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街道史】尉署衙門駐地石蘆街

【德州街道史】尉署衙門駐地石蘆街

石蘆街座落在王家角一帶,清代的尉署衙門駐在這裡,清代這裡是旗人的居住區,歷史上屬於較敏感和引人矚目的區域。故它石蘆街的歷史應上溯到明朝中期。可是如果按街名講,它在德州城的歷史上卻是條新街。

德州城解放前,這裡有條南北向的小衚衕名曰盧家井街,從王家角向東的東西街名曰石頭牌坊街,現在看它倆呈丁字形。1946年德州城解放後,第一屆德州市民主政府於1946年7月,將石頭牌坊街與盧家井街合併後稱為“石蘆街”。

家井街

盧家系明清時代德州城的八大家之一,盧氏祖籍為河北省淶水縣,明永樂(1403-1424)年間遷來德州城,注有德州左衛軍籍居德州城裡,清嘉慶年間又奉帝命在城南紀莊建盧府。明清時代,盧氏家族在歷史上顯赫了十三代,有八位進士、入仕者達40人,其中晚清時的一品大僚盧蔭溥,官居軍機大臣、六部尚書、內閣大學士、德州名宦盧閣老。

蘆家井街這個街名始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源於盧宗哲打的一口水井。

盧宗哲生於明弘治乙丑年(1505)二月二十一日,自幼勤奮好學,諳於經史,少有大志。明嘉靖七年(1528)山東鄉試中舉人,十四年(1535)及第乙未進士;明嘉靖十六年(1537)授翰林院檢討,嘉靖三十五年(1556)推為南京太僕寺卿,由於清正廉潔、政績突出,嘉靖三十七年(1558)召為光祿寺卿、從三品,著有《焚餘草》行於世。因盧宗哲為官期間剛直不阿,屢遭嚴嵩父子排擠、壓制。嘉靖三十八年(1559)託病上書辭官歸鄉養病,時年54歲。

盧宗哲辭官回到德州城後,他在現石盧街一帶修建了府第宅院,人們稱其為“盧家大院”。蘆家大院氣派而雄偉,黑漆大門高一丈寬七尺,上掛金字“盧府”二字的匾額,高高的門檻,大門兩旁蹲伏著一對石獅,一看就知這是一戶名門望族之家。

進入大門系四進四出的院落,正房、廂房均由一色的青磚青瓦所建,前出廈後扎襟、四梁八柱,這種建築在幾百年前是很少見的。在院落的東北角還有一座二層的“回”字形、青磚青瓦的小樓,樓內木製地板木樓梯。雖人們說它是盧家的後人增建的。可無論怎麼說,當時它在德州城也算得上“宏偉建築”了。

大院的主人盧宗哲仗義疏財,樂善好施,人們都叫他“盧大善人”。他見周圍的水井較少,百姓吃水困難,他就在盧家大院的外面打了一眼上口直徑五尺、深逾丈二的大水井。該井的水清澈甘甜,民稱“盧家大井”。該井免費讓周邊的老百姓使用,既方便了自己也便利了鄰里。後來人們就把盧家大院門前,這條東西走向的小街命名為“盧家井街”了。

1946年德州城解放後,盧家井街與石頭牌坊街合併為石盧街。盧家大院的前院成了渤海軍區被服廠;1950年3月17日,後院的小樓成了德州市的第一個氣象站。直到1992年,這座小樓才退出了歷史舞臺,完成了它的使命。

1985年在城市建設中盧家井被填平,政府在它的周圍建成了一片居民樓群。使這裡形成了南北走向、全長約200米、寬3

.

5米左右的街巷。之初自解放路經過現電大街,到東頭向北拐至石盧街為“盧家井街”。自現電大街東口向南到育新街叫盧南胡同。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設定了“電大街”,故這條南起育新街,經電大街東口北至石盧街的街巷就成了現在的“蘆家井街”了。

石頭牌坊街

石頭牌坊街源於一座跨街的小石牌坊,據老人們說:它位於現石蘆小學東2米左右,由於修建時間久遠於德州城解放後倒塌了,牌坊上的石頭被附近居民挪用或砸毀,它的底座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還在。有些老住戶說:“牌坊上沒有字”。也有人說:牌坊上刻有“瑞人平升”四個大字,後來被風雨沖刷掉了而已 。

在德州城的史書上,有石牌坊街的街名卻無該牌坊的記載。有的文章裡說該牌坊源於明工部侍郎程訥,即明清時代德州城八大家之一程家的後裔,程家的威望雖然比不上盧家,可在德州城的名氣也不小。

程家先祖為山東掖縣人,原為燕王朱棣靖難之役時的軍人,後被安排在德州為軍屯戶,系德州左衛人。明嘉靖壬辰年(1532),程寶考中進士被授懷慶府(今河南省沁陽縣)推官,使程氏家族進入了名門望族的行列。

程訥並沒有入仕,只因其父程瑤為明嘉靖十一年(1532)的進士,其子程紹為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的進士,明嘉靖年間被誥封為工部侍郎。據說程訥熱衷於建牌坊,他先後在南門裡建了“恩綸世錫和恩綸洊錫”二坊,在城北廊建了“永介壽祺和洊錫寵渥”二坊,又在北園建了“啟秀坊”。可盧家井街北的這座石頭牌坊是不是其中的一座,暫時找不到具體的記載。石頭牌坊倒了、石頭牌坊街也消失了,可每當提起它們時,老德州人仍然對它們是那麼的親切和懷念。

【德州街道史】尉署衙門駐地石蘆街

石蘆街小學

石蘆街小學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學校。它的前身是清光緒十六年(1890) 建的“蘆家井街正誼書院”。清朝駐進德州城後,城防駐兵就駐紮在這一帶,至嘉慶十一年(1806)士兵及其家屬發展到了2700餘人。由於這些旗人平時享受著豐厚的待遇,部分後代逐步養成了好吃懶做、不學無術的習慣。

為了糾正這一劣習,清光緒十六年(1890),由山東督糧道和駐德州城的滿州營聯合出資,建了這座“正誼書院”專門招收滿族兒童。清朝末年科舉制度廢除後,正誼書院停辦改為“勸學所”。相當於今天的教育局,時設所長1人、勸學員4人,負責督促興辦學堂等事情。

1916年(民國五年)改為德縣縣立師範講習所的附屬國民學校,當時只有一名老師30個學生,後來又改成了師範講習所的附屬小學。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學生兩個班,男57人、女6人共63人。日偽時期改為“蘆家井初級小學”。1946年,德州解放後,蘆家井初級小學的教學秩序迅速恢復,第一任校長為周美蕊。1949年更名為“石蘆街小學”。

解放初期,學校有四個班150名學生。1962年學校面積擴大、校舍翻新、擴建。1967年改為“育新街小學”,1969年增設兩個初中班。1983年恢復為“石蘆街小學”。1985年擴為12個班、573名學生、教職工46人。

石蘆街小學原是孩子們搖頭晃腦背誦四書五經的地方,曾是晚清教育改革的先鋒,今天它仍是德州城教育界的一朵奇葩。120餘年來,德州城在封建主義、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統治下,歷盡艱辛地站了起來,闊步邁入了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石蘆街小學它也歷經了兩個甲子之年,在這期間它見證了德州城的光榮歷史、記錄了諸多的英雄故事、也寫下那些讓國人不可忘懷的恥辱歷史。今天的石蘆街小學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得到了新的發展機遇,現成了一個教學設施先進、齊全的現代化學校。

石蘆街曾有過讓德州人羨慕的歷史,也有過平凡無聞的經歷。雖然今天誰也無法確切的說清楚它的那些往事,可它一路留下的痕跡,卻永遠留在了德州城的史冊之中。

幾百年前,德州城的尉暑衙門就駐在這裡,這裡也曾走出過諸多的達官貴人,它那悠長神秘的歷史不能不令人回味、感慨。

今天的石蘆街,一條長不過百餘米寬不過5米的小街巷,高樓大廈取代了土房陋屋,安居樂業取代了貧窮落後;那些火爆的小店鋪,那座高雅的學校,那些團結和諧的居民,使這條小街顯地那麼樸實無華。(馬惠彬)

注:盧字與蘆字,見本書“盧莊與蘆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