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編練了大量的新軍和巡防營,為何辛亥革命時卻無兵可用

文/寂寞的紅酒

1894年,日本在黃海北部的豐島海域偷襲中國運兵船,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甲午戰爭中,中國軍隊被日本軍隊打的潰不成軍,清政府輸的一敗塗地。戰後,清政府認為八旗和綠營不堪重用,湘淮勇營又損失慘重,所以決定另起爐灶組建新軍和巡防營。清政府在各省編練了大量的新軍,又在綠營和勇營中挑選大量的精壯士兵組建了巡防營。但辛亥革命爆發時,清政府卻無兵可用。否則清政府也不會重新啟用袁世凱,更不會被袁世凱奪了江山。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清政府花大力氣編練了大量的新軍和巡防營,為何辛亥革命時卻無兵可用?

清政府編練了大量的新軍和巡防營,為何辛亥革命時卻無兵可用

其實,清政府無兵可用主要原因還出在自己身上。清政府雖然組建了大量的新軍,但新軍歸軍諮處(即參謀本部)和陸軍部管,各省督撫根本調不動。不過,雖然各省管不了新軍,但要承擔新軍的經費。所以各省督撫對新軍非常不滿,但又無可奈何。地方管不了,軍諮處(即參謀本部)和陸軍部又鞭長莫及管不到,所以新軍就成了不受約束的野馬,一直我行我素。

清政府編練了大量的新軍和巡防營,為何辛亥革命時卻無兵可用

雖然清政府曾試圖加強對新軍的控制,但根本無濟於事。因為新軍多由漢人督撫和官僚掌握,他們把新軍搞得和私兵一樣,而清政府已經沒有什麼威信,旗人將領又沒什麼才能,所以各地的新軍根本不聽清政府的號令。即使在眼皮子底下的北洋新軍,清政府也無法掌控。雖然清政府罷免了袁世凱的職務,但其手下的北洋軍桀驁不馴,而且人人自危,清政府根本指揮不動。受新思想的影響,南方的新軍甚至成為了革命的溫床,動不動就在革命黨的煽動下起義,搞得清政府非常頭疼。不過,清政府不敢過於打壓他們,因為一旦打壓的狠了,搞不好就把他們逼反了。

清政府編練了大量的新軍和巡防營,為何辛亥革命時卻無兵可用

所以,清政府能用的就只有巡防營了。但巡防營是地方部隊,不管是兵員素質、軍事訓練還是武器裝備,都沒法和新軍相比。巡防營裡魚龍混雜,很多都是混飯打醬油的,有的巡防營裡甚至都是土匪,比如陸榮廷和張作霖的巡防營。巡防營裡比較有戰鬥力又比較忠誠的只有張勳、李準和薑桂題那麼幾支部隊,但由於數量較少,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席捲全國各地,大部分巡防營都趁勢倒戈,沒有倒戈的大部分都被新軍給消滅了。面對風起雲湧的革命形勢,無兵可用的清政府只能向袁世凱求助,讓袁世凱重返朝堂,掌控了軍政大權。結果讓清政府沒有想到的是,袁世凱擁兵自重,竟然用革命黨進行要挾,逼迫清帝退位,最終推翻了清王朝。

參考資料:《晚清的巡防營》、《論清末新軍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