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劉備不打夷陵之戰,能否一舉擊敗曹魏?看懂這三點答案不言自明

事實上,很多人都搞錯了劉備伐吳的原因!

在很多人看來,劉備之所以會執意伐吳,執意打夷陵之戰,是因為他要為關羽報仇,但這種看法其實非常膚淺,劉備之所以會伐吳而不是攻打曹魏,原因並不簡單!搞明白了這些原因,我們便能夠知道,若劉備不伐吳,能否拿下關中和長安,一舉擊敗曹魏?

若劉備不打夷陵之戰,能否一舉擊敗曹魏?看懂這三點答案不言自明

劉備伐吳的真實原因

自從赤壁之戰開始,劉備和孫權之間的關係就變得非常不錯了,雖然偶爾有小摩擦,但整體來看,雙方還是合作的關係,畢竟曹魏實在是太強大了,

劉備和孫權必須聯合起來

,否則會被曹操各個擊破!然而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兩件事情的發生,卻讓孫權對形勢產生了誤判,認為曹魏不行了!

首先,在這一年,劉備打贏了漢中之戰!

曹操橫掃天下,戰績彪炳,天下罕見敵手,當年赤壁之戰他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敗在軍隊不會水戰,在陸地上可沒人能夠正面擊敗曹操!然而漢中之戰,曹操卻失敗了,不僅損失了大將夏侯淵,而且還被劉備灰溜溜地趕出了漢中,損失了這麼一大塊土地,令天下震驚!這可是曹操的全盛時期啊,這種情況下他都打不贏劉備,可見劉備集團是有多麼的強大!

其次,就在同一年,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把曹軍打得狼狽不堪!

曹仁是曹魏數一數二的猛將,結果在和關羽的作戰中被打得龜縮城池,不敢出戰。于禁是曹魏成名已久的名將,軍事能力非常突出,結果在和關羽的交手中,他被打了一個全軍覆沒,三萬曹軍精銳被俘,令華夏震動,曹操都被嚇得差點遷都了!

《三國志》:秋,大霖雨,漢水泛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

若劉備不打夷陵之戰,能否一舉擊敗曹魏?看懂這三點答案不言自明

站在孫權的角度來看,建安二十四年的這兩場大仗,直接

使得他對形勢產生了誤判

!在他看來,現在的曹魏已經不行了,倒是蜀漢變得異常強大了,他和劉備的

合作基礎是曹操非常強大

,他們必須共同對抗曹操,但現在曹操不行了,劉備變成了老大,那麼對於孫權來說,他就必須得轉變方法,

開始和曹操合作,對抗劉備

!尤其是當孫權發現關羽具備水戰的能力,又處於長江上游之後,他的擔心更進一步,他可不敢拿命去賭關羽不會南下進攻東吳!

所以說,在這種形勢誤判之下,孫權直接和曹操合作了,並出兵偷襲了關羽的後方,最終成功地佔領了荊州,擊殺了關羽!

此一戰後,劉備集團損兵折將,不僅丟失了荊州一大塊地盤,而且損失了大量的精兵猛將,倒是孫權吃得盆滿缽滿。另外,原本都已經快要坐上老大位置的蜀漢,

原本都有機會一統天下的蜀漢,也被打回了原型

,再次成為了老三,這讓劉備非常憤怒!更為重要的是,孫權在偷襲佔領了荊州以後,不僅沒有絲毫歉意,

反而持續向吳蜀兩國的邊境增兵

,令劉備非常憂心!

一方面,孫權向吳蜀兩國的邊境增兵,意味著他

根本不想將荊州還給劉備

,另一方面,孫權此舉還有進一步威脅劉備的意思,若劉備表現懦弱,孫權完全有可能

趁機向益州進兵

,攻佔益州,畢竟這就是周瑜早先制定下的目標,只不過因為周瑜過早離世一直沒有實施罷了!

若劉備不打夷陵之戰,能否一舉擊敗曹魏?看懂這三點答案不言自明

說白了,劉備伐吳的真實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為關羽報仇,安撫人心。

關羽是蜀漢重臣,且劉備的統治核心中,有非常多的荊州人,他們雖然來到了益州,但他們的族人很多都在荊州,若劉備對孫權偷襲荊州不做任何反應,那麼這些荊州人會怎麼想?他們的族人可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啊!匹夫尚有一怒,況且這些手握大權的將軍、臣子!所以說,劉備必須伐吳,

若他不伐吳,蜀漢的人心將會徹底崩壞

,連關羽這種高層被斬殺,劉備都能無動於衷,那麼其他人又怎麼還敢繼續為劉備賣命呢?

二、搶回荊州,維護隆中對的戰略。

早在劉備三顧茅廬時期,諸葛亮就為他規劃了三分天下的戰略,之後要想取得天下,就必須從荊州和益州兩路出擊,這樣才能徹底擊敗曹魏,逐鹿中原!然而現在荊州被奪,劉備失去了一處北伐基地,單靠益州北伐,成功機率會小很多,所以劉備必須搶回荊州,

這是他匡扶漢室,一統天下的必要步驟

!事實上,很多人說諸葛亮反對伐吳,但在正史中,根本就沒有這種記載,作為隆中對的制定者,諸葛亮比誰都知道荊州的重要性!

三、打擊孫權的囂張氣焰,維護蜀漢的和平

。孫權在輕而易舉得到荊州以後,非常膨脹,不僅不稍加收斂,反而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向吳蜀邊境囤積重兵,其心思昭然若揭,他就是想

試探劉備的反應,甚至想吃掉益州

,和曹魏劃江而治!孫權都打上門了,用槍頂著劉備的腦門了,劉備怎麼可能無動於衷?是可忍,孰不可忍,若一再退讓,孫權勢必變本加厲,到時候若曹魏再配合孫權一同圖謀益州,那劉備可就真的慘了!

若劉備不打夷陵之戰,能否一舉擊敗曹魏?看懂這三點答案不言自明

總的來說,劉備之所以會不聽趙雲等人的建議,執意伐吳,

並非單純的因為兄弟情深,想要幫關羽報仇,他還有更深層次的目的!

而在瞭解了這些目的之後,我們便能夠輕鬆地預測,若劉備不堅持伐吳,不打夷陵之戰,反而出兵攻打曹魏,能否一舉拿下關中,能否一舉擊敗曹魏!

事實上,在本文看來,若劉備不伐吳,而去進攻曹魏,不僅無法擊敗曹魏,反而有可能導致蜀漢提前滅亡!原因有三!

一、蜀漢內部不穩定

前面我們說過,劉備之所以會執意伐吳,一個原因就是安撫蜀漢的人心,畢竟孫權都已經騎在蜀漢眾人的脖子上了,劉備要是再退讓,眾人都要質疑劉備的合法性了!這麼一個懦弱的君主,還不如當初的劉璋呢!所以說,若劉備不伐吳,不去打夷陵之戰,那麼蜀漢內部自己就會陷入混亂,

軍隊、臣子中的荊州人,首先就會跳出來反對劉備

,再加上益州本土勢力的攛掇,到時候蜀漢將會亂成一鍋粥,根本發揮不出多強的戰鬥力!

另外,北伐過程中的後勤保障,其實也是一個大問題。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在這種情況下運送物資,損耗極為嚴重!諸葛亮北伐時期,數次因為後勤糧草問題而退兵,劉備率軍北伐,也會遇到這個問題,而蜀漢才打過漢中之戰,實力還未完全恢復,

根本不可能支撐得起劉備北伐

,所以說,若此時劉備北伐,必定以失敗告終,根本不可能一舉拿下關中,擊敗曹魏!

若劉備不打夷陵之戰,能否一舉擊敗曹魏?看懂這三點答案不言自明

二、東吳虎視眈眈

孫權這哥們的戰略眼光非常差,很多事情我們不能以常理來判斷!按照大家的想法,關羽水淹七軍之後,曹魏實力下降嚴重,東吳應該配合關羽出兵合肥,趁機幹掉曹魏。然而東吳的想法卻是聯合曹魏進攻關羽,令人大跌眼鏡,而這,也正是因為孫權乃至東吳眾人戰略眼光的缺失!劉備還未伐吳之際,孫權就已經在吳蜀邊境囤積重兵,意欲吞併益州,

等到劉備真的率領大軍北伐以後,孫權必定會對益州動兵,再次上演偷襲荊州的一幕

雖然益州多山,易守難攻,但蜀漢內部本就人心不穩,再加上劉備帶走了大量的軍隊北伐,蜀漢防守力量薄弱,東吳完全有獲勝的可能!而作為一個正常的君主,劉備也不可能任由孫權寇邊而不增援,所以說,在聽聞孫權偷襲益州以後,劉備一定會率軍回撤,要是真的老巢被端了,那劉備才真的是損失大了!

三、曹魏實力強大

雖然曹操在關羽戰死後的第二年就去世了,但

曹魏還有許多的名將活著

,這些人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劉備之所以能夠打贏漢中之戰,並非是因為他自己的軍事能力有多強,而是因為他背後有高人指點,這人便是法正!但是當劉備伐吳時,法正已經去世了,所以說劉備才會在夷陵之戰中敗得那麼慘!若劉備不打夷陵之戰,反而去進攻曹魏,其實

他不一定玩得過曹魏

,畢竟關中那邊是平原,非常適合曹魏的騎兵作戰,蜀軍並非曹軍的對手!所以說正面硬碰硬,劉備不一定能夠擊敗曹魏大軍!

若劉備不打夷陵之戰,能否一舉擊敗曹魏?看懂這三點答案不言自明

結語

總的來說,若劉備不打夷陵之戰,而是進攻曹魏,他根本不可能拿下關中,更加不可能一舉擊敗曹魏,原因有三!一、劉備不伐吳,蜀漢人心不穩,會降低蜀漢的整體戰鬥力,甚至引發內亂;二、東吳會在邊境虎視眈眈,甚至偷襲益州,攻略劉備的老巢;三、曹魏實力強大,大部分名將還活著,在平原上劉備不一定玩得過他們!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討論哦!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