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沒有閒事

在距今2670年前,在相當於今天河南山西交界的一片土地上,上演了一幕讓人回味無窮的歷史劇,併為我們留下了兩個漢語成語。

公元前658年,晉國的國君晉獻公想攻打一個叫“虢”的諸侯國,但兩國並不相鄰,中間還隔著一個叫“虞”的諸侯國。這三個諸侯都是姬姓,換句話說,他們四百年前是一家人。晉獻公為了達到目的,就派人去向虞國的國君請求借路,並送上寶馬和璧玉。虞君一見大喜,便同意借路,大夫公之奇怎麼勸他也不聽。而且還派軍隊與晉國一同攻打虢國。過了三年,晉國再次向虞國借道攻打虢國,公之奇再次勸虞君說:虞國與虢國相互依託,像嘴唇和牙齒一樣,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受凍。虞君還是不聽。結果晉滅亡了虢國之後,在回來的路上順便滅了虞國,並取回了先前送給虞君的寶馬和璧玉。這就是“假道伐虢”和“唇亡齒寒”這兩個成語的由來。

這世上沒有閒事

虢國和虞國是是兩個彼此獨立的國家,其命運卻相互關聯,而他們的存在與滅亡,也勢必影響到晉國的實力及周圍其他國家的命運。這樣繼續推論下去,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虞君是否愚蠢,與整個春秋,乃至戰國的局勢都是有關聯的。如果再繼續推論,我們還會發現,每個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與整個世界都是有關聯的。進而我們還可以得出結論,每個人的日常生活,與整個宇宙都是息息相關的。正如英國天文學家弗雷德·霍伊爾所說:“我們的日常經驗,甚至在最小的細節上,都是與宇宙的大尺度性質密切聯絡在一起的,以至根本不可能設想這兩者可以分離。”

至此,我們已經觸及到了中華文化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天人合一。這個理論認為,人與天地萬物都不是孤立的,而相互關聯的,乃至是一個整體。每個人或事物都與其他所有人和事物廣泛地聯絡在一起。換句話說,每個人或事物,乃至天地,都是處在廣泛的聯絡中的,都可以看作這種自然的關聯或關係的總和。《道德經》中說:“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這世上沒有閒事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周圍所發生的一切都不是閒事,我們每個人也都不是閒人。“打醬油”的態度不僅是對社會的冷漠,也是對自己極大的不負責任。或許我們的先人正是從這一角度出發,才發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呼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