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賞賜10車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給士兵吃,9年後才看出他聰明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詩經》中的這首戰歌,在反映了先秦人民英勇無畏的尚武精神外,也表達了軍中將士與君王上下一心,共御外敵的情感。而將士們之所以肯這樣賣命,就是因為君王將他們當作了生死兄弟,患難之交。可見,征戰沙場的將軍,要想讓士兵在戰場上如臂使指,必須要贏得將士們的心。但聞名天下的驃騎將軍霍去病,皇帝賞賜了十車肉,他卻放臭了也不肯給士兵吃。這又是為何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皇帝賞賜10車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給士兵吃,9年後才看出他聰明

霍去病

霍去病立下大功

霍去病的出身並不光彩,是他的父親霍仲孺與皇后衛子夫的姐姐衛少兒私通後所生的私生子。在成為驃騎將軍前,霍去病並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憑藉與皇后衛子夫的關係,霍去病當上了漢武帝的近臣侍中,躋身上流社會。而這段經歷,也成為太史公司馬遷鄙視霍去病的根源。

皇帝賞賜10車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給士兵吃,9年後才看出他聰明

霍去病

西漢元朔六年,17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票姚校尉,正式跟隨舅舅衛青從軍。他率領八百騎兵深入大漠,兩次功冠全軍,以一千六百戶受封冠軍侯。元狩二年,19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驃騎將軍,指揮兩次河西大戰,殲滅和招降匈奴數十萬人,徹底控制了河西地區,也為日後開闢絲綢之路打下基礎。

皇帝賞賜10車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給士兵吃,9年後才看出他聰明

霍去病

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戰中,霍去病率軍殲滅匈奴左部主力七萬人,封狼居胥。軍功甚至超過了他的舅舅衛青,被漢武帝拜為大司馬,與衛青同掌軍政。衛青的很多老友和門客都離開衛青,轉投霍去病門下。然而,對於這樣軍功卓著的英雄,司馬遷卻看不起。他在《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寫道:“其從軍,天子為遣太官齎數十乘,既還,重車餘棄粱肉,而士有飢者。”

司馬遷眼中的霍去病

意思就是,霍去病在外打仗時,漢武帝派人送去了數十車肉。等他率軍返還時,糧車上扔掉了沒吃完的精米和肉,但士兵卻有飢餓者。為何霍去病寧願扔掉肉也不給士兵吃呢?司馬遷認為是霍去病年少時便在漢武帝身邊擔任近臣,養成了驕奢淫逸的習慣,因此不懂得愛惜士兵。但事實真的是這樣麼?顯然不是。

皇帝賞賜10車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給士兵吃,9年後才看出他聰明

軍隊輜重

霍去病作為軍中主帥,如果不懂得愛惜士兵,如何能取得封狼居胥的成就?而且過分苛責士兵,也最容易在軍中引起兵變。儘管霍去病年輕,但他卻深知這一點。霍去病之所以寧願肉臭了也不分給士兵,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霍去病不給將士分肉的原因

首先,與霍去病的作戰習慣有關。霍去病用兵靈活,不拘古法,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大迂迴、大穿插和殲滅戰混用。他突襲作戰的方式,是對漢軍戰術觀念的革新,爭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迂迴穿插,對匈奴實行合圍,然後在其最薄弱的環節,進行毀滅性打擊。

皇帝賞賜10車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給士兵吃,9年後才看出他聰明

漢軍將士

如在漠北之戰中,他就捨棄了朝廷為軍隊準備的後勤物資,採取取食於敵的策略,從漠北想辦法補充軍需物資。在最大的程度上打擊了匈奴的生產能力,也解決了漢朝國力不足以支撐軍隊大規模遠征的問題。儘管漢武帝送來的數十車肉能改善戰士們的生活,卻容易破壞戰士們好不容易養成的軍旅習慣。所以霍去病寧願把肉放臭了,也不給他們吃。

其次,這些肉是漢武帝賞賜給霍去病的,並沒有說給士兵。古代皇帝與臣子的關係非常微妙,皇帝賞賜給臣子的東西,在沒有得到皇帝允許的情況下,是不能隨便轉贈他人的。即使霍去病一個人吃不完這些肉,他也無權分給屬下享用。

皇帝賞賜10車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給士兵吃,9年後才看出他聰明

霍去病劇照

最後,這是霍去病的自保手段。很多皇帝對於在外統兵的將領都不太放心,霍去病之所以屢屢被提拔,就是因為漢武帝想利用他分衛青的權。如果霍去病將這些肉分給了手下將士,將士們必定對他感恩戴德,忠心擁護。這時候,功高震主的他就會被皇帝清洗。雖然他將肉扔掉會失去人心,但卻保全了自己。

皇帝賞賜10車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給士兵吃,9年後才看出他聰明

衛青軍隊

而事實證明,霍去病的決定並沒有錯,漢武帝一直很欣賞他的忠心,死後更是對他風光大葬。而在9年後,他的舅舅衛青去世,家族卻被漢武帝清洗。儘管衛青也一直保持低調,但衛家已經在朝堂手握重權,成為第一外戚,漢武帝又豈能容忍?所以直到此時,人們才看出霍去病的聰明。所謂“伴君如伴虎”,大概就是如此了!

參考資料:《史記》、《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