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穿越成剛登基的崇禎皇帝,如何拯救明朝,不用吊死煤山?

當明朝末年,崇禎皇帝即位後,面臨的四大難題:

1、財政破產,軍隊欠餉厲害,官員名義上發不出那點根本不夠用的工資,私下兩極分化,有權的大貪特貪。尤其都把財政義務轉移給小農,這就更加劇了國家情勢惡劣。

2、官僚機器腐化,沒錢,沒時間,無人不貪無能腐化,而且還喜歡道貌岸然,推諉責任。

3、軍隊沒錢,而且武將同樣腐化無能得厲害,戰鬥力極差,尤其是關寧軍,簡直是滿清政權的運輸大隊長。

3、滿清這個外患,當時雖然同樣困難,但是體制簡單,效率遠高於大明,而且軍隊野戰強悍,遠超明軍,掌握戰爭/搶劫主動權。

4、內患天災,流民起義,當時剛剛開個頭,但是以明末軍隊效率和政府效率,是必然發展壯大的。

而相對有利條件:朝廷對地方的控制還是鞏固的,皇權的力量還是強大的。滿清雖然強,但是先天條件不足。 那麼,從後世諸葛亮的角度,崇禎帝應該如果自救和救國?

如果穿越成剛登基的崇禎皇帝,如何拯救明朝,不用吊死煤山?

比較合理的解決辦法是:

一,絕不要提改革朝政,更不要公開表示自己要大折騰,對大明來說,無論是改制度還是大折騰的內部外部大行動,都是扯淡,都是促使明朝統治集團分裂以及猝死的最佳方法。內憂外患之下和官僚集團為敵,只是自尋死路。

皇帝高高在上,正因為他是權力體制內製高點, 皇帝放棄權力體制, 還能給跟臣子什麼?他們真有這野心和能力的,為什麼不自己造反?

二,首先要解決財政問題,海貿也好,發展工業也好都緩不濟急。當時問題,是朝廷迫切需要錢,需要很多錢,能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是吃大戶。

三,要吃大戶絕不能找硬骨頭啃,什麼迫使百官報效,打東林黨,開海貿之類的,都別扯了,以當時來說,最主要的解決辦法,其實就兩個,外地宗室,商人。

外地宗室和皇室距離遠,而且長期當豬養,既無能又無權。而且和當時朝廷統治集團主要部分官僚,宦官甚至勳貴都關係不深。這是現成待宰殺的豬。

商人,具體說嗎,唯一能解決的是晉商,通敵這是大把柄,而且從削弱滿清的角度也是必須。而且晉商雖然在朝廷有一定力量,但是打晉商可以得到其他地區官僚的支援。

勳貴是不能動的,勳貴雖然有錢,但是就在京城,距離朝廷太近了,而且和皇室關係太密切了,而且從權力制衡的角度來說,大明的根本就是勳貴太監文官互相制衡,這個是大明皇權的根子,絕對不能動。

四,要動外地藩王也得一步步來,開始絕不能暴露目地,因為吃大戶本身,必然遭到統治集團內所有大戶的共同反對,誰知道皇帝吃上癮了,啥時候手滑呢?

最好的辦法,是把動藩王吃大戶隱藏在個人恩怨名義下,崇禎帝可以在沒上臺的時候,就想辦法和外地宗室鬧矛盾,具體操作例如向外地宗室借錢。獅子大開口,由此產生矛盾。

如果穿越成剛登基的崇禎皇帝,如何拯救明朝,不用吊死煤山?

至少弄兩家,如秦王,晉王之類,然後等登基後,讓魏忠賢去南京養老,或者讓他去鳳陽守陵,維持內外朝的平衡,同時讓自己的信王時期的心腹儘快掌握京城內朝和軍事要職,尤其是錦衣衛和司禮監必須換人的。外朝大學士可以提拔新人維持老人,以老人帶新人這樣摻沙子。

然後,表露出要收拾某在上臺前不給面子的宗室,以及和自己父親爭奪皇位的某宗室(就是福王)的意思。徹底收拾一家(取消封爵,比如福王),嚇唬一家(迫使其大出血),重創一家(在其家族內部內換人)。

總之,先兵不血刃的解決最強最有錢的三四家藩王(福王,秦王,晉王,周王,代王)。當然,也要留有餘地,比如用自己剛出世不久的年幼兒子,來繼承這個王爵,表示自己不是要徹底消滅宗室和藩王。

等最強的四五家藩王都解決了,然後才表露出真實意思,可以利用漢武帝取消列侯的名目,一家家宗室收拾,近支的大出血,遠支的取消。尤其要注意抄家人選,最好是宗室勳貴太監文官一起去抄家,互相監督,避免被貪了。

等能搞定了各家外地藩王,第一支出的錢少一大截,第二,起碼弄個幾千萬兩銀子,各家藩王土地直接轉為民田賣給當地土地上的農民。如此一來好歹有點錢。手裡有錢,心裡不慌。

然後要對付的是官僚機器,對這些人千萬不要搞改制,可以用清查貪官的名義,幕後運作,重點收拾幾個斂財巨大或者行徑惡劣的大貪官,敲山震虎,警告他們不要鬧的太過分。

如果穿越成剛登基的崇禎皇帝,如何拯救明朝,不用吊死煤山?

對滿清政權的重點,堅決不守關外,只守山海關和寧遠。堅決不容許關寧軍搞大規模攻勢,小股部隊作戰可以搞。一方面財政大力支援東江軍,一方面要提拔東江軍內部的人,最好把東江軍分兩軍,收復旅順一線,讓其獨立成軍。然後就是軟硬兼施,拉蒙古各部和滿清為敵。

總之,目地就是讓滿清無力不敢出兵搞破關而入,和滿清打成消耗戰就是成功。

最後是安撫國內百姓,這方面天災是沒辦法。抄了外藩、晉商和貪官,崇禎帝有錢發銀子撫卹了,但是考慮到明末官員的節操,實在沒什麼可信度,最好的辦法是採用宋朝的辦法,對西北有天災的,徵集當地強壯者為兵,搞水利工程,總之讓大家餓不死就可以,這樣軟硬兼施,目的是讓國內流民禍患不至於鬧大。

說白了,當時明朝有錢而且又容易宰殺的肥豬,只有外藩,有了錢,一切就好說了。

歷史上崇禎帝用人方面的問題,是可信的人無能,有能的人難以駕馭。其實只要把明軍銀子給足了,不斷提升有戰功的新人,京營之外的明軍還是有救的。

對滿清是不搞任何大行動,專心堅守山海關和寧遠, 不要有寧錦走廊的消耗, 避免關寧軍軍閥化,在分而治之的情況下加強東寧軍,阻止滿清進關如入無人之境,多線搞消耗戰。對流民,關鍵是徵兵搞工程, 把流民壓制住。如果這些都能做到,明朝的局面就能緩解了。

如果穿越成剛登基的崇禎皇帝,如何拯救明朝,不用吊死煤山?

20年後,皇太極死去,滿清不能順利搶關內,外患瓦解,然後再考慮出關犁庭掃穴,一勞永逸。

如此一來, 至少保證崇禎帝有生之年,江山鞏固,大權在握。至於死後,哪管洪水滔天?讓老人返老還童,本來就是不可能的任務。明帝國這麼一個運轉200多年的老大帝國,同樣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