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北伐失敗後,為何還想詐降反撲?

諸葛亮死後,蔣琬、費禕相繼掌權,姜維的北伐諸葛被蔣費二人限制,而自諸葛亮之後,蔣琬、董允、費禕皆認為北伐無成功可能,益州疲弊,應當休養生息,不該窮兵黷武與強魏一爭長短。

隨著費禕遇刺身亡,姜維得以掌權,開始了自己籌劃己久的北伐(關於費禕遇刺,筆者下期會講)。

姜維北伐失敗後,為何還想詐降反撲?

正史記載姜維曾十一次北伐,但在演義中只記敘了九次,作為諸葛亮的傳人,姜維忠心為蜀北伐十幾年,雙方互有勝負,但終究這十幾年來姜維是毫無建樹,至劉禪投降,一代悲情英雄還想詐降反撲,失敗後被殺。

而姜維北伐戰役中戰果最豐盛,也是能成功的,便是洮西之戰。

高平陵政變後,司馬氏掌權,司馬懿死後,司馬師以大將軍之職輔政接收司馬懿的大權,與司馬懿一樣,同為權臣的司馬師繼承的司馬懿的軍事才能,但司馬師卻早逝,司馬昭在其後繼續把持魏國朝政。

而在這權利交接動盪之際,姜維看到了機會,於是率領數萬人北伐魏國。

姜維北伐失敗後,為何還想詐降反撲?

姜維迷惑魏軍,假作分兵三路進攻祁山、石營、金城,魏國刺史王經聞聽三路告急的訊息,認為因為分兵據拒敵,但魏將陳泰久經沙場,自然不會被這等伎倆迷惑,他認為蜀國兵稀將少,斷不可能分兵進攻,於是命王經駐守臨洮,而自己坐鎮陳倉,以觀其變。

駐守臨洮,擁有兵權的王經認為蜀軍遠道而來,必然兵疲將乏,便輕視蜀軍,決定趁著蜀軍疲憊先發制人一舉擊潰蜀軍,而且王經自以為自己兵力佔優,且是在本國之地作戰,反觀蜀軍兵少,以為後勤所困,此戰自己必勝。

姜維北伐失敗後,為何還想詐降反撲?

有了信心之後,王經便忽視了陳泰守臨洮的命令,而是率軍趙過洮河,欲效仿項羽的背水一戰,結果在姜維的進攻下,魏軍慘敗,淹死者,踩踏者,被殺者數萬,王經在亂軍中收攏部分殘餘兵力渡過洮河逃回臨洮。

初戰大勝,姜維決定趁勢強攻臨洮,但屬下張翼卻認為憑藉蜀軍的後勤補給無法支撐蜀軍對臨洮的攻擊,但大勝後的姜維己有些得意忘形,並未採納張翼的退兵建議。

而坐鎮陳倉的陳泰在得到王經冒然出戰的訊息後就斷定王經必備,立刻派兵趕去救援,同時遣使至洛陽朝廷,洛陽朝廷認為只以陳泰之兵無法抵禦姜維,於是派鄧艾率兵救援。

姜維北伐失敗後,為何還想詐降反撲?

鄧艾與陳泰合兵後,鄧艾認為應該捨棄臨洮分兵防守,陳泰則認為蜀軍孤軍深入,糧草不濟,應該以迅雷之勢攻擊蜀軍,於是全軍採納了陳泰的建議,兵分三路進軍。

姜維軍陡然聽說魏軍突然殺到,全軍上下都為之震驚,姜維於是在魏軍進軍的路上埋伏,結果被陳泰識破,雙方交戰,姜維敗退。

此時涼州趕來救援的魏軍己至,陳泰決定切斷蜀軍的後路,姜維得知訊息後立刻率軍撤退,洮西之戰結束。

姜維北伐失敗後,為何還想詐降反撲?

此戰姜維雖然兵敗退兵,但卻在與王經一戰中對魏軍殺傷極大,讓魏國雍州軍力大損,魏國西部之軍除了防備蜀國,更是要防備西北三面的戎狄,得知魏軍大損之後,草原戎狄趁機南下侵擾,隴西百姓不堪襲擾,多有舉家投入蜀境,實屬蜀國的意外之喜。

姜維則因此戰功封大將軍,聲望一時無兩,但此戰雖然戰果極豐,但卻未讓蜀國在軍事上獲得有利的態勢,若是姜維聽取張翼的意見選擇退軍,或是佔據些關鍵的隘口,或是掠奪百姓財物,都要遠比最後匆忙退走要來的好。

姜維北伐失敗後,為何還想詐降反撲?

而在洮西之戰結束之後,王經和陳泰被調入洛陽,接替陳泰隴西掌軍的便是姜維一生的剋星,兩人可稱為一時瑜亮,相愛相殺互相攻守多年,並最終死於同時。

本文圖片皆取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