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創新 楚韻荊州】赫赫楚史·拓疆江漢

【傳承創新 楚韻荊州】赫赫楚史·拓疆江漢

赫赫楚史

拓疆江漢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這正是當年周王朝和楚國的寫照。

周昭王死後,其子穆王即位,周穆王愛好“旅遊觀光”,堪稱“驢友”鼻祖,曾用一年時間來了趟“青海遊”,和西王母在瑤池聚會,不理國政,國勢日衰。而楚國從熊繹到熊渠,五代六君,經過100多年(約公元前1027年—前863年)的發展,到熊渠在位時,國力蒸蒸日上,由弱變強,開始向周邊擴張。

和穆王相比,熊渠膽略非凡,勇力過人,據說能射箭入石。他採取近交遠攻、先禮後兵的手段,向西先滅掉庸國(湖北竹山一帶),再沿漢水攻擊長江流域的越人,一直打到鄂(今湖北鄂州市境)把當地豐富的青銅礦納入囊中,楊、越至鄂一帶都成了楚國的版圖。地盤大了,兵源糧餉充足,有發達的兵器工業,讓熊渠有了向周王朝叫板的底氣,在向周王室提出提高封號的請求被否決後,他乾脆“退群”單幹,分封自己的三個兒子為王,要走獨立自主發展的道路。

其時,楚國雖然以丹、淅至漢水上游為根據地,但其勢力已漸南下,並擴大了對周圍地區的統治。北方中原諸侯國勢力龐大,熊渠避實擊虛,重點向南方發展,意圖先在長江流域確立強國地位後,然後北上爭雄,和中原諸侯國一較高下。

熊渠的這一方針,對後來楚國國君影響很大,奠定了後來楚國立足於江漢、爭霸中原的戰略基礎。熊渠自稱“蠻夷”“不與中國之號諡”,成為楚人一大精神支柱。楚人長期以來師夏師夷、以夏變夷,創造出具有強大生命力的荊楚文明,與這一戰略思想是分不開的。

熊渠,楚之英主也。

END

來 源:荊州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