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兩度臨危受命,為何最終未能挽回大局?最後全家殉國

撰文|趙立波

萬曆三十二年(1604)孫承宗以第二名的成績進士登第,由此開啟了仕途之路。

從翰林院編修做起,按照仕途升遷路線,孫承宗較為順暢。明熹宗繼位後,將其升任講官,加禮部右侍郎。此後幾年,又擔任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全面掌管大明王朝的軍務。而讓孫承宗出任要職是因為此前的萬曆四十六年(1618),後金發遼東戰爭和第二年的薩爾滸之戰,進攻態勢十分強勁,明朝丟城失地,節節敗退。

孫承宗兩度臨危受命,為何最終未能挽回大局?最後全家殉國

孫承宗畫像

到了熹宗繼位時,努爾哈赤已經將瀋陽、遼陽等70餘座城池攻下,第二年又攻佔廣寧等遼西40餘城堡,大明陷入了開國以來最大的危機,形勢之危急,頹勢下滑之速度,均創下記錄。在這種嚴峻的情況下,孫承宗出任兵部尚書,以期挽回頹勢。此後的明清遼東戰爭中,他兩次督師, 卻在初有成效的時候被罷職。崇禎十一年(1638),清兵進攻高陽,76歲高齡的他及全族百餘口壯烈殉國。孫承宗臨危受命,魏忠賢大權在握,為大明王朝的滑落埋下伏筆。

孫承宗兩度臨危受命,為何最終未能挽回大局?最後全家殉國

魏忠賢畫像

天啟二年的八月,與酷暑難耐更讓人感到焦灼的是大明的遼東形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如果用撕裂來形容形勢,那麼,大明的關防已經被撕開了一條巨大的口子。孫承宗接到任命立即督師出關,此刻魏忠賢透過取悅客氏得到明熹宗的信任,政事都交給了魏忠賢。在任命孫承宗的時候,魏忠賢對孫承宗“平時表現”還算滿意,並且給他撥付了許多錢款,“以承宗功高,欲親附之”。孫承宗卻在出關後對魏忠賢“僅具杯茗而已,不與交一言,忠賢由是大憾。”【1】這也為孫承宗罷職埋下伏筆。當孫承宗對寧遠形勢進行實地踏察後,總結出“遙見寧遠形勢,天設重關,以護神京,必不可不守。”【2】

孫承宗兩度臨危受命,為何最終未能挽回大局?最後全家殉國

形勢圖

在與並不懂實際情況的新任經略王在晉展開多次激烈駁斥後,孫承宗得到袁崇煥等將領的支援,上疏明熹宗將王再晉調離。自熊廷弼與王化貞革職被逮,遼東經略屢次換人,而王再晉在山海關半年,毫無作為,錯失重大戰略佈防。孫承宗指出說:“半年來,兵未合營,將未束伍,獨有逃官逃將”,最後把“關城之事耽擱已久。”【3】王再晉被免去遼東經略後,孫承宗主動要求出任該職,他豪邁地說:“經略去矣,代者且將奈何?與其以天下之大付之不可知之人,不如以天下之大付之不可知之我。”【4】在他的推薦下,更換了遼東巡撫,並將袁崇煥和祖大壽一批重要將領予以提升或是轉任到更為重要的位置。在孫承宗與袁崇煥的佈防下,四年來一大批重要武將充實到邊防。“自承宗出鎮,關門息警,中朝宴然,不復以邊事為慮矣。”【5】

孫承宗兩度臨危受命,為何最終未能挽回大局?最後全家殉國

明清戰爭

然而就在後金減少對明朝的攻勢時,明朝內部的鬥爭卻愈演愈烈,魏忠賢的權勢越來越大,完全控制了朝政,熹宗本人也成了他們的傀儡,躲在後宮專心做起木匠活。由於孫承宗對魏忠賢未能進行依附,最後成了眼中釘。天啟五年(1625)八月,發生柳河之役,最終導致閹黨集團向其發難藉口,參劾孫承宗,不久孫承宗第一次被罷職回鄉養病。至此,大明王朝因為黨爭錯過了一次重要鞏固後方的機會,也導致了孫承宗的人生悲劇。

孫承宗兩度臨危受命,為何最終未能挽回大局?最後全家殉國

明末官場圖

此後不久,新任的兵部尚書高第經略遼東,並且錯誤認為關外已經難以再守,於是命令軍隊全部撤回,使孫承宗苦心經營的遼東防務徹底毀於一旦。雖然經過袁崇煥兩次恢復,才稍有加強,形勢卻大不如前。此後不久,明軍在袁崇煥的指揮下,取得兩次守寧遠的勝利,挫敗了後金進攻的銳氣,間接證明了孫承宗的軍事遺產是有效的,戰略佈防是得力的。

崇禎二年(1629),皇太極率領八旗勁旅,繞開寧遠、山海關,接連攻下幾座大明重要通往京師的要塞,一度直逼京師安危,此後不久導致了袁崇煥被捕處死。在這緊急為難時刻,崇禎接受了大臣建議,再度重新起用孫承宗為兵部尚書、中級殿大學士,駐守通州,督理兵馬,拱衛京師安全。第二次督師,孫承宗重整通州與關門防務,安撫祖大壽,又連夜率兵穩定京師要塞 形勢。並上奏崇禎“大開生路,曲收眾心。”【6】為維護動盪不安的大明內部起到了重要作用。

孫承宗兩度臨危受命,為何最終未能挽回大局?最後全家殉國

洪承疇畫像

崇禎四年,孫承宗拖著病弱的身體開啟了整個京師和遼東地區周圍的全面檢查,自前屯、寧遠抵松山、錦州等等,閱邊問塞3000裡,他看到的卻是防務鬆弛,馬兵連個像樣的戰馬都沒有,有計程車卒連武器盔甲都裝備不全,甚至上萬士兵的日常管理情況,帶兵的將領竟然完全不懂。對此,孫承宗再次向崇禎上疏,強調封疆大計,先要從封疆大臣和先頭將領抓起。並進一步向崇禎建議,以守為戰,夯實築守設施,做好長期消耗對峙準備。

崇禎對此表示同意,並調祖大壽、何可綱督修大淩河城,然而動工不久,兵部官員換人,新來的官員認為屯凌荒遠,耗費巨大毫無用處,命令將軍隊派到他處。皇太極聞訊,抓住機會,派大軍圍困大淩河。皇太極從城外高處察看大淩河城內防禦工事,讚歎道:“明善射精兵盡在此城。”於是皇太極並不敢急於攻城,只是採取圍困辦法。他說:“此城之兵,猶槍之有鋒,鋒挫柄存,亦復何濟?”【7】在圍困頭一百天,祖大壽毫不示弱,親自督軍出城與清兵交戰數十次,各有傷亡。數月後,大淩河城內糧盡援絕,祖大壽被迫詐降。而對於這次失敗,一些廷臣對兵部朝令夕改和官員貽誤軍機避而不談,卻連續參合孫承宗,認為其築城決策失誤,至此孫承宗第二次督師被罷官,返回故居。

孫承宗兩度臨危受命,為何最終未能挽回大局?最後全家殉國

崇禎畫像

崇禎十一年,皇太極命多爾袞為大將軍,豪格等人分兩路進攻明朝。在清兵還未到高陽時,孫承宗好友對他說,清兵將至,高陽已不可守,應去保定躲避。孫承宗回答說:“非君命而守,與非君命而逃奚擇乎?君且休矣。”【8】

此後不久,清軍對高陽發起猛烈進攻,孫承宗帶領族人進行頑強抵抗,終因寡不敵眾被俘。城破時,孫承宗要以簪刺喉自殺,被清兵攔住,將其綁縛大營。孫承宗跌坐大罵,要求速死。

一個會漢語的清兵對孫承宗說:“北朝識好人,待厚士,相公胡不歸北朝,輔佐大業,而徒為南朝死?”孫承宗斥責說:“我天朝大臣,城亡與亡,死耳!無多言。【9】清軍給他拿來許多豐盛菜品,都被孫承宗掀翻。清兵將領說,既不為我用,當盡出金帛,放你回去。孫承宗說:“家世清白,焉有厚藏,既有,你們可以搶掠嘛。”【10】清兵又挾持其孫子逼迫投降,其孫寧死不降,要清兵速殺。孫承宗非常欣慰說:這才是我的子孫!最後看到孫承宗毫無降意,讓人將他活活勒死,孫承宗面不改色,從容就義,76歲的孫承宗為大明盡忠到最後一口氣。

孫承宗兩度臨危受命,為何最終未能挽回大局?最後全家殉國

皇太極畫像

這次殉國,孫承宗一家百餘口,或戰死,或被捕慘遭殺害,成了大明最為慘烈捐軀的家族。孫承宗的死除了做忠臣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早年他總結歷代經驗教訓時說:“古今夷狄之禍莫慘於宋,玉帛子女與而又與,疆場土地退而再退,當其時亦只是一怕,以斷社稷。”他認為整個遼東戰局屢次失敗就是因為“怕”字,“初怕而開鐵失,退而守遼陽,再怕而遼陽失,退而守廣寧;三怕而廣守失,退而守山海。”孫承宗的整個信念“能以怕死之心怕生,便是豪傑。”【11】

孫承宗兩度臨危受命,為何最終未能挽回大局?最後全家殉國

相關影視形象

此外,大明的問題除了孫承宗所說的“綏靖”和“怕”之外,導致孫承宗兩次督師失敗均是整個內部的傾軋和消耗,甚至,明朝之亡,也並非丟了多少城池,發生了多少天災人禍,而是整體的人性離散,道德滑坡,讓73歲的孫承宗成了那個殉國最為悲壯的一位。他死在了家鄉,卻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戰場,我想這也是大帥孫承宗的最大悲劇,而導致這一悲劇的就是整個明代官僚系統的整體沉淪,最終也將崇禎和大明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有人設想,如果要是王陽明在那個時代能夠挽回嗎?許多學者也對此進行過猜測,即王陽明也不不能挽回,因為積弊太深,非一人之力可以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