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沒找到朱允炆,卻讓一香料進入千家萬戶

文|小佛

從明永樂三年開始,鄭和一共帶領船隊進行了七次下西洋。鄭和下西洋可以說是中國航海史上的壯舉,雖然對於他下西洋的原因眾說不一:有人說是為了炫耀永樂皇帝治下的國家是一個強大的帝國,吸引海外小國來朝,“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有人說是那時候剛進行了內部奪權,國內經濟情況不佳,永樂命鄭和航海史為了發展國際貿易;當然,由清朝人編寫的《明史》則明確指出,鄭和下西洋此舉是受皇帝命令去尋找侄兒朱允炆的下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結局大家都知道——沒有找到。

鄭和下西洋:沒找到朱允炆,卻讓一香料進入千家萬戶

不管鄭和下西洋的真實目的是啥,他的行為卻是極大的改善了國內的香料環境。

從漢朝到唐朝,便有各種各樣的香料透過海上之路來到中國,如:香木、蘇合香、燻陸香等,當然,這些舶來品只能供有錢的上流社會使用,無法進入平常百姓之家,老百姓將這些香料視作奢侈品。宋朝時,國內經濟形勢大好,來中國進行商貿的外國人越來越多,帶進中國的香料種類和種數相較於之前的朝代都有極大的提升,根據史料顯示,南宋關稅中,香料交稅佔到了一半,是當時全國總稅收的10%,香料的品種也更多,沉香和乳香開始進入中原市場,可見香料貿易在宋朝是何其昌盛。

鄭和下西洋:沒找到朱允炆,卻讓一香料進入千家萬戶

這些透過海路進入中國的香料,主產區是非洲和東南亞,也恰好就是鄭和下西洋有到達過的地方。其實早在明朝之前的元代,胡椒這種香料被富人們用作烹飪食品的調味劑。明朝初年,百廢待興,再加上朱元璋的禁海令,胡椒更是成為奢侈品中的奢侈品,據說價格算下來比黃金還貴,後來朱棣從侄兒手中奪下天下,鄭和在這個時候帶領船隊下西洋,換回大量的胡椒等物,其利益是極大的、誘人的。

根據史料記載,鄭和下西洋的時,胡椒在中國的價格是產地的數十倍,而鄭和帶出去的絲綢和瓷器,也很受外國人歡迎,賣出的價格是中國售價的數十倍,兩個數十倍的價格相乘,數千倍的利益就這樣出現了。或許如此的利益才是驅使鄭和一而再,再而三的下西洋。

大量的胡椒被鄭和進獻給皇帝,為了不讓胡椒在倉庫放壞,朱棣下令將官員的一部分工資以胡椒的形勢發放,也就是說,胡椒在這個時候開始被破進入官員的生活之中(明朝官員收入本來就不高,如果依靠工資吃飯,很多官員是自己買不起胡椒的,不過這樣也是變相的減少了官員的收入)。

鄭和下西洋以香料帶來的收益也是讓旁人眼紅,儘管當時朱棣並沒有明令撤去禁海令,但是面對極大的利益誘惑,民間偷偷出海貿易的人們越來越多,胡椒開始大量湧入中國,價格也趨於平民化,更多的人能夠用的起胡椒,中國民眾的飲食輔料也越來越多,各地美食紛呈。

鄭和下西洋:沒找到朱允炆,卻讓一香料進入千家萬戶

用一位歷史學家的觀點來說:鄭和下西洋的舉動,讓世界的香料市場發生極大變化,它們的購買者大多數是中國人,歐洲人佔的數量很少,“歐洲人不得不長途跋涉,且還要經許多中間商之手,才能獲得餘下的份額”。

參考資料:校元明,《胡椒和蘇木,終結鄭和下西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