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出土2萬多枚竹簡,揭露了漢長城的一個新作用,是什麼?

從1902年到1992年,考古學家在漢代敦煌郡遺址內發現了多枚竹簡,專家稱之為“敦煌漢簡”。竹簡總共有25000餘枚,年代從西漢武帝末年到東漢中期都有。這些竹簡,為專家研究河西疏勒河流域漢代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歷史提供了重要史料。同時,竹簡還揭示了長城的一個新功能。

敦煌出土2萬多枚竹簡,揭露了漢長城的一個新作用,是什麼?

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中原地區的王朝,幾乎都要修築長城。眾所周知,當初修建長城是為了抵禦匈奴的侵擾。匈奴和中原王朝一直相愛相殺,時不時就會南下騷擾邊境,搶奪老百姓的財物、糧食,邊民苦不堪言。於是,統治者才決定修建長城。有了長城,中原王朝可以派兵駐守這裡,讓匈奴忌憚。然而,長城還有一個功能——防止本國人潛逃。

專家在研究“敦煌漢簡”時發現,守衛烽燧的漢軍一邊要預防匈奴來犯,一邊要防止本國的“亡人”逃往匈奴。這裡的“亡人”是指逃亡的人,竹簡中多次記載“亡人”出逃的事件。例如:“元始四年五月庚午朔乙未,東部候長放敢言之,謹移亡人火出入界。”每當烽燧發現亡人,就會在高處掛一個叫“赤表”的長條形織物,以此告訴其他烽燧:亡人正在附近,請求支援。

敦煌出土2萬多枚竹簡,揭露了漢長城的一個新作用,是什麼?

匈奴氣候環境、經濟等方面都比不上中原地區,為什麼還會有人想要逃往此地?先來看看“亡人”到底是些什麼人。第一種,在中原王朝犯下了死罪,不得不逃亡的人。古代律法嚴明,尤其是漢朝時期,刑法嚴苛。很多人犯下死罪後為了活命,選擇逃往匈奴。例如“敦煌竹簡”中記載:漢宣帝時期,牛延壽、高建等人私自鑄造假幣,被朝廷發現後,一夥人立即流竄到邊境。要知道在古代,百姓私造錢幣是要被砍頭的。於是,一群人逃到了匈奴,朝廷拿他們也沒什麼辦法。雖然匈奴條件艱苦,生存艱難,但總比留在中原被殺頭好。所以,不少死刑犯冒死從邊境逃去匈奴。

第二種,與朝廷作對但失敗的人。每個朝代,都有與中央政權作對,企圖自立為王的人,漢朝也不例外。由於劉邦誅殺異姓王的政策,盧綰和燕王藏荼的兒子藏衍等人為了活命,不得不逃到匈奴,尋求政治庇護。對這些人來說,留在中原只有死路一條,逃到匈奴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敦煌出土2萬多枚竹簡,揭露了漢長城的一個新作用,是什麼?

除此之外,還有少部分漢人是主動逃往匈奴的,原因是漢朝沉重的賦稅徭役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還不如到匈奴放牧,過相對比較自由的生活。

不管是哪種“亡人”,對漢朝的危害都不小。一旦他們成功逃到了匈奴,把中原地區先進的科學技術、文化帶到匈奴,比如冶鐵技術等等,無疑會增加匈奴軍的戰鬥力,從而威脅到中原王朝的安危。所以,朝廷絕對不允許這些人成功逃往匈奴,於是給長城上的烽燧下令只要發現“亡人”越境,立即進行追捕;在邊境設定關卡。若是烽燧士兵沒有及時發現“亡人”,還會受到懲罰。

敦煌出土2萬多枚竹簡,揭露了漢長城的一個新作用,是什麼?

“敦煌竹簡”的出土,讓後世瞭解了長城的另外一個功能,或許這就是考古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