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兩位張信的不同人生:一個被棄市處死,一個封侯傳襲八世十代

明朝有兩位張信,巧合的是,他們入朝為官的時間差得並不多,一位是朱元璋時期的朝臣,另一位則是朱元璋兒子朱棣的部下。前者是洪武二十七年的甲戌科狀元,後者是背叛朱允炆投靠了朱棣的武官。兩人同名同姓,但人生際遇卻完全不同。

先說狀元張信

張信是浙江定海人,明朝時期這裡是十分富庶的地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浙江定海商人多,但書生氣也重,出過不少狀元,張信就是其中之一。

明朝兩位張信的不同人生:一個被棄市處死,一個封侯傳襲八世十代

張信天資聰穎,讀書刻苦,少年時就極富盛名,到了洪武二十七年,他果然中了狀元。明朝初期對於讀書人十分重視,中了狀元的張信很快就被授予官職:翰林院修撰,官至侍讀學士。

到了這一步想要升官就很容易了,平時教太子和諸王們讀書,多寫幾篇誇讚朝政的文章,就算混資歷也能混的不錯。可是張信不想這樣,作為讀書人,張信決心要為朝廷,為國家,為讀書人做點什麼。所以,張信經常上書直諫朝政得失,惹得朱元璋十分不悅。

洪武三十年二月舉行了會試,主考官是當朝的望儒學士劉三吾。作為當時士林的領袖,劉三吾擔任主考官按理來說完全可以服眾,可是偏偏這一次的會試出了大麻煩。

考試的過程沒有任何波瀾,但是當放榜張貼名單以後,北方士子們卻炸了鍋。當年所取的進士名單中,全部來自於江蘇、浙江、閩南等地,而中原和北方計程車子卻沒有一人上榜。多年的寒窗苦讀換來這樣一個結果,北方士子當然不能接受,他們聯名上書,攻擊出身於南方的劉三吾徇私舞弊,包庇南方士子,打壓北方士子。憤怒的北方考生還圍攻貢院,一下子就把事情鬧大了。

北方士子集體上書,朝中出身於北方的官員們也彈劾劉三吾等人,朱元璋知道這不是小事,立刻下令讓張信帶著調查組前往徹查此事。

查完以後,張信向朱元璋彙報:並無徇私舞弊的情況。張信從試卷裡隨機抽了幾十張卷子,其中南方士子的試卷答的妙筆生花,有理有據,北方士子們的試卷則答的很差。很顯然,北方士子之所以全部落榜,就是因為他們答得不夠好。

明朝兩位張信的不同人生:一個被棄市處死,一個封侯傳襲八世十代

其實這並不意外,明朝初期北方歷經戰亂,還未恢復,不論是經濟基礎還是學習的環境都比不上安定富庶的南方,北方士子考的不如南方士子是社會環境決定的。至於劉三吾徇私舞弊更是站不住腳,他出身湖南,但當年所取進士的湖南籍考生並無幾人,劉三吾沒必要冒著風險去包庇南方士子。

然而北方士子卻不能接受這個結果,因為這相當於否定了他們所有人多年的努力,還質疑了他們的智商。總之,你劉三吾就是徇私舞弊了,至於張信,你也出身於浙江定海,自然也會偏袒他們。

南方士子一看北方士子還來勁了,也紛紛聯名上書,指責北方士子,當年的新科狀元陳 也上書抨擊北方士子,並認為他們是尋釁滋事,無理取鬧,應當嚴懲。

結果南北士子們吵得不可開交,朝中官員們也紛紛站隊,一場小小的科舉考試眼看就要造成南北對立。

朱元璋十分重視拉攏北方計程車子和官員,所以他讓張信去調查,實際上是希望張信能夠偏袒北方士子,補錄幾個人,不能讓榜單上一個北方籍貫的考生都沒有。然而張信秉持著公正的原則,堅持認為考試結果沒有問題,劉三吾沒有徇私舞弊。

意見出現分歧,生氣的朱元璋打算拿張信等人開刀。為了平息北方士子的憤怒,朱元璋將新科狀元陳 抓捕斬首,並以重罪將張信棄市處死,劉三吾罰去戍邊。

明朝兩位張信的不同人生:一個被棄市處死,一個封侯傳襲八世十代

秉公調查,卻落得個身首異處,成為穩定政治的犧牲品,狀元張信的結局,實在令人同情。

與狀元張信相比,武官張信可謂人生贏家。

張信的永寧衛指揮僉事是承襲祖上的,建文帝即位後,他又被升為北平都司。建文帝朱允炆察覺朱棣有謀反的意圖,密詔張信率軍謀取燕王朱棣。

結果張信前腳從朱允炆這裡出來,後腳就前往燕王府。朱棣稱病不願見張信,張信還連去燕王府三次。張信把事情講給朱棣聽,朱棣才下決心起兵,最終奪取皇位。

朱棣一直認為張信對自己有恩,於是很寵信張信,封他為隆平侯,食祿千石,還可以世代承襲伯爵。

朱棣平時見到張信,都喊他“恩張”,可見其寵信程度。有了朱棣這座靠山,張信開始恃寵而驕,他忝冒侯爵,恣意貪汙,還強佔了百姓民田。有官員彈劾朱棣,朱棣只是命張信退回民田,卻沒有懲罰他。

明仁宗時期,張信又被加封為少師,同時還可以領二份俸祿,子孫世襲他的侯爵。

明朝兩位張信的不同人生:一個被棄市處死,一個封侯傳襲八世十代

張信最終活了八十一歲,病逝於南京。張信的後代則繼承了他的爵位,還傳承了八世十代,一直到明朝滅亡。

同是張信,一個秉公執法,卻慘遭皇帝極刑,一個賣主求榮,卻享受榮華富貴,家族繁盛不息。兩位張信不同的人生結局,不免讓人想到一句話:“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當然,狀元張信的結局也與他當時所處的時局和他攤上的君主有關係,若是將朱元璋換成其他皇帝,張信這樣的性格,或許還會受到重用。只可惜張信遇到的是朱元璋,當他處於政局穩定的對立面時,他的悲慘結局就已經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