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佗墓地有兩件跽坐石人,雕工粗糙,為何專家卻說它們是珍貴文物

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百歲皇帝,趙佗的一生頗為傳奇,在他家族墓地上有兩件奇怪的石頭人,據傳這是華夏最古老的石雕,專家分析後發現,它們還隱藏著關於石刻的秘密,究竟是什麼秘密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趙佗墓地有兩件跽坐石人,雕工粗糙,為何專家卻說它們是珍貴文物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春秋戰國是我國極為動盪的歷史時期,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歷史的車輪才駛入了大一統的軌跡中,趙佗原本是秦朝攻打百越的將領,到秦朝末年,趙佗割據嶺南,建立了南越國,成為了一位帝王,但到了西漢時期,他被西漢三番五次請來的使者打動,最終決定歸順西漢,後來雖然和呂后交惡,但最終沒有爆發戰爭,百姓們沒有遭受戰火的劫難。

趙佗墓地有兩件跽坐石人,雕工粗糙,為何專家卻說它們是珍貴文物

趙佗於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去世,享年一百零三歲,是古代少有的長壽君王。早在漢文帝劉恆剛剛掌權時,為了勸導趙佗忠心歸順西漢,劉恆特意派人前往他的出生地恆山郡真定縣,為其修建家族墓地,修建的位置就是今天石家莊新華區的趙陵鋪鎮,可是由於年代久遠,這裡原本多達72座的家族墓冢多被損毀,如今只有一座主墓,2006年的時候,這裡修建了趙佗公園,正式展開了趙佗墓新的面貌。

趙佗墓地有兩件跽坐石人,雕工粗糙,為何專家卻說它們是珍貴文物

到了漢武帝掌權時,他一改漢初的防禦戰略,開始大肆進攻周圍小國,南越雖向漢朝稱臣,但漢武帝自然不甘於此,他曾下令:漢為天下宗,操殺生之柄,以制海內之命,危者望安,亂者卬治。就這樣,漢武帝不講道理地滅掉了南越國,也許是被趙佗的忠心感動,抑或是對自己的行為有些羞愧,漢武帝又派人前往修繕趙佗家墓。

這次修繕過程頗為正式,不僅對墓碑墓地進行了重新的雕刻,而且漢武帝還特意派了兩位御用石匠,在趙佗墓兩旁刻了兩個跽坐小石人,他們似乎是趙佗的僕人,守候在他的左右。風雨飄搖的歷史中,這兩個小石人沒有被摧毀,奇蹟般的完好儲存了下來,如今它們就儲存在河北省博物館中。

趙佗墓地有兩件跽坐石人,雕工粗糙,為何專家卻說它們是珍貴文物

這對小石人十分可愛,他們身高只有五十公分。頭和身體的大小相近,可以看出是一塊石頭雕刻的,五官更是極其簡約,簡單幾筆就可以完工,它們頭頂上還戴著西漢時期的文官帽,雙手的設計更是離譜,都是直接使用作身體的石頭雕刻出來的,雖然簡陋,但是仍然可以看到他們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專家們認為這種動作應該是向人施禮。

這對石頭人雖然可愛,但卻給人以蠢笨的感覺,為何給南越王趙佗的守葬童子被雕刻的如此可笑呢?難道這是漢武帝有意的嘲諷嗎?事實上並非如此,專家們分析,這只是因為西漢時石刻工藝還不純熟,即使是宮中御用的石匠,也只有現代雕刻初學者的水平。

趙佗墓地有兩件跽坐石人,雕工粗糙,為何專家卻說它們是珍貴文物

石刻雕塑是一種極其古老的藝術,在我國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河南省洛陽的龍門石窟,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石匠藝人們用斧鑿雕刻出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盧舍那大佛、剪刀手佛像、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等都是當之無愧的石刻巔峰作品。

趙佗墓地有兩件跽坐石人,雕工粗糙,為何專家卻說它們是珍貴文物

但是石刻並不是一開始就精妙絕倫,早在商周時期,中國就開始出現了等級分明的陵寢制度,隨之而來的就是石刻的誕生與發展,在一開始石刻只是刻畫一些簡單的圖案和符號,根本無法完成形象的塑造,即使是到了西漢時期,石刻仍處在發軔期,雖然已經開始蓬勃發展,但是整體來看依舊十分初級。這兩件石雕雖然看起來十分可笑,但它們卻是歷史的記錄者,它們不光守護了南越王趙佗兩千多年,也記錄了石雕藝術兩千多年前最初的形象,它們絕對是彌足珍貴的文物。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晉小舟

資料來源:1、《趙佗傳》吳凌雲著;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