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功績遠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何能在《史記》中單獨立傳?

飛將軍李廣,從古至今都是一個頗具爭議性質的人物。

有人認為:“他名不副實,官不過衛尉,爵未能封侯,一生之中更是吃了不少敗仗,並不足以在《史記》中單獨立傳。”

也有人認為:“他只是生不逢時,高祖爭天下時,他尚未生,武帝伐匈奴時,他已年邁,所以才未能取得應有的功績。”

更有人認為:“漢武帝重用外戚,而對李廣這樣的能人志士卻從未給予足夠的資源,才導致他們之間有如此大的差異。”

李廣功績遠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何能在《史記》中單獨立傳?

一、《史記》的資料來源

《史記》位列二十四史之首,它最初的名字為《太史公書》,顧名思義,即是西漢史學家太史公司馬遷”一家之言“撰寫的一部紀傳體通史。他將上古三皇五帝至漢武時期近三千年的歷史濃縮於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八書、十表之中,既有帝王功過、諸侯興替、人臣事蹟,也有天文、曆法、水利等等各方各面的歷史。

太史公之所以能夠將如此眾多的內容納入到他的書中,一方面依靠其父司馬談一生所收集、撰寫的富貴資料,也包括當時較為流行的眾多史書,如《世本》、《國語》、《秦記》、《楚漢春秋》等;還有諸子百家及漢初留傳下來的著作及文書檔案等等。除此之外,太史公還經常親赴實地訪古、考古,從當地人口中取得第一手資料,另外,漢初名人的子弟們也是太史公的一個重要資料來源。

這些資料有的內容詳實、資料清晰,也有的荒誕無稽、矛盾重重。太史公所做的最重要的一項工作便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一些模稜兩可、難以校準的問題,多是將不同說法一併記載下來,而不是武斷地一刀切。這種做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史記》中前後矛盾的現象,但卻給了後人留下了更加開放的思想空間以及多角度瞭解歷史的可能。

李廣功績遠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何能在《史記》中單獨立傳?

二、飛將軍李廣

李廣的老家隴西成紀是李氏族人歷代繁衍的一個郡望所在,李廣的先祖李信曾是秦朝將軍,參與過追捕燕太子丹的戰爭,後來的李氏唐朝也自認是隴西李氏的後裔。所以,李廣不但在漢朝名氣很大,後來還被唐朝的君主列入“武成王廟六十四將”之中,與范蠡、孫臏、廉頗、王翦等人共享榮光。

李廣在漢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166年)以良家子的身份從軍,走上了抗擊匈奴之路,因作戰勇猛,擅長騎射,有軍功,被升為中郎,任騎常侍。數次跟隨漢文帝狩獵,李廣都表現優異,漢文帝也曾評價他道:“可惜啊!你只是生不逢時,如在高祖之時,萬戶侯豈足道哉!”由此可見,李廣的單兵作戰能力必然是非常優異的,尤其騎射能力,更是有過人之處。之後,李廣長期負責鎮守邊郡的工作,威名遠揚,匈奴人為其喝號——飛將軍,聽聞他在邊郡,數年都不敢前來進犯。

李廣功績遠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何能在《史記》中單獨立傳?

然而,在漢武帝開始大規模對匈奴作戰之時,李廣的劣勢卻顯得尤為突出。

1、公元前129年,李廣從雁門出擊匈奴,損失慘重,他也被匈奴活捉,雖僥倖逃回,還是被治了死罪。最後李廣花錢贖了死罪,被貶為庶民。(這方面李廣還是比太史公幸運的,太史公因沒錢贖罪,只能以宮刑代死罪)

2、公元前123年,李廣隨同衛青從定襄出擊匈奴,衛青麾下諸將多有殺敵俘敵達到標準而被封侯者,李廣的部隊卻因無功不得封侯。

3、公元前120年,李廣率四千騎兵與張騫率領的一萬騎兵分兩路從右北平出擊匈奴。李广部行出數百里處,被匈奴左賢王四萬軍隊團團包圍。最終,李廣軍雖頑強抵抗至次日天明,卻仍舊幾乎全軍覆滅,幸好張騫軍趕到,李廣才得以逃脫。

4、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戰,李廣主動請纓,漢武帝無奈之下,允許他以前將軍的身份隨衛青出征。結果,李廣與右將軍趙食其的隊伍因迷路,未能與衛青軍會師。衛青雖殲敵一萬九千人,追擊一千餘里,終未能摛獲匈奴單于。衛青派人召李廣、趙食其詢問明迷路情況,李廣卻因不願受刀筆吏之辱而自刎身亡。

李廣因為能夠與士兵同甘共苦、愛兵如子,凡事身先士卒,再加上他超一流的騎射能力,所以在應對匈奴兵進犯時,往往能順利將其擊退。然而,由於李廣對下屬缺乏約束,不能充分發揮規模作戰的優勢,再加上他不重視資訊採集工作,以至於他的部隊要麼摸不到匈奴主力,要麼一頭扎入敵軍包圍圈,甚至於最後一戰,因無嚮導而迷路,直接導致其自刎的結局。

從這方面來說,李廣既不能算作是一個合格的統帥,也不是一個能夠配合作戰的將軍。更不用說跟衛青、霍去病等人來比較功績了,其一生未能封侯絕不僅僅是運氣而已。

李廣功績遠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何能在《史記》中單獨立傳?

三、《史記。李將軍列傳》

既然李廣功績不足,也未對戰爭格局造成大的影響,太史公又為何濃墨重彩地將其單獨列為一傳呢?要知道,衛青、霍去病也僅僅是合為一傳《衛將軍驃騎列傳》,而號稱與李廣齊名、生平未嘗敗績的程不識將軍則只是一筆代過,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與前文所說的《史記》資料來源有著莫大的關係。

李廣功績遠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何能在《史記》中單獨立傳?

如前文所說,《史記》的一部分資料來源於漢初名人之後,如賈誼之孫賈嘉、樊噲之孫樊他廣、馮唐之子馮遂、田叔少子田仁等等,其中也包括李廣之孫李陵(正因為跟李陵的這層關係,太史公後來才主動為其說話,以至於蒙難,遭受宮刑)。

這些人中,賈誼最高官職不過太中大夫,馮唐一生未獲重用,李廣終生未得封侯,然而最後,他們卻都在《史記》中有相當多的描寫。而且相較於其他人而言,太史公對他們的描寫明顯繪聲繪色得多。比如,在《史記》中,關於衛青、霍去病的戰爭,雖然規模都非常大,但是帶給人的衝擊力卻明顯不夠,大多描述都是“從哪裡出發,帶多少人,到哪裡去,追擊到哪裡,俘虜多少人馬、牲畜,斬殺多少首級”之類的;反觀李廣,太史公卻並未吝惜筆墨,描寫得活靈活現。

下面這一段,便可見一斑。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貴人從廣勒習兵擊匈奴。中貴人將騎數十縱,見匈奴三人,與戰。三人還射,傷中貴人,殺其騎且盡。中貴人走廣。廣曰:“是必射鵰者也。”廣乃遂從百騎往馳三人。三人亡馬步行,行數十里。廣令其騎張左右翼,而廣身自射彼三人者,殺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鵰者也。——《史記。李將軍列傳》

反觀霍去病“封狠居胥”一役,如果沒有“天子曰”,不過只剩下簡簡單單一句而已,即便有“天子曰”,其生動程度也遠比《李將軍列傳》遜色得多。

驃騎將軍亦將五萬騎,車重與大將軍軍等,而無裨將。悉以李敢等為大校,當裨將,出代、右北平千餘裡,直左方兵,所斬捕功已多大將軍。軍既還,天子曰:“驃騎將軍去病率師,躬將所獲葷粥之士,約輕齎,絕大幕,涉獲章渠,以誅比車耆,轉擊左大將,斬獲旗鼓,歷涉離侯。濟弓閭,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執滷獲醜七萬有四百四十三級,師率減什二,取食於敵,逴行殊遠而糧不絕,以五千八百戶益封驃騎將軍。”——《史記。衛將軍驃騎將軍列傳》

以至於很多人在讀《史記》時,甚至會產生一種錯覺:李廣能力遠勝於衛青、霍去病,只不過是因為不受重用,才未取得同他們一樣的功績。

實際上這種見解是有失偏頗的。

李廣功績遠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何能在《史記》中單獨立傳?

四、太史公“藏私心”了麼?

關於李廣和衛青、霍去病描述的這個差異,是不是因為太史公藏有私心呢?

事實上,也不能這麼說。

第一,雖然太史公寫《史記》時取材非常廣泛,但實際上資料還是比較匱乏的,甚至於秦末漢初的很多史料都是不完整的。為了彌補這部分缺失,他不辭辛苦,去訪古,向當地人請教,才能儘可能地讓歷史更加精彩、充實一些。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夠了解到諸如劉邦的《大風歌》、韓信的“一飯之恩”、“胯下之辱”等等歷史典故。

第二,太史公對衛青、霍去病的瞭解遠不及對李廣的瞭解。因為有李陵等人的第一手資料,太史公可以對當時李廣所參與的戰爭了解得更為清晰、明瞭,所以自然寫得更加生動。而衛青、霍去病所參與的戰爭,太史公了解得就少了很多,所以只能透過官方瞭解到戰役的程序,並將其如實描述出來。

第三,之所以太史公在《史記》中為李廣、馮唐這樣的看起來地位和功績不夠的人立傳,也是為了讓後人對當時的歷史有更加深入的瞭解,而絕不僅僅是為了替這些朋友的先人們做宣傳。相反,我們能透過李廣、馮唐等人的遭遇,更加清晰地瞭解那個年代的歷史。假如沒有賈誼之子賈嘉所提供的資料,也許我們也不可能認識到賈誼這樣超越時代的人物和他的作品了。

所以,我們需要做的並不是糾結於史學家的“私心”,而應該是在生動的描述背後,還原出相對真實的歷史面貌,這才是讀史應有的態度。

李廣功績遠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何能在《史記》中單獨立傳?

水言水語

誠然,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史書的背後卻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史學家。

不同的史學家、甚至於同一個史學家的不同時期,他們筆下的歷史側重點也是不盡相同的,每個人在闡述歷史的時候都會受到各種各樣情況的制約,比如歷史侷限性、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史學家當時的心情以及史學家所擁有的歷史資料等等。這些最終都有可能造成歷史的差異性,進而給讀者帶來不一樣的感觀。

如同李廣與衛青、霍去病這樣的“歷史反差”,自然也不是個例。只要我們有正確的讀史態度,自然也就能儘量規避這種差異所帶來的影響了。

李廣功績遠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何能在《史記》中單獨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