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效應刷屏,真相或許沒那麼玄乎,娛樂圈的這些事件就有跡可循

最近從天將降大任於“是人”還是“斯人”引發了熱議,同時使得曼德拉效應又展開了新一輪刷屏,大家紛紛提名那些產生了集體記憶偏差的事件,討論一度走向玄學和科幻。

娛樂圈也沒缺席,許多網友對經典影視的劇情橋段,臺詞甚至片名都有集體記憶偏差的情況,並且很多人都堅信自己沒有記錯。

曼德拉效應刷屏,真相或許沒那麼玄乎,娛樂圈的這些事件就有跡可循

你有沒有中招呢?

或許是過去被替換修改過,還是人類的記憶被篡改了,平行空間和多重宇宙真的存在嗎?

更或許,真相併沒有那麼玄乎、複雜,像一些娛樂圈的事件、觀眾對影音的記憶產生偏差其實都有跡可循:

關於大事件的集體記憶偏差,或許是謠言和誤傳沒有及時澄清

“曼德拉效應”說的就是現實與人的集體記憶不符,緣起於曼德拉這個人在許多人的記憶裡20世紀80年代就去世,然而事實是那個時候他還活得好好的。

娛樂圈的這種情況也沒少發生。

明星午馬2014年去世,很多人就表示在多年前就看到過他去世的新聞,還能說出當時的新聞細節,像成龍大哥抬棺之類的。

其實,就是前兩年有段時間,自媒體上還很流行一種娛樂明星被去世,博眼球的行文套路,標題寫“某某某去世”,寫得像真的一樣。正文裡再自己闢謠,說“原來是謠傳”,加一些該明星的現狀。看個標題的人可能就當真了。

趙本山、鄭則仕、李連杰經常中招。鄭則仕自己還曾在吐槽大會調侃“大家別害怕,我說上來是從香港上來,不是從下面上來的。”

曼德拉效應刷屏,真相或許沒那麼玄乎,娛樂圈的這些事件就有跡可循

能及時澄清的就明確是謠傳了,一些沒有及時澄清的,就演變成了群體記憶偏差。

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卓依婷,童星出道,曾創下年紀最小卻發行最多專輯紀錄,那時候很多人家裡都有她的專輯。春節的時候到處都是放她唱歌的MV。

曼德拉效應刷屏,真相或許沒那麼玄乎,娛樂圈的這些事件就有跡可循

不過我聽到她的歌的時候,就聽說她去世了,大家都是一邊感慨她小小年紀成就非凡,一邊惋惜她止步於此。

然而過了幾年,小編看到“卓依婷”又有新歌,還一度以為是蹭熱度的。據說2005年,卓依婷在廣東開演唱會時,還有觀眾臺下大喊“冒牌貨快滾下去。”

後面她的資訊評論留言裡也沒少有“她不是去世了嗎?”的發言,附和的一堆,感覺發生了什麼靈異事件。

之後很多年她也沒擺脫被去世的困擾,2011年她還特地發了個博文說”我沒死“。

曼德拉效應刷屏,真相或許沒那麼玄乎,娛樂圈的這些事件就有跡可循

後來才搞明白,是她停工治療胃病的時候,有個叫卓一婷的模特去世,有些媒體為博眼球,搞出了讓人誤會的新聞,加上當時網路並不發達,大家口耳相傳就傳得完全換了主人公,卓依婷那面正好停工治療期間並不知情又沒有及時出來闢謠,所以被傳出了集體記憶偏差的效果。

也是很無奈了。

對影視劇情產生的集體記憶偏差,或許是被誤導記混了

最近對經典影視劇情的討論尤其多:

比如《西遊記》裡到底有沒有真假美猴王的情節。很多人堅定地說有,自己看過。但是事實是劇中並沒有。

這裡產生記憶偏差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小時候追《西遊記》的時候很多人都沒注意過豬八戒和唐僧換過人,更不會留意記清分清《西遊記》和原班人馬拍攝的《西遊記續集》裡的情節了。真假美猴王的劇情是在 《西遊記續集》的第三集。

曼德拉效應刷屏,真相或許沒那麼玄乎,娛樂圈的這些事件就有跡可循

暑假看重播的時候,兩部連著放,當一部劇看的人相信也不少,小編還一直以為《西遊記》就是七八十集呢。其實上部25集,續集16集,加起來也只有41集。

還有在“鬥法降三怪”那集,很多觀眾都說記得有羊力大仙下油鍋的情節,甚至能說出畫面細節。但是後面再看,已經找不到這個情節了。附和的網友不在少數。

但《西遊記》的攝像王崇秋曾明確澄清過,這版《西遊記》裡,關於下油鍋的鏡頭只在《偷吃人參果》這一集裡出現過,其他集從來沒有出現過。

曼德拉效應刷屏,真相或許沒那麼玄乎,娛樂圈的這些事件就有跡可循

既然如此,那觀眾為什麼會有關於羊力大仙下油鍋的集體記憶呢。

首先,原著確實有這麼個情節,羊力大仙有一條冷龍,可以讓油鍋迅速降溫。動畫片版本的也出現了這個情節,孫悟空變出一隻鷹將冷龍抓走了。還有其他版本的《西遊記》,比如10版裡也出現了,是孫悟空找了龍王來將冷龍帶走。

你記憶裡冷龍是怎麼搞走的呢,或許就能找到記憶錯亂的根源了。

曼德拉效應刷屏,真相或許沒那麼玄乎,娛樂圈的這些事件就有跡可循

曼德拉效應刷屏,真相或許沒那麼玄乎,娛樂圈的這些事件就有跡可循

最近討論比較多的,還有《甄嬛傳》的一些劇情,像剪秋開食盒,眉莊燒手,純元打臉。

都是不少網友堅定地說自己看到過畫面,但是後來再看找不到對應鏡頭的。

有媒體求證過鄭曉龍導演,到底拍沒拍過相關畫面,鄭曉龍導演其實也全程在說記不清,不過還是給了一個大概,有拍過剪秋開食盒,沒拍眉莊燒手和純元打臉。

曼德拉效應刷屏,真相或許沒那麼玄乎,娛樂圈的這些事件就有跡可循

曼德拉效應刷屏,真相或許沒那麼玄乎,娛樂圈的這些事件就有跡可循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剪秋開食盒有拍過,為什麼有網友覺得自己看過,而有網友堅持沒看過?

飾演剪秋姑姑的演員楊凱淳為了給網友一個“交待”,也特地將最初版的光碟看了好幾遍,也沒找到網友描述的那段畫面,甚至還求證了攝像老師。攝像老師推測也許是剪了相關片花用於網路宣傳。

這種可能也是有的,有不少劇都出現過預告畫面在正片中沒有的情況。芒果臺剪預告,還能將同一組畫面換換順序刪刪鏡頭就剪出完全不同感覺的預告片呢!

曼德拉效應刷屏,真相或許沒那麼玄乎,娛樂圈的這些事件就有跡可循

再是,從一些觀眾的描述來看,他記憶中的那些劇情畫面確實在劇中能找到對應的鏡頭,而且,因為這個情節後面有蘇培盛臺詞描述,觀眾自動腦補出完整畫面也不奇怪。科學家就曾指出“人類的大腦會自動填補空白的地方。”

加上有人以堅定的語氣引導,很容易讓一些印象模糊的觀眾迅速認領建立新的記憶,覺得自己也看到了那個畫面,何況劇中確有相關畫面參考。

關於特定名稱的集體記憶偏差,可能是思維定勢影響

寫進百科詞條的集體記憶偏差事件,還有《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這部電影的名稱,很多人一直以為片名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這與其說是集體記憶偏差,不如說是被思維定勢影響,想當然了。因為這部片子整體表達的就是過去式的事件,主題曲也反反覆覆唱著“那些年錯過的大雨,那些年錯過的愛情”。所以會讓人想當然地覺著這部片子講的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曼德拉效應刷屏,真相或許沒那麼玄乎,娛樂圈的這些事件就有跡可循

還有王俊凱主演的《天坑鷹獵》這部劇,估計過些年,很多人還得說自己看的是“天坑獵鷹”,再為曼德拉效應填一案例。

其實是沒細心看,完全自己根據自己的思維規律在走,一開始就將名稱搞錯了。

對於經典臺詞的集體記憶偏差,或許記得的就不是劇中臺詞本身

”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還有”元芳,你怎麼看“這兩句話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也成為網友熱議的曼德拉效應的兩大事件。

因為前者被指出原話是”你還記得大明湖邊的夏雨荷嗎“。後者四部《神探狄仁傑》中,狄仁傑沒有說過一句”元芳,你怎麼看“,頂多只是有”依你之見“”說說你的看法“這種類似的說法。

曼德拉效應刷屏,真相或許沒那麼玄乎,娛樂圈的這些事件就有跡可循

其實大部分人熟悉這兩句話,本身也不是因為劇中印象。而是因為它們曾是網路流行語,還有表情包洗腦。

就像是一個人記錯了,說出來後,別人卻記住了他說的。

這裡有個有趣的地方是,有網友說《還珠格格》的原臺詞是”湖邊“,所以很多人也信了他的,覺得是”湖畔“替換了”湖邊“的記憶。

實際上,小燕子代替紫薇見到皇上問的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紫薇後面自己認領的時候才說的“大明湖邊的夏雨荷”。劇中“湖畔”“湖邊”都出現過。

曼德拉效應刷屏,真相或許沒那麼玄乎,娛樂圈的這些事件就有跡可循

曼德拉效應刷屏,真相或許沒那麼玄乎,娛樂圈的這些事件就有跡可循

所以啊,什麼集體記憶偏差,就是有些人記錯了,卻過分確信,確信到一些記憶模糊的人信以為真了而已。

有些時候的集體記憶偏差事件,則可能是多方作用的效果。

比如《愛我中華》這首歌,將”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記成”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

有記混的情況,因為還有一首歌就是叫《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

曼德拉效應刷屏,真相或許沒那麼玄乎,娛樂圈的這些事件就有跡可循

也有慣性思維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我們是五十六個民族,並沒有五十六個星座的概念,說星座一般也是說八十八個星座。所以不仔細看歌詞,很容易想當然地覺得是五十六個民族。

還有有網友分享過一版書裡,本身就寫錯了歌詞,寫的”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

可以發現,那些說是曼德拉效應的事件往往是發言者”小時候“的記憶被”篡改“,”小時候“多少人清楚地知道《還珠格格》和《西遊記》都只有二十幾集一部呢?小時候看的特效場面,是不是都覺得逼真到恐怖,現在再看還是當初的感覺嗎?

曼德拉效應刷屏,真相或許沒那麼玄乎,娛樂圈的這些事件就有跡可循

所以這些影視印象出現與記憶不符的情況,平行空間重合”集體記憶被替換“一說,還是有點玄乎了,真相往往是記錯了,信錯了,搞混了,被網路流行洗腦了,自己修改了自己的記憶而已。歸根究底還是原本就記得模模糊糊,卻受到了一些過分確信的言辭引導。

你還知道哪些”集體記憶偏差“事件的真相?歡迎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