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科舉制已成型,為什麼“寒門出貴子”還是個笑話?

科舉制起於隋而成型於唐,它的第一大作用是打破了貴族對官場的壟斷,使“寒門出貴子”成為現實,因而收穫了一片讚譽聲。可實際上,直到唐朝結束我們都沒有看到“寒門出貴子”的盛大景象,真正的貧寒之家,靠科舉出人頭地仍然是遙不可及的夢。這是為何?

唐朝科舉制已成型,為什麼“寒門出貴子”還是個笑話?

一、大唐289年曆史,有近千名狀元進士,真正出身寒門者少得可憐

唐朝是科舉制的成型期,進士科在唐朝被確立為主要科目,殿武與武舉也在唐朝產生,透過科舉考試脫穎而出計程車子們成為官場耀眼的明星,尤其受到重視。據《新舊兩唐書》和《登科記考》記載,在唐朝289年的歷史中,產生了141名狀元和830名進士,合計971人。下面我們來扒一扒,這971人裡有多少人是出身寒門?先說明一下,這裡的寒門,是指經濟上貧窮、政治上前幾代都無官職的家庭。

先看狀元。同樣根據《新舊兩唐書》和《登科記考》統計,141名狀元裡,只有5人出身寒門,但這種所謂的“寒門”其實並不“寒”,我們以其中3人:盧肇、蘇檢、裴說來看看。

盧肇乃江西分宜人,公元843年狀元。其曾祖父盧挺曾為袁州刺史,祖父盧顯春為地主,父親盧華廷是教書先生,他自己讀書時,拜韓愈為師。這樣的人家能叫“寒門”嗎?應該說是仕宦之家,書香門第,家道中落吧。

唐朝科舉制已成型,為什麼“寒門出貴子”還是個笑話?

蘇檢呢?蘇檢是陝西武功人,公元894年狀元。此人家在農村,但娶的妻子卻知書達理,善以紅箋作詩,娶得起這樣的老婆,家庭又有什麼“寒”的?

最後是裴說。裴說是廣西桂林人氏,公元906年中的狀元。據《裴氏家譜》和《山西通志》載,裴說原是山西聞喜著名的裴氏家族後人,避戰亂到廣西桂林的,可謂背景深厚,不可小視。

狀元說完了再說進士。《新舊兩唐書》中記載的830名進士,70。96%是士族大姓,有589人;13。13%是小姓,有109人;餘下15。91%是寒門,有132人。

這132人平均到唐朝的289年中,平均2。2年才有1個寒門子弟考中進士,何其可憐!而且,嚴格地講,這132人也不能算寒門的,因為他們幾乎都是“兩代無官的書香門第或名宦之後”。

唐朝科舉制已成型,為什麼“寒門出貴子”還是個笑話?

二、唐人進京趕考一次花費白銀兩千兩,說明科舉制沒有為窮人打算

為什麼唐代真正的窮人難以透過科舉跳出農門?《太平廣記》的一則記載或許可以讓我們窺得真相。

有位名叫張汾的考生,在長安應舉時曾與官員刑君牙聊天,抱怨道:

“在京應舉,每年當用二千貫文,皆出往還”。

這句話有2個有效資訊,一是“二千貫文”,大約相當於2000兩白銀;一是“皆出往還”,意即錢都花在了人際交往上。2000兩白銀按最低價一兩值2000元人民幣計算,也相當於現在的4百萬,一年花掉4百萬,實在讓人難以想象。但這恐怕是真實的,因為唐朝科舉制有“行卷”和“公薦”之弊。

所謂“行卷”和“公薦”,就是唐朝在正式的科舉考試前,設定了一個推薦程式,讓考生們先把自己的優秀詩文製成卷軸,呈送給達官顯貴及文壇泰斗們,讓他們先稽核一番,然後,覺得好的就推薦給朝廷。考生如果有推薦,中舉的成功率便大很多,如果沒有推薦,文才再好都懸。我們所熟知的詩人王維,就是靠岐王和玉真公主的推薦做了狀元。白居易那首著名的《賦得古原草送別》就是“行卷”之作,給詩壇前輩顧況看的,經顧況推薦,白居易也考取了進士。

唐朝科舉制已成型,為什麼“寒門出貴子”還是個笑話?

(白居易)

因為“行卷”的物件都是“大人物”,你又要人家“公薦”你,那麼你非得花大價錢送禮,並與人交往。如此,一年2000兩白銀的開銷就不足為奇了。

試想,真正的窮家小戶哪裡受得了這個!沒有錢,沒有人脈和社會關係,你都找不到人去“行卷”,你不“行卷”,就沒人推薦,就很難考上。

除了“行卷”和“公薦”,唐朝士子們還要為科舉考試承擔長途跋涉、進京趕考的交通費、差旅費,承擔長時間在京居住待考的食宿費,以及購買書籍、文具的零散花費。這些必要的花費,也不是一般窮人家能承受得了的。

總之,唐朝的科舉制似乎並沒有為窮人打算,唐政府設定此制度,是在施惠於民,,但是隻施惠到了上等、中等家庭,真正的寒門仍然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

唐朝科舉制已成型,為什麼“寒門出貴子”還是個笑話?

三、唐朝依然是貴族社會,貴族們抑制了“寒門出貴子”

唐朝有2個主要的貴族集團:關隴八大家與五姓七望。

唐朝初建,因為李淵、李世民本身是關隴八大家之一,李世民的舅哥長孫無忌也屬於關隴集團,所以關隴集團占主導地位,朝中重要職位多為他們把持。李世民想了各種辦法削弱關隴集團,唐高宗與武則天也合力對付關隴集團,終於在公元659年扳倒長孫無忌,才算折斷關隴集團的翅膀,讓它再也無法騰飛。

關隴集團衰落後,原先被壓制的五姓七望又趁著安史之亂興旺發達起來。比如滎陽鄭氏,在唐朝進入中期後,連續產生了十多位宰相,史稱“鄭半朝”;又比如清河崔氏,自中唐始,累計有8人為宰相……五姓七望彼此聯姻,成為一體,所以他們又把持了朝政。

貴族世家掌控朝政,在人才的選拔上,自然是眼晴向上,傾向於在貴族體系內部尋找;在科舉制度的設計上,自然很少為窮人著想。再說了,他們根本瞧不起窮人,也不願意看到窮人翻身做主人。

唐朝科舉制已成型,為什麼“寒門出貴子”還是個笑話?

(關隴集團代表人物長孫無忌)

而且,中唐以後的五姓七望的重新崛起,與它們利用了科舉制、掌握了科舉權有密切關係。比如五姓七望中的范陽盧氏,中唐之後,每年有大量子弟參加科舉考試,累計考中進士的人數居然超過百人。這一現象,讓人深思。這一方面說明這些貴族們已經適應了科舉考試,形成了透過讀書而做官的風氣;另一方面還說明,他們利用了貴族的身份和“朝中有人”的便利,擠上了科舉這條窮人的“獨木橋”,比窮人家的子弟考上容易得多!如此,則窮人想出頭,寒門想出貴子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參考書目:《新舊兩唐書》;《登科記考》;《太平廣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