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橋村莊雜譜(三)】一道兩廟第五屯

一道兩廟第五屯

村子不大:450人,耕地不多:1023畝,姓氏不多:曾、聞、劉、陳、趙、張6家。離縣城不遠:4公里。建村時間644年。原隸屬山東省德縣,是1953年才劃歸吳橋的,現屬東宋門鄉。京滬鐵路從村西經過。

據《德縣縣誌》記載: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為禦敵進攻,在德州一帶設正衛屯所,此地為正衛第五屯,該村以此得名。

據村內老人回憶,大約在清乾隆至嘉慶年間,至今有200多年曆史,第五屯西有一條古驛道,是南部九省進京必由之路。馬車、行人絡繹不絕。道東有一座標有“敕建”泰山行宮(碧霞元君廟),宏偉壯觀,山門左右供守護佛法的二天神——哼、哈二將,對面有3間觀音殿,闊13米,進深9米,磚木結構,供泥塑觀音座像。後院是僧人的禪房和宿舍,均系青磚青瓦,院內花木蔥蘢。

觀音殿香火較旺。但後來年久失修,又遭運河決口,倒塌無存。

清末年間,眾村民和田氏地主共同捐資,又在村東修建了一座關帝廟。院門坐北面南,青磚砌牆,青綠筒瓦蓋頂。門左右各有耳房1間,有泥塑馬童、馬各2。進院門北行,有3間坐北面南的關帝廟,面闊3間12米,進深9米,歇山單簷5脊頂,黃綠琉璃筒瓦覆蓋,正面供木雕關公像,設有機關,能坐能站,能揮動大刀,總按鈕在身後。周倉、關平侍立兩旁,兩邊供財神呂祖。沿關帝廟西行,有一圓門通西跨院,院內有禪房、客廳、有僧人守廟。

木雕關公像,設有埋伏,不能輕易觸及,有個夜晚,一乞丐到此借宿,當時關公正“坐”著。乞丐一摸關公膝蓋,關公“蹭”的站起來,結果把乞丐嚇死了。

解放後,破除迷信,村裡人把關公木像和其他神佛運到運河,放入河內漂走了,據說,這些神佛原來就是在運河邊擺大供燒高香,從南來的水中請上來的。

隨著時代的變遷,在此的僧人,為謀求生活,各奔東西。

1960年大廟成了學校,後來生產隊窮,有人就將一摟粗的柱子拆掉賣錢,1990年,乾脆把舊廟賣給農戶,翻蓋成民房,留下的是永遠的遺憾。

現只有一塊廟內的斷碑殘碣今猶在,還被移作他用,村邊那塊長滿各種野菜的“亂菜崗”,和不知哪個朝代官宦的墓地“官墳”等老地方,也夷為平地。

正是

一條官道兩座廟,現在幾人能知道?

如果當初真保護,留給後人該多好。

文/吳橋村莊雜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