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如何選擇民權?遊說魏惠王,對話齊宣王,並不適合春秋戰國

我們知道儒家學派最早的核心人物是孔子,而在那個時代裡,孔子是站在統治階級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的,因為孔子本身就是一個領導階層,他曾經做過大夫,本身就屬於貴族階級,所以在面對當時天下混亂的問題時,孔子希望能夠從君主或者領導階層的角度出發,透過領導階級去尋找一種安定天下的方式。

孟子如何選擇民權?遊說魏惠王,對話齊宣王,並不適合春秋戰國

儘管如此,孔子也和其他的領導階層是不同的,他雖然主張透過領導階層去解決問題,但卻極力反對領導階層,透過自身權益去壓榨其他階層,也就是說他是想要透過領導階層來為平民百姓謀取利益,只不過,在當時那個年代裡,孔子對於“民權”的認知,並沒有非常的深入。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孔子對於民權的認知,在儒家學說中不斷的傳承,到了孟子一代,對於民權的認知已經是非常飽滿了,在孟子看來,無論是哪一階層都必須挺身而出維護民權,甚至他認為民權是高於君權的,所謂“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這是孟子的至理名言之一。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孟子對於民權的重視程度。那麼孟子又是如何用實際行動去維護民權的呢?本篇文章重點分析一下這個問題,,看一看,孟子是如何在君權和民權當中選擇民權的,又是如何去維護民權的?

孟子如何選擇民權?遊說魏惠王,對話齊宣王,並不適合春秋戰國

孟子游說魏惠王

魏惠王時代的魏國是非常鼎盛的,他的祖父魏文侯、父親魏武侯,為魏國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根基,發展到魏惠王一帶,魏國已經成為了整個中原地區最為強盛的國家,也正因如此,魏惠王成為了戰國時代第一個稱王的諸侯。

但是對於一個這樣的君主,孟子的態度卻是很不客氣的,在孟子見到魏惠王的時候,魏惠王問孟子,能不能給他的國家帶去利益?甚至還說了“

太子虜,上將死,國以空虛

”這樣的話,可謂是非常深刻地將自己批評了一頓,但面對這樣的魏惠王,孟子卻自視甚高的批判了他的言語。

孟子說:“

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意思是說,作為一個君主,怎麼能夠談及利益呢?如果一個君主只會謀取利益,那麼上行下效,下面的臣子和平民百姓們,也只會為自身謀取利益,如此,又有誰還想為天下謀取利益呢?

所以,作為一個君主,需要做的就只有仁義而已。

孟子如何選擇民權?遊說魏惠王,對話齊宣王,並不適合春秋戰國

孟子還說,當時天下大亂,就是因為諸侯、大夫、士人、庶人等等各個階層的人,都只想著自己的好處,上上下下爭權奪利,豈有不亂之理?所以說,要想國家安定團結,那麼就不能夠講功利、講好處,而且只能夠講仁義、講道德。

孟子主張,君主要實行仁政,首先為百姓利益考慮

其實孟子的這一思維很好理解,就是說要

君主實施仁政,不要想著怎麼為自身謀取利而是要想著怎麼安定平民百姓的生活。

對此,孟子也給出過很多的意見,比如說:

不違農時、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使民養生喪死無憾……還有更具體的,比如:五畝之宅,樹之以桑、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百畝之田,勿奪其時、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等等的這些措施,都希望君主能夠將國家資源傾斜到平民百姓身上,保證平民百姓的權益,安定他們的生活。

而為了讓魏惠王能夠接受這樣的理念,孟子甚至不惜給魏惠王下套。孟子問:

用棍子殺人和用刀子殺人有區別嗎

?魏惠王說沒有;孟子又問:

用刀子殺人和用政治殺人有區別嗎

?魏惠王說沒有。

孟子如何選擇民權?遊說魏惠王,對話齊宣王,並不適合春秋戰國

而得到了這兩個答案,孟子開始列舉魏國的現實情況了。他說當時的魏國是統治者,廚房裡有肥肉,馬廄裡有駿馬,但老百姓卻是臉上有菜色,田裡有屍體,這等同於率領野獸來吃人,可是獸類相殘人類尚且厭惡,一個人主持國家的政治卻率領野獸來吃人,又有什麼資格做這個國家的君主呢?所以,如果不能夠改變這樣的現狀,那麼就請你下臺。

這一番話說的魏惠王啞口無言、目瞪口呆。

孟子與齊宣王對話

當然,僅憑這一個例子,並不能說明孟子非常注重民權,我們接下來再來看孟子與齊宣王的對話。有一次孟子問齊宣王說,如果有一個人要出差,將自己的老婆孩子託付給朋友,但當這個人回來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妻子孩子都在挨餓受凍,對於這樣的朋友應該怎麼辦呢?

齊宣王說:棄之

孟子再問,如果一個長官管理不了自己的部下,那又該如何呢?齊宣王說:易之。孟子又問,如果一個國家的政治搞不好,那統治者又該如何處理呢?而齊宣王聽到這個問題才忽然驚覺自己已經中計了,於是“

王顧左右而言他

”,把腦袋別到一邊,看著隨從們說別的了。可見,在孟子看來,一個君主如果沒有辦法為自己的平民百姓謀取利益,沒有辦法保證民權,那麼這個君主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孟子如何選擇民權?遊說魏惠王,對話齊宣王,並不適合春秋戰國

君主不合格,大臣要極力勸諫,若不改,人民有權力革命

而看完了上述兩個例子,我們再來分析孟子對於

民權和君權

的態度。孟子認為,在一個國家的統治階級當中,有與王室同宗同源的公卿,也就是所謂的貴戚之卿,也有是與王室同宗同源的公卿,叫作異姓之卿,這兩種人是不一樣的,但是卻並不影響他們殊途同歸。

如果是同宗的貴戚之卿,那麼當君主有了過錯的時候,他們就必須要極力勸阻,所謂:

君有大過則諫

,但是如果反覆勸阻君王還不改,那麼就只能:易位。而對於異性之卿,當君主有了過錯,也一樣要勸諫,但如果反覆勸諫君主卻得不到迴應,那麼就只能離開這位君主。

孟子如何選擇民權?遊說魏惠王,對話齊宣王,並不適合春秋戰國

雖然這兩種人最終的行為方式不同,但都是要拋棄一個不合格的君主,讓他去做孤家寡人,甚至讓他去做孤魂野鬼。所以,這也就凝練出來了孟子的一個主張,那就是:如果君主不合格,那麼人民就有權力革命。

一個合格的君王,首先要保證民權

這一觀點是孟子實實在在說過的話,而他對於這一觀點的論述,也記錄在《孟子見梁惠王下》一篇當中,這是孟子對於民權的一種肯定,也是他為人民謀取利益的一種行為方式。對此,孟子也舉過一個例子,他說:

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

,就是說,破壞“仁”的人叫做賊,破壞“義”的人叫作殘,而如果一個人賊仁殘義,那麼這個人就是獨夫,所謂:

殘賊之人,謂之一夫。

而像是夏桀、商紂王這樣的人,就是獨夫,他們對天下不仁義,他們沒有辦法保證民生,沒有辦法為自己的平民百姓謀取利益,他們只是應用自己手中的權力,不斷地壓榨平民百姓,所以,商湯作為夏桀的臣子,可以推翻他的統治,周武王作為商紂王的臣子,他也可以推翻商紂王的統治,這叫做打敗獨夫,不叫弒君。

孟子如何選擇民權?遊說魏惠王,對話齊宣王,並不適合春秋戰國

由此可以看到,在孟子的觀念裡,一個合格的君主首先要會保障民權,要會安定民生,如若不然,這位君主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君主,也沒有資格做這個天下的主人,只能夠被推翻。

民權是建立在道德基礎上的

可是對於這一現象,很多人也會有疑問,那就是為什麼孟子如此主張保證民權,卻沒有看到孟子與平民階級過分親近呢?也沒有看到平民階層對孟子過於推崇呢?其實,孟子雖然主張保障民權,但這種保障民權

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礎上的,儒家人講的道德是雙向的

,也就是說,

講究道理的同時,也要講究仁慈

比如,作為君主的要仁義,作為臣子的才會忠誠,做父親的要仁慈,做兒子的才會孝順,這都是對等的行為,放在君權與民權當中也是這樣,君主要學會保障人民的權益,但是人民也需要按照君主的規劃,進行自我發展和約束。

孟子如何選擇民權?遊說魏惠王,對話齊宣王,並不適合春秋戰國

但問題在於,當時的天下是很難讓所有臣民,都按照同一個標準進行行為約束的,首先因為禮樂制度的崩潰,階級已經出現了崩塌的現象,曾經被壓榨的平民百姓,不再願意受貴族或者領導階層的過分指引,已經有很大一部分人,學會了為自己謀取利益,學會了反抗貴族的壓迫,可是貴族本身因為血脈和地位階級的問題,對於平民百姓就是嗤之以鼻的,這是階層之間的矛盾。

儒家提倡的道德雙向對等,是站不住腳的

如此一來,就會導致一個很矛盾的社會現象,平民百姓不願意完全服從於領導階層,而領導階層因為過往的思想和制度的束縛,不願意為平民百姓謀取太大的利益,如此,儒家在道德方面所講究的雙向對等,就有些站不住腳跟。

試想一下,如果君主不仁義,臣子又怎麼會忠誠呢?如果父親不慈愛,兒子恐怕也不會孝順,那麼到底是要君主先仁義呢?還是臣子先忠誠呢?這個問題孟子並沒有給出答案,而當時的社會現象也很無奈。

孟子如何選擇民權?遊說魏惠王,對話齊宣王,並不適合春秋戰國

因為,君主想要臣子首先忠誠,而臣子卻希望君主率先仁義,也就是說,君主希望先保障自己手中的君權,可是平民百姓卻希望首先得到民權,兩者互不相讓,階級的矛盾也就越來越衝突,最終導致階級崩潰的越來越快。

春秋戰國時代,孟子理念並沒有為百姓謀求太多實際利益

也正因如此,孟子的觀念在春秋戰國時代裡,並沒有為平民百姓謀取到太多的實際利益,他的主張得不到君主的支援,或者說他的主張,停留在理論方面無法進行實踐,而當時的社會因為生存環境太過於苛刻,平民百姓更多的是希望維持自身基本生存,對於一個看似美好卻並不能在當下社會加以應用的理念,他們也沒有太大的心思去支援。

而且在平民百姓們看來,孟子的理論是有風險的,因為曾經的社會里,平民百姓的權利很小,地位很低,他們本身就是無條件遵從貴族或者領導階層的意願的,但是那樣的狀態導致了他們的生活越來越艱難。

孟子如何選擇民權?遊說魏惠王,對話齊宣王,並不適合春秋戰國

所以,他們必定不願意首先尊奉君主獲得君權,或者是擔心君主在掌握君權之後,不實施仁政,無法保障他們的民權。因此,平民百姓們不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自然也就不願意遵奉孟子的學說。

討論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

孟子對於民權的選擇是堅定的,但同時也是無奈的。孟子從理論上講述了民權的重要性,甚至也透過自己的行為,去勸諫和遊說了多位君主,比如我們上面提到的魏惠王、齊宣王等等,他們都曾經與孟子在民權方面有過交談。

而孟子為了維護自身的主張,或者說為了真正意義上保障民權,甚至不惜給君主下套,但問題是,君主畢竟是一個國家的統治階層,哪怕他們在理論的論證上,無法爭辯過孟子,但只要他們不願意採用這樣的標準和措施,孟子所言的,從百姓的養、生、喪、死等各個方面出發,保證民權的方式也就沒有辦法直接推行。

孟子如何選擇民權?遊說魏惠王,對話齊宣王,並不適合春秋戰國

而只要君主不願意推行這樣的政策,百姓也就不能夠從孟子的學說中,獲得真正的利益。人都是現實的,尤其是處在亂世當中的人,他們只在乎利益,在乎生存,畢竟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講,如果生命不在了,一切都將是空談,所以,看不到利益的平民百姓也不願意去尊奉孟子的學說。

結尾

所以,孟子雖然選擇了民權,但他卻是孤獨的,也是無奈的,甚至是掙扎的。可我們需要清楚的是,雖然孟子極力地主張保障民權,也說過“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這樣的名言,但是孟子卻並非是反對君主制度的,他所說的保障民權,是建立在維護君主制的原則上的行為方式。

也就是說,所謂的君權和民權,只能夠在君主制度下進行討論,君權和民權到底誰在前?誰在後?這一點大家可以有不同的爭論,但有一點,君主制度卻不能夠有任何的錯漏。所以,關於孟子對民權的態度我們還需要理性認知,並不是說,孟子主張維護民權就等同於他反對君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