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檄文讓曹操坐上宗師之位,千古英雄也有末路心酸!

在我國古代,送葬的人為了表示孝道,或者迷信陰間等傳說,往往會在死人墓穴裡放上許多珍貴的財物陪葬,一些王侯將相們甚至會要求將一些稀世珍奇帶入墓穴,和自己一起長眠地下。例如有人傳言《蘭亭集序》就在武則天和李治合葬的乾陵裡,但這個說法至今仍未得到證實。

隨著《盜墓筆記》等文藝作品的大熱,民間盜墓賊也進入了人們的視線,成為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但是不僅僅是一些小民會偷偷做些挖人祖穴的事,歷史上也有許多有名的起義首領們也會明目張膽地開墳刨屍,將掠奪來的錢拿去支撐軍隊開銷。他們雖然並不同路,但在這種事上都尊奉同一個人為鼻祖:那就是曹操。

一篇檄文讓曹操坐上宗師之位,千古英雄也有末路心酸!

不管是發丘派還是摸金派,曹操都是公認的祖師爺。曹操是三國年間有名的梟雄,做什麼事自然都會被天下人盯著,更何況他還公然在軍隊裡設定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有名有姓的軍銜,相當於是間接承認了盜墓的行為,於是掘人祖墳的名號就傳得更遠了,一直流傳到今天。

一篇檄文讓曹操坐上宗師之位,千古英雄也有末路心酸!

但光憑做事高調也不能成為一行的祖師爺,曹操盜墓名聲如此響亮,還有兩個原因:一是確實挖到了不得了的大墓,二是陳琳的有力宣傳,也就是那篇有名的《為袁紹檄豫州》。

那麼曹操究竟挖到了誰的墓呢?

一篇檄文讓曹操坐上宗師之位,千古英雄也有末路心酸!

根據陳琳的說法,曹操是把梁孝王墓給掏了,才有那麼多錢來充當軍餉。梁孝王也就是劉武,是漢文帝的兒子,劉邦的孫子,一生沒能坐上皇位,只好做夢在陰間過一把皇帝癮,於是耗盡家財建了這麼個令人瞠目的豪華陵墓,這座墓甚至比明十三陵大四倍,被中外考古界譽為“天下石室第一陵”,可以想象內裡規模是何等宏大!古代人都相信陰間和陽間一樣,也有起居生活,尤其是漢代乃至晉朝,這種迷信極為盛行。劉武是要去陰間做皇帝的,所以陪葬品都極為豐厚,跟何況生在“文景之治”的時代,天下富庶安定,梁孝王貴為景帝之弟,更是富甲一方。其本人也並非紈絝子弟之流,七國之亂的時候,劉武堅定地支援哥哥劉啟,聚集全部兵馬地域叛軍,為劉啟爭取到了寶貴時間。相傳他在世的時候,劉武就一直享受著“準天子”的高級別待遇,其墓葬也一定是按照帝王規格來辦的,也就相當於帝王陵了。曹操正是從這樣一座傳奇的墓裡盜走了數不清的金銀財物。

一篇檄文讓曹操坐上宗師之位,千古英雄也有末路心酸!

後人要了解曹操的盜墓行跡,一般主要從陳琳那兒找,其他史書上記載也較少。但我們也得了解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陳琳當時是在袁紹麾下,袁紹要率軍和曹操開戰了,這場戰役也就是鼎鼎有名的官渡之戰,袁紹為了給自己的出兵尋找一個合理的藉口,自然要求陳琳給曹軍扣上一些人神共憤的罪名。但是就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曹操也並未否認,因此我們暫且可以相信,盜墓一事,曹操確曾幹過。

一篇檄文讓曹操坐上宗師之位,千古英雄也有末路心酸!

在這篇文章裡,曹操“率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略取金寶。所過隳突,無骸不露”。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曹操並不忌諱有損陰德,親自上陣指揮人馬挖梁孝王陵,不僅把外圍的財寶洗劫一空,還橫刀劈開棺材,將亡人屍體拽出來,裸露於眾目睽睽之下,在曹操和他的軍隊所到之處,墓穴棺木都無一倖免,死人屍骸都被隨意棄擲。此處插一句,民國時期有名的盜墓大將軍孫殿英,在慈禧的定東陵裡興風作浪,甚至有傳言說還將慈禧的衣服給扒了換錢。這等行為,可謂是曹門高徒了。

一篇檄文讓曹操坐上宗師之位,千古英雄也有末路心酸!

陳琳是當時的建安七子之一,文筆了得,但也有誇大之嫌。其實曹操盜墓也是有理由的,當時董卓進京立了漢獻帝,曹操逃到陳留,花光了身上的錢財招兵買馬,募得幾千人而已,後來這些軍隊又在和徐榮的戰役中損失過半。一面是宏圖偉業的理想,一面是山窮水盡的現實,他沒有袁紹那樣雄厚的家庭背景支撐,更比不上董卓直接操持朝廷,這種境遇下,他只好打起了歪門邪道的主意了。英雄也有難處,不是所有人都盡如史書上寫得那麼風光的。

一篇檄文讓曹操坐上宗師之位,千古英雄也有末路心酸!

其實,若要真的論起盜墓鼻祖,先不論往前的漢代,董卓掃蕩梁孝王陵的時間就比曹操早多了,只不過當時沒有一個陳琳第二來宣揚這件事。而在曹操以後,孫權更是排除數千兵馬跑去廣州找南越王墓,可惜沒找到,最後把他孫子的墓給盜了,也就是第三代南越王趙嬰齊。不論這些帝王將相者之流,民間盜墓也是極為興盛,現代考古學界有句話叫“漢墓十室九空”,正是這個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