫敦市長偷襲泰勒,將其殺死,一時間群情激憤,局面頓時變得難以控制起來,這一刻,金雀花王朝命懸一線!

莎翁戲劇背後真歷史(上)|《理查二世》

這時,年僅14歲的理查二世單人獨騎來到起義者中,以毋庸辯駁的口吻大聲喊道:

“I will be your king, your captain and your leader!

我是你們天命的國王,為汝尊長,為汝領袖!”

莎翁戲劇背後真歷史(上)|《理查二世》

此語猶如晴天霹靂,頓時震懾眾人,於是一場動亂就在這一聲“天命”中平息了,也讓年輕的國王親眼見識了天賦王權所擁有的無限影響力!

莎翁戲劇背後真歷史(上)|《理查二世》

於是他相信自己就是天命之主,無論他做什麼,都會得到上天的眷顧,甚至廢除了他所簽署的《解放敕令》,將自由的農民再次置於枷鎖之下!

二、獨斷英王豪奪王叔財

可惜在莎翁的《理查二世》中並沒有上面的情節,因為據考證,莎士比亞的這本歷史劇很大一部分並非出自他的手筆,而是“借鑑”、“合併”了當時已有的其他戲劇,比如《蘭開斯特和約克兩個貴族世家的聯合》等。

理查王,少年英武,隨著年齡增長,他越發相信自己是天命之子,擁有無上的力量,變本加厲地為強化王權。他甚至還發明瞭一個單詞——“Majesty”(君主、陛下)。

莎翁戲劇背後真歷史(上)|《理查二世》

這幅加冕圖就很好地詮釋了理查二世君權神授的思想。他的王冠來自聖母手中懷抱的神,周圍圍繞著11名天使,背後站著3位聖人。

但是,那個時候英格蘭卻不是天堂伊甸園,反而處在內憂外患之中。北方的蘇格蘭始終難以降伏,東方的法蘭西更是磨刀霍霍;國內的貴族離心離德,議會又處處掣肘。

為了重樹王權,理查王不得不與王叔——岡特的約翰蘭開斯特公爵及其兒子波林勃洛克等修復關係,在他們的幫助下,王權勢力逐步恢復。

1397年,30歲的理查二世發動了一場政變,肅清了所有政敵,終將王權牢牢攥在手裡。

為進一步鞏固王權,他恩威並重,一面把從政敵那裡沒收來的土地賞賜給勤王有功的忠臣,一面下令讓曾經反對他的貴族花錢贖罪。漸漸成為英格蘭歷史上的一個著名的暴君。

但是臥榻之旁豈容他人安睡,在理查王的復仇之戰中,看似重用王叔岡特的約翰(蘭開斯特公爵)、堂兄波林勃洛克(德比伯爵)和托馬斯·毛勃雷(諾丁漢伯爵),甚至還把波林勃洛克擢升為海瑞福德公爵(Duke of Herford),把毛勃雷擢升為諾福克公爵(Duke of Norfolk)。

莎翁戲劇背後真歷史(上)|《理查二世》

但沒過多久,理查王便向這兩位年輕貴族下手了。

在莎劇中,兩位公爵向理查王“互相指控對方謀逆叛國”,最後,國王讓兩人以決鬥來解決爭執。

1398年9月的一個星期一,來自各地的騎士、貴族、主教及到訪的外國權貴雲集考文垂演武場。

莎翁戲劇背後真歷史(上)|《理查二世》

上午九點,海瑞福德公爵波林勃洛克與諾福克公爵托馬斯·毛勃雷將在國王面前一決生死。一如莎劇第一幕第三場。

但是當決鬥雙方正欲縱馬對沖之際,理查二世高喊:“停下!停下!”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不知國王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最後,國王宣佈:決鬥取消,波林勃洛克放逐十年,毛勃雷終身流放。

正如劇中國王向兩位公爵宣佈一樣:

“我把你們放逐出境;——你,海瑞福德老弟,在第十年田野夏收之前,只許在流放的異地踏足,在美麗的領土上一經發現,處以死罪。……諾福克,給你的判決更重一些……我對你的判決是絕望的四個字‘永不重返’,否則以死論處。”

於是理查王兵不血刃地解決了2大貴族,再一次鞏固了自己的王權。

等到年邁的王叔——蘭開斯特公爵死後,理查二世迫不及待地霸佔了他的領地和財產,充作對愛爾蘭作戰的軍費。

此後的情形,歷史與劇情比較相近,1399年7月,流放在外的波林勃洛克趁理查王出兵遠征愛爾蘭,國內空虛之際,偷偷回到英格蘭。儘管他的隨行者不過百人,但登陸之後,一大批貴族、騎士趕來投奔。沒過多久,就聚集了十萬人之眾。

忠於理查的勤王軍隊無力抗衡,理查二世成了波林勃洛克的階下囚。

莎翁戲劇背後真歷史(上)|《理查二世》

三、遜位帝王囹圄喪性命

莎劇第三幕中,波林勃洛克勝券在握,讓人帶話給躲在城堡裡的理查王,說:“此次前來別無他意,只為得到世襲的王室特權,並跪求立即結束流放恢復自由,一經陛下允准,就會任由閃亮的武器去生鏽,把披好護甲的戰馬關回馬廄,真心效忠陛下。”

於是理查二世相信了,走出城堡,向自己的堂兄投降。

但是堂兄卻將他關進著名的倫敦塔,在議會中被缺席廢黜,波林勃洛克當眾宣佈收復王位。登上國王寶座,這位和理查二世同年的新國王,成為蘭開斯特王朝的第一位國王——亨利四世,此時威斯敏斯特宮大廳響起臣民們經久不息的歡呼和掌聲。

雖然理查二世和亨利四世系出同門,但是英國曆史學家還是將他們分列為2個王朝。

接著,波林勃洛克命人把理查二世帶來,要他當眾宣佈退位。

莎翁戲中,新舊兩位國王手捏一頂王冠,理查二世唸完心潮起伏、無限聯想的4字臺詞:“I。。。no。。。no。。。I。。。”后王朝交替、大權旁落。

莎翁戲劇背後真歷史(上)|《理查二世》

不久之後,這位身陷囹圄的遜位帝王被人殺害,年僅33歲。

面對射向他的弓弩,也許理查二世還是想不明白,為什麼他這個天命之子會淪落到如此下場,在他的想象中,他的軍隊應該每個將士身邊都有一個天使助陣的。

少年時的英雄氣概慢慢演變為剛愎自用,自以為是天之驕子,但是最終,殘酷的現實戳破了虛弱的面具,將他打回原形。

《理查二世》中關於理查是天命之子而被海瑞福德公爵“下克上”弒殺的情節,在當時伊麗莎白一世的統治下曾被視為對王權的挑戰。好在女王並不為意,使得劇作得以流傳。

莎翁戲劇背後真歷史(上)|《理查二世》

2012年利比亞卡扎菲政權倒臺前,卡扎菲及其兒子們所作的自命不凡的演說和戲中理查站在城樓上恐嚇波林勃洛克投降的臺詞,幾乎如出一轍,當然結果也和理查二世如出一轍。也算是莎翁借《理查二世》作出的預言吧。

文 | 雲間大彭

歡迎點選關注,點贊評論,文章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