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戰神,李牧為先!”但李牧破匈奴之戰疑點重重

“中華戰神,李牧為先!”但李牧破匈奴之戰疑點重重

“中華戰神,李牧為先!”但李牧破匈奴之戰疑點重重

【“中華戰神,李牧為先!”但李牧破匈奴之戰疑點重重】

我從未懷疑過李牧“大破,殺匈奴十萬騎”的真實性。

我對李牧的評價也遠比所謂的“戰國四名將”更高——

“中華戰神,李牧為先!”

在綿延兩千多年的漢民族與北方遊牧民族的對抗中,如果評選對外戰爭的民族戰神,李牧雖然不在成就最輝煌的那一列,但卻是開歷史之先。

“中華戰神,李牧為先!”但李牧破匈奴之戰疑點重重

他對付匈奴的軍事思想精髓,也著實影響到後世對付遊牧民族的戰略戰法,可謂受惠良多。

漢武帝初期對付匈奴的如意算盤(馬邑之謀),便是基本照搬李牧的做法,只是玩脫了,竹籃打水一場空。

而對一個經典戰例來說,如果只剩下所謂的“精髓”,的確容易讓後人陷入“教條主義”,照搬照抄,卻忽視了諸多實際前置條件。

很不幸,“李牧破匈奴之戰”,即使直到今天,依然存在很多關鍵疑點還沒能得到確認。

最基礎的,這場戰爭的實際發生時間,都不能確定。

《資治通鑑》是將它記錄在前244年,這一年李牧率軍攻佔了燕國的武遂和方城。但結合史書記敘特點及上下文意思,實際上這場戰爭應該發生在李牧攻打燕國之前,即前244年之前。

《史記》也是同樣的表述。

考慮到前245年趙孝成王逝世,這是個大事,在王位更迭的求穩期,趙廷是否會支援李牧進行這麼大規模的戰爭,是相當存疑的。

所以,後世所定位的前244年或是前245年,都只是這場戰爭的下限時間而已。

再考慮到前251年的燕趙鄗代決戰、前260年的秦趙長平決戰,都是趙國舉國投入,代地的李牧軍團恐怕也無暇去組織這場戰爭。

所以這場戰爭,要麼是發生在長平之戰以前,要麼是發生在鄗代之戰以後,相比較下來,只能說前251-前244年之間的可能性更大。

其次,戰爭發生的實際地點,居然毫無記載。

這也是最關鍵的缺失。換言之,後世研究再洋洋灑灑,都已經失去了特殊性,好像這場戰爭,在哪裡都可以上演。

從可能性而論,大致有兩種——平原地形和山地地形。

相對而言,顯然是山地地形的效果更佳。

因為這是一場圍殲戰,在不能完全確保兩翼騎兵鉗形包圍圈成功率的前提下,利用周邊的山體,形成一個範圍更大的“口袋陣”,便是李牧需要考慮的“保險”問題。

“中華戰神,李牧為先!”但李牧破匈奴之戰疑點重重

所以地圖帝《地圖裡的興亡》,推測這場戰爭的發生地點是在洪壽山、夏屋山之間的大同盆地,是有一定道理的。

結合李牧的軍事素養尤其是後來戰爭中體現出的一貫用兵指揮風格,在實際決戰戰場的選擇上,偏向效率更高的山地地形,毋庸置疑。

當然,我不是說地圖帝的推測就一定正確,戰爭就是實際發生在那裡,在沒有切實證據前,都只能是推測。

只是,這種推測方向和戰爭邏輯,是可能性更大的。

現在我們來大致覆盤“李牧破匈奴之戰”的全程。

對付“來如飛鳥、去如絕弦”的匈奴騎兵,李牧需要解決三個層面的主要問題。

一是戰術對策。匈奴騎兵的優勢是機動性和遠端騎射,但近戰能力不佳,所以阻擋住騎兵衝擊、將之拉入近戰便是需要解決的問題,李牧的對策是,改良傳統的中原車陣,以成規模的戰車叢集構築防禦陣地,同時輔以步兵,“步車協同”,抗住匈奴騎兵集團的衝擊。而近戰殺敵的任務,主要由步兵尤其是弩兵來完成。

二是戰略對策。當時北方包括匈奴、襜襤、林胡、東胡在內的遊牧民族很多,勢力分散又極難尋覓主力,效率最高的做法無疑是“聚而殲之”,而且必須“一戰全殲”,如果戰爭規模不能達到預期,就不能輕舉妄動,否則就是打草驚蛇。

所以李牧的對策是,一直裝慫,持續降低匈奴等族的戒心。史書對此的記載最詳細,甚至連趙王都被瞞在鼓裡,事實上這確實是真正的戰略精髓。如果說後來的馬邑之謀沒玩好,原因大概就在這裡,裝慫的時間不夠,太過急於求成。

三是戰役對策。這就體現在戰場選擇上,我們不能確定實際戰場所在,但可以確定一點,李牧“大縱畜牧、人民滿野”的地方,便是他“誘敵深入”、希望匈奴落入的主戰場,這一點肯定是經過多方考察、精心選擇的。

“中華戰神,李牧為先!”但李牧破匈奴之戰疑點重重

而這個戰場,相比平原,無疑是山地,尤其是可以藉助自然山體、在大範圍內構築口袋的地形,戰役效果要更佳。

其實,從戰略、戰役、戰術層面去分析這場戰爭,看似全面,卻總有粗疏之嫌,實質是落不到實處。這也是我對歷代的“兵書”並不特別看重的原因,看似頭頭是道,卻都難免教條。

但是,對於“李牧破匈奴之戰”,鑑於基礎資訊的嚴重缺失,事實上也是沒辦法的事。

甚至於,李牧軍團是否真有史書所載的數量規模,是否真能短時間內包圍十萬騎兵並完全吃掉,都很值得商榷。(因此也有人懷疑這場戰爭是否真的存在過。)

我只能說,十萬這個數字,就算不是這一戰的戰果,也起碼是其後李牧追擊匈奴、消滅其它遊牧民族的綜合戰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威懾,“十餘歲不敢近趙邊”。

“中華戰神,李牧為先!”但李牧破匈奴之戰疑點重重

而且,再怎麼不能實錘,也都上升不到對於李牧軍事才能的懷疑。事實上,他天才般的軍事表演,秦國六合一統所需跨過卻終未實質跨過的“趙國長城”,此時才剛剛登場。

縱觀戰國名將,我理性上推崇白起,但感性上卻更喜歡李牧,不知道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