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隆美爾不配成為三大名將之一,那這四位名將,大家看夠不夠資格

隆美爾是二戰時期德國的三大名將之一,但是一直以來,隆美爾的實際能力都是備受爭議,因為他的戰績實在是乏善可陳;閃擊法國時的戰績就不多說了,畢竟在曼施坦因所策劃的戰略部署以及閃擊戰術和先進武器裝備的打擊下,法國毫無抵抗之力,基本上參與其中的德國將領,或多或少地都得到了不菲的戰功。

如果說隆美爾不配成為三大名將之一,那這四位名將,大家看夠不夠資格

而隆美爾的第二戰績,也是讓他成為元帥以及位列三大名將的戰績,就是北非戰役;雖然歐美對北非戰役描述得十分生動,至少比蘇德戰爭描述得要精彩得多;而之所以這麼吹捧,無非就是想提升英國的存在感而已,因為吹捧隆美爾就是吹捧蒙哥馬利;但實際上,從蒙哥馬利策劃的“市場花園”行動就可以看得出蒙哥馬利的實際能力。

而如果說隆美爾不配成為三大名將之一的話,那誰能替補上去呢?這裡列舉四位名將,大家看夠不夠資格。

第一位:莫德爾

如果說隆美爾不配成為三大名將之一,那這四位名將,大家看夠不夠資格

莫德爾崛起得比較晚,差不多在戰爭中後期才崛起,頂替失勢的曼施坦因,但他的確能力卓絕,在德國最後時刻所表現出的軍事才華,令盟軍指揮官們驚歎不已。在東線與蘇聯的作戰過程中,他以防禦能力著稱,被稱為“防禦大師”,曾在“火星行動”中大敗朱可夫,被阿道夫本人稱為“東線的救星”。

後在西線與盟軍作戰時,他在阿登攻勢中指揮參與德軍突襲美軍,他的指揮和組織才華被淋漓盡致地發揮了出來,這一突如其來的進攻令西線盟軍戰線崩潰;可惜終究因後繼乏力而以失敗告終,在阿登戰役後,莫德爾似乎已經預見德國的敗亡,因不想當俘虜而自盡。

第二位:舍爾納

如果說隆美爾不配成為三大名將之一,那這四位名將,大家看夠不夠資格

舍爾納名氣不顯,但卻是一名山地戰大師,而且非常善於打硬仗;在閃擊波蘭時,波蘭也曾進行過頑強的抵抗以及絕地反擊,波蘭的拼死反擊的確差點選潰德軍,但卻被舍爾納抵擋住了,併發起強勢反擊,擊潰波蘭軍隊,而後波蘭軍隊再難組織起像樣的反擊。後來在進攻巴爾幹半島時,舍爾納也是頻繁出現在各大戰場,而且屢屢先登。

後來在蘇德戰爭期間,他以作戰勇猛著稱於德軍,常常被上司調往最困難、最薄弱的環節擔當重任,尤其是在防守第聶伯河戰役時,他以一軍之力,牽制了數十萬蘇軍,最終因缺乏彈藥補給,舍爾納違背阿道夫的指令,率部突圍撤離。

第三位:霍特

如果說隆美爾不配成為三大名將之一,那這四位名將,大家看夠不夠資格

霍特是第3裝甲叢集司令,但實際上他指揮裝甲部隊作戰的能力卻是絲毫不遜色古德里安,論戰績,甚至尤有勝出;在蘇德戰爭期間,他指揮的裝甲部隊如同一把尖刀,瘋狂地在蘇聯內部橫衝直闖,將閃擊戰和裝甲部隊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且在明斯克戰役結束後,他還尖銳地評價了古德里安的行為:第2裝甲叢集沒有完成封鎖包圍圈的任務。

在蘇德戰爭前期,古德里安指揮的第二裝甲叢集和霍特所指揮的第三裝甲叢集被稱為東線戰場上兩個最著名的德國裝甲部隊;在後來的庫爾斯克會戰時,他指揮的第4裝甲集團軍作為曼施坦因元帥的南方集團軍群的主力參戰,一度差點選潰蘇聯裝甲部隊;後因基輔會戰失敗而被撤職。

第四位:克萊斯特

如果說隆美爾不配成為三大名將之一,那這四位名將,大家看夠不夠資格

克萊斯特的優秀是毋庸置疑的,閃擊波蘭時,正是他率領裝甲部隊突破波蘭防線並與北線而來的古德里安的坦克軍會師並取得勝利而告終的。後來在閃擊法國時,克萊斯特已經成為A集團軍群的坦克叢集司令,轄2000坦克軍共5個坦克師和一個步兵軍共5個摩托化師,成為戰役突擊主力。後來在進攻巴爾幹半島時,克萊斯特率領的坦克第一叢集也是擔任主力。

在蘇德戰爭期間,克萊斯特所率領的第一坦克叢集可比古德里安的第二裝甲叢集以及霍特的第三裝甲叢集要活躍得多,戰績也更加輝煌,在多數戰場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在戰爭中期的時候,他已經成為與曼施坦因並列的人物,當然,他也晉升成了元帥,但也是與曼施坦因同時失勢。

如果說隆美爾不配成為三大名將之一,那這四位名將,大家看夠不夠資格

其實真正論起來,以上四位名將中,克萊斯特是取代隆美爾的最佳人選,戰績輝煌、能力卓絕,而且還與曼施坦因並稱為“雙子星”;其次就是莫德爾,莫德爾的能力沒得說,戰績雖然少,但輝煌,可惜崛起得太晚了一點,而且是以取代曼施坦因而崛起的(取代克萊斯特的就是舍爾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