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清談和林徽因喜歡的沙龍是一回事嗎?怎麼清談能把國家整沒了

講到魏晉風流就不能不談魏晉清談,很多人對清談這個詞有負面的理解,我們常常說的那些所謂的清談是指高談闊論,誇誇其談,不幹正事的空談,有些人還把清談和我們現在的侃大山相提並論。其實在魏晉時期,清談是一個正面的意思,只是這個詞語經過多年的變遷之後,特別是近代,逐漸成為一個負面的詞語。

魏晉清談和林徽因喜歡的沙龍是一回事嗎?怎麼清談能把國家整沒了

清談的清是清官的清,是當時士大夫的一種自我稱謂,最早出現在東漢黨錮之爭,士人集團用“清”字區別那些宦官等一些汙濁的“汙”字。而“談”是指談論那些文雅高深的話題,比如人生、社會、宇宙等等哲學問題,主要以辯論為主。有些國外的學者把清談翻譯為Salon(沙龍),認為是南北朝時期一些精英分子進行的學術沙龍。

魏晉清談和林徽因喜歡的沙龍是一回事嗎?怎麼清談能把國家整沒了

法國在十七、十八世紀非常流行這種形式的聚會,曾經誕生了很多文學家、思想家,我們國家二十世紀知識分子非常羨慕這種形式的聚會,比如林徽因常在國內舉辦這種型別的沙龍,所以沙龍這個詞還是比較正面的。

魏晉清談和林徽因喜歡的沙龍是一回事嗎?怎麼清談能把國家整沒了

但是法國的沙龍和中國魏晉時期的清談不能相提並論,法國沙龍流行不到兩百年,而魏晉時期的清談延續了400多年。表面上看沙龍和清談都是對學術的一種糅合,遊戲的成分比較多,但是魏晉時期的清談要更加偏學術一些。中國思想學術演進,很多程度上依賴於魏晉時期的學術成果。

魏晉時期參與清談的大多是出身士族的上層知識分子,幾乎沒有平民參與。代表人物是王弼和何晏,王弼雖然只活了24歲,但是他所註解的《老子》,放到今天仍然具有學術價值。何晏在當時擁有極高的政治影響力以及聲望,是類似於法國沙龍朗布伊耶夫人的角色,是整個活動的推動者。

魏晉清談和林徽因喜歡的沙龍是一回事嗎?怎麼清談能把國家整沒了

清談過程中,像沙龍一樣也有主持人,不過不是貴婦,而是像何晏這樣有影響力的政治人物。兩個人在辯論的時候,其他人不得插話,而是靜靜地欣賞,經常是一辯一駁,來來回回數十次,直到一方認輸為止。

這些清談活動不僅僅有學術交流的價值,還有社交的意義,往往是政治人物提高影響力的一種方式。比如琅邪王氏,其影響力不亞於司馬家族,王氏家族的幾代弟子即是政治領袖,也是清談的領袖,在被驅逐到江南的時候,王導就利用清談建立了影響力。

魏晉清談和林徽因喜歡的沙龍是一回事嗎?怎麼清談能把國家整沒了

現在很多人覺得魏晉時期清談就是喝酒,其實清談過程中辯論是非常緊張的,喝酒只是辯論之後的事情,而且不吃飯不喝酒辯論的事情也非常多。比如《世說新語》記載:

孫安國往殷中軍許共論,往反精苦,客主無間。左右進食,冷而復暖者數四。彼我奮擲麈尾,悉脫落滿餐飯中。賓主遂至莫忘食。殷乃語孫曰:“卿莫作強口馬,我當穿卿鼻!”孫曰:“卿不見決牛鼻?人當穿卿頰!”

孫國安也就是孫勝,和殷浩兩人往來辯論分不出勝負,激烈到將手裡的麈尾當作武器一樣揮來揮去,麈尾毛都甩掉了,落到了飯盆裡。同時他的僕人把飯菜端上來,又拿回去熱,又端上來,從中午一直辯論到傍晚時分。而且殷浩對孫盛說,你不要做倔馬,我要用繩子牽著你的鼻子,讓你輸得心服口服。而孫盛卻說,你沒有看到倔犟的牛,倔犟到把鼻子都拉掉了,結果被人在臉上打了個洞。

魏晉清談和林徽因喜歡的沙龍是一回事嗎?怎麼清談能把國家整沒了

當時清談的內容包括很多哲學問題,《周易》《老子》《莊子》在當時被稱為“三玄”,這些清談計程車人會從書中抽出一些基本觀點進行辯論和討論,有時候會涉及到某些名家的註解進行辯論。

這些辯論有很強的邏輯性,比如“白馬非馬”“指不至,至不絕”“離堅白”等,當然這些辯論並非詭辯,有很強的哲學道理。

魏晉清談和林徽因喜歡的沙龍是一回事嗎?怎麼清談能把國家整沒了

清談最有標誌性人物就是竹林七賢,代表人物包括嵇康和阮籍,當時司馬懿製造了高平陵事件,誅殺了曹爽、何晏等共八族,隨後司馬師又殺了夏侯玄、李豐等共三族。在這種情形下,這些名人也不敢高談闊論,而是用酒精來麻痺自己。所以後世才把喝酒和清談混為一起,喝酒和清談沒有必然聯絡,而是竹林七賢被迫轉而喝酒。

不能清談,嵇康和阮籍就開始著書立說,嵇康寫了《養生論》《聲無哀樂論》,阮籍寫了《達莊論》《大人先生傳》等,都是玄學當中重要的理論性文章,竹林七賢不再以談為主,轉而以寫作為主。

魏晉清談和林徽因喜歡的沙龍是一回事嗎?怎麼清談能把國家整沒了

公元262年年,嵇康、呂安等人被司馬昭所殺,大家更不敢聚一起清談了,以免司馬氏懷疑,玄學也從此跌入谷底。直到西晉元康年間,清談又重新興盛起來,其中有我們熟悉“信口雌黃”的王衍,“口若懸河”的郭象。“口中雌黃”是指口中的顏料隨時在變換,代指王衍能夠察言善辯,及時改正自己的觀點,而現在成了貶義詞,代指編瞎話的意思。郭象的清談非常厲害,當時人們形容他談起來像懸河注水,滔滔不絕,所以口若懸河也代指口才極好。

西晉八王之亂,讓當時整個社會一片混亂,人們生活都是問題,更談不上清談了。直到東晉政權的建立,士族階級才慢慢恢復到以前的生活。對清談貢獻最大的是王導,還有孫盛和殷浩等。

魏晉清談和林徽因喜歡的沙龍是一回事嗎?怎麼清談能把國家整沒了

到了隋唐時期,知識分子的注意力全都被科舉吸引了過去,這個舞臺有了新的規則,從此延續400多年的清談才慢慢退出舞臺。其實清談不是聊天侃大山,而是一種學術辯論,如果想在清談中獲勝,必須對三玄非常熟悉,而且還需要思維縝密,反應敏捷,才能夠做到旁徵博引,獲得辯論的勝利。

清談還必須有豐富的知識做背景,才能夠有獨到的見解,此外還需要很強的演講能力,能夠用自己的語言魅力去感染他人,所以要做到智慧、神態、聲音完美結合一起的辯論者,是非常不容易的。

魏晉清談和林徽因喜歡的沙龍是一回事嗎?怎麼清談能把國家整沒了

最早把清談和亡國聯絡在一起的是顧炎武先生,他在《日知錄》把西晉的滅亡直接歸咎於這些士族的清談。其實我分析一下下王衍們亡國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清談,而是那些王公貴族沒有治國的才能,又不努力的結果。清談只是一項業餘愛好,如果這些政治人物丟下政務,而只是一味的清談,那肯定是耽誤國事。

我們看謝安,他除了清談,也是出將入相的政治家、軍事家。他以八萬北府兵克八十萬前秦軍,取得淝水之戰的勝利,組織了有效的北伐,足以名垂千古。而且,政治家、軍事家精於哲學,擅長邏輯思維,絕對是有益的,亞歷山大大帝就是位出色的哲學家。

魏晉清談和林徽因喜歡的沙龍是一回事嗎?怎麼清談能把國家整沒了

任何愛好都不能沉迷,歷史學家經常把那些亡國歸咎於某一位君主的愛好,比如宋徽宗喜歡書法、繪畫,但是不能把北宋的滅亡歸咎於他書法、繪畫等愛好上,應該歸咎於當時的執政方針上。如果我們把李煜是因為寫詩而葬送了南唐,唐玄宗是因為迷戀楊玉環而觸發了安史之亂,這只是為歷史找藉口,是一種簡單歸因,思維的懶惰。

清談不是政治,它只是一種學術研究,更不可能可誤國結合在一起,只要政治搞好了,經濟搞好了,清談怎麼會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