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劉棉花”的大明首輔——劉吉

在明孝宗朱祐樘即位後,他一改父親明憲宗晚期的頹廢之殤,開始用心政事,廣開言路,啟用德行和能力俱佳的徐溥和劉健等人入閣。不久,朱祐樘又藉故罷免了首輔萬安。

萬安這個“紙糊閣老”離職以後,內閣中排名第二的劉吉就被任命為繼任首輔。對此,儘管明孝宗並不情願,但從明成祖朱棣設立內閣起,歷來就最講究論資排輩,所以劉吉擔任首輔顯得順理成章。

被稱為“劉棉花”的大明首輔——劉吉

劉吉(1427年——1493年),字祐之,號約庵,北直隸博野縣(今河北省博野)人。他是大明王朝的第十六位內閣首輔,也是繼萬安之後的又一任昏庸首輔,被人戲稱為“劉棉花”。

為何會叫“劉棉花”?因為,明朝官場彈劾成風,許多的言官以此為生。以劉吉的水平和能力,自然會遭到鋪天蓋地的各種彈劾,之所以屹立不倒,不是因為他有胸懷,而是因為他有臉皮,就像棉花一樣不怕被彈,因故得名“劉棉花”。

據《明史·劉吉傳》記載:

吉多智數,善附會,自緣飾,銳於營私,時為言路所攻。居內閣十八年,人目之為“劉棉花”,以其耐彈也。

劉吉高中進士後,依照慣例成為翰林院編修,開始眼巴巴地等待被叫號,被提拔。可惜,直到明英宗過世,他都沒有如願。

被稱為“劉棉花”的大明首輔——劉吉

明憲宗即位後不久,劉吉因母喪而歸家丁憂守制,錯過了第一輪被提拔和重用的機會。好在,劉吉趕上了明憲宗急於完成《英宗實錄》的纂修工作,因此對他下旨“奪情”,返回京師參與編纂。

過了幾年,劉吉又因父親辭世而再次回家丁憂。此時,他已經成功搭上了萬貴妃的弟弟萬喜這條線,憑藉萬貴妃的努力,劉吉又一次收到了“奪情”的旨意,回朝後纂修《文華大訓》。之後,他竟然被獲准入閣參預機務。

被稱為“劉棉花”的大明首輔——劉吉

到了明憲宗後期,他完全沉溺女色,重用奸佞,荒政誤國。以不學無術而著稱的萬安內閣中,劉吉和劉珝只知誇誇其談,趨炎附勢,故而得名“紙糊三閣老”;在上行下效中,六部尚書自然也是亦步亦趨,完全成為宦官集團的附庸,故而得名“泥塑六尚書”。

萬安雖然是“紙糊三閣老”中的老大,但他的行為和舉止似乎太過淺現,太過粗鄙。而劉吉不同,他顯得更加有城府,更善於偽裝,雖屢遭彈劾而長期不倒。據《明史》記載:

時內閣三人,安貪狡,吉陰刻,珝稍優。

在明憲宗過世後,明孝宗朱祐樘即位。他處處以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成祖)為榜樣,一改父親晚年的昏聵行為。明孝宗決心,要在自己手中實現大明的中興。

明孝宗首先開始清理身邊的宦官隊伍,畢竟這已經成為當時大明朝最嚴重的隱患。朱祐樘從安徽鳳陽的皇陵召回因自己而被貶的太監懷恩,由他擔任太監首領即司禮監掌印,嚴令他約束和整頓宦官隊伍。

在明朝歷史上,為非作歹的大太監有很多,名字就不一一羅列了。而這個名叫懷恩的太監,史料中並沒有關於他的劣跡,算得上是太監隊伍中的一個異類,一個忠君愛國的太監。

對於內閣的首輔萬安,朱祐樘儘管一百個瞧不上,但為了保全父親明憲宗的顏面,他還是希望萬安能見好就收,主動請辭歸鄉。

可是,偏偏萬安是一個貪戀權位的功利小人,面對明孝宗的不斷指責,萬安還是一味地裝傻充愣,堅決賴在首輔位上不走。於是,他借萬安進獻“房中秘術”的機會,開始大做文章,公然斥責道:

此大臣所為乎。

群臣看到首輔萬安在新帝面前失勢,開始紛紛上奏彈劾,積壓許久的怒氣終於徹底迸發了出來。這下,萬安急了,再也不敢裝傻充愣,立即遞交辭呈捲鋪蓋回家了,跑晚了怕就跑不了啦。

孝宗皇帝一出手就逼走了萬安,劉翊被嚇壞了,趕緊也請求告老還鄉。於是,當年的“紙糊三閣老”就只剩下了劉吉還賴著不走,而且還靠熬出來的資歷成了內閣首輔。

被稱為“劉棉花”的大明首輔——劉吉

眼見萬安和劉翊都被新帝朱祐樘紛紛趕跑,自己雖然混成了首輔,但從來就不是孝宗皇帝的親信。於是,劉吉收斂了許多,開始似模似樣的處理政務。

而在任命劉吉擔任首輔的同時,明孝宗還著力選拔有一些有真才實學之人。他任命徐溥和劉健入閣當值,積極培養他們成為未來內閣的接班人。

不過,劉吉老奸巨猾的本性依然沒變,為了避免承擔責任,他從不率先發表意見。每遇大事都由徐溥和劉健提出擬處理意見,待閣臣們仔細掂量和斟酌推敲後,劉吉才簽名上奏明孝宗御覽。

於是,在徐溥和劉健的衝鋒陷陣下,劉吉這個首輔做得倒也安逸,還為自己贏得了許多的美譽,甚至自詡“三楊”。盛名之下,劉吉竟然開始有點飄飄然,他忘了這些功績的取得,完全是由於徐溥和劉健這兩個新入閣的閣員所致。

劉吉開始越來越拿糖,一旦發現有人跟自己唱反調,他便立即指使御史進行彈劾,逐漸引起了明孝宗的不滿。於是,孝宗開始在言語中常常暗示他退休讓賢,以便頤養天年。可是,劉吉卻每次都厚著臉皮表示“為君分憂,終無去志。”

弘治五年,孝宗想給皇后的兄弟封爵,命首輔劉吉擬寫旨意。但是,劉吉卻上奏說封爵也應該先封太后的兄弟,而不是皇后的兄弟。孝宗認為此言並非毫無道理,但他還是以此為藉口大做文章,痛斥劉吉違背聖意。

被稱為“劉棉花”的大明首輔——劉吉

看到劉吉依然無動於衷,明孝宗只得派遣宦官趁夜趕到劉吉的家中,婉言勸說他主動辭職。劉吉一看,自己如果再不辭職,恐怕就真得“敬酒不吃吃罰酒”了。

第二天,劉吉終於向孝宗遞交辭呈,主動申請致仕。據《明史》記載:

五年,帝欲封后弟伯爵,命吉撰誥券,吉言必盡封二太后家子弟方可。帝不悅,遣中官至其家,諷令致仕,始上章引退。

孝宗一接到劉吉的辭職信,當即就准奏了,甚至都不敢象徵性的慰留一下,因為他怕劉吉反悔。為了防止劉吉藉故逗留京城,明孝宗還主動表示,准許他乘坐官府的車馬儘早返鄉。

至此,混居內閣十八年,擔任首輔五年的“劉棉花”終於卸任了。

在驅逐奸佞和整治宦官後,孝宗朱祐樘終於有機會重用賢臣,從而一舉扭轉了自英宗時期“土木堡之變”後的國家頹勢,一度出現了明朝的復興局面,開創了“弘治中興”。

一年後,劉吉在家中去世,終於走完了他不光彩的一生,終年六十七歲。在劉吉死後,明孝宗僅僅依例對其追封,授予了太師銜,賜諡號“文穆”。

被稱為“劉棉花”的大明首輔——劉吉

在朱祐樘看來,自己就連曾經霍霍自己的萬貴妃都能原諒,何況是擔任過內閣首輔的劉吉。無論如何,這點兒面子還是要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