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一個關係到魏、蜀、吳興衰的“奪命之地”

夷陵:一個關係到魏、蜀、吳興衰的“奪命之地”

夷陵古戰場

引言

中國古代兵學大師孫子曾說:“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為`爭地’。”我方得到此地十分有利,敵方得之同樣有利,對這樣的地區敵我雙方都會拼死命去爭奪,這就是“爭地”,也就是古人所謂的“兵家必爭之地”。宜昌,古稱“夷陵”、“峽州”,酈道元《水經注》稱為“楚之西塞”,乃巴蜀文化與楚文化交匯的咽喉之地。歷代動亂爭戰,凡有眼光的軍事家無不將夷陵視為必爭的戰略要地。漢末三國時期,夷陵更是名副其實的“爭地”,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夷陵的得失直接關係到魏、蜀、吳等政治集團的興衰成敗,實為忽略不得的“奪命之地”。

一、魏蜀吳關注的焦點

東漢末年,當曹操翦除群雄統一了北方黃河流域之後,南方的荊州就立刻成了軍事家們關注的重點。諸葛亮作“隆中對策”,認為“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只有奪取荊州,方能爭霸天下;魯肅多次向孫權進言應儘快佔領荊州,“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三國志·郭嘉傳》亦記有郭嘉生前力勸曹操“當先定荊”的建議。足見當時曹、劉、孫三大集團都清楚地看到了荊州所具有的巨大戰略價值。

夷陵:一個關係到魏、蜀、吳興衰的“奪命之地”

夷陵古戰場

然而,東漢的荊州是一個廣袤的區域,其中心地帶乃是江漢平原及其周邊地區,也正是古代楚國的心臟所在,位於中國中部,是通往東西南北的要衝。漢末三國時期,這個中心區域又有三個戰略要點,即北部的襄陽、東部的江夏和西部的夷陵,正好構成三角形的三個角區。而在這三個角區中哪一個角區又是最重要、最致命的呢?顯然是夷陵。因為在古代冷兵器時代佔據大江大河的上游地區就具有得天獨厚的軍事優勢,可以建造大型戰船順流而下,形成勢不可當的有利局面。

夷陵處於長江的上游與中游的接合部位,佔據著長江西陵峽峽口的險要地形,素稱“川鄂咽喉”、“三峽門戶”,向西可以經略巴蜀之國,向北可以進擊中原大地,向東可以威逼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真可謂“牽一點而動全域性”。赤壁之戰前,劉備從襄陽南下後首先試圖搶佔的要地就是當陽、夷陵一線,只是被曹操大軍迅即追襲而未果。赤壁之戰後,曹操派大將曹仁據守南郡江陵,周瑜率大軍圍追,雙方死命爭奪的卻是江陵之西的古城夷陵。早在孫權繼位之初,東吳悍將甘寧就力勸孫權西征荊州佔據夷陵,後來孫權傾全力奪佔了夷陵等地,並改夷陵為“西陵”,從此東吳一直派遣名將重兵佈防西陵。

由於經營夷陵地區的時間最久,東吳的軍事家們對於夷陵地區戰略上的致命性也最為敏感。東吳黃武元年(222年),鎮守夷陵的大將陸遜給孫權上疏說:“夷陵要害,國之關限,雖為易得,亦復易失,失之非徒損一郡之地,荊州可憂。”東吳鳳凰三年(274年),大司馬、荊州牧陸抗在重病中給吳主孫皓上疏說:“臣父遜昔在西垂陳言,以為西陵國之西門,雖雲易守,亦復易失。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則荊州非吳有也。如有不虞,當傾國爭之。”

夷陵:一個關係到魏、蜀、吳興衰的“奪命之地”

夷陵之戰地圖

陸遜父子的憂慮後來終於應驗了:天紀四年(280年),晉軍水軍將領王濬兵出夷陵,順流東下,攻無不克,很快就滅了吳國。足見三國爭霸的關鍵在荊州,而荊州的關鍵在夷陵,即夷陵的得失關乎全域性的生死成敗,這是三國兵家們都曾意識到卻又無法左右的要害問題。

二、三國硝煙瀰漫的戰場

自曹操將戰略重點轉向南方荊州之後,夷陵地區便成了各方反覆爭奪、硝煙瀰漫的主戰場之一,其戰爭次數之頻繁、規模之宏大、戰鬥之慘烈、關係之錯綜複雜,在漢末三國時期都是不多見的。從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下到西晉太康元年(280年)王濬滅吳這七十來年中,夷陵地區就一直爭戰不休,小規模的戰鬥不計,傷亡慘烈的大規模爭戰就不下十次,著名的有曹劉當陽之戰、孫曹夷陵爭奪戰、關羽敗走麥城之戰、吳蜀夷陵之戰、陸抗夷陵平叛之戰、王濬兵出夷陵之戰等。

建安十三年,曹操親率大軍直搗荊襄大地。屯駐樊城一帶的劉備集團急忙南撤,由關羽率水軍沿漢江南下,劉備、諸葛亮率步軍沿荊襄官道南下,約定在江陵會合。但劉備、諸葛亮這一路兵馬並未走直線直趨江陵,而是折向西南的當陽一帶。這並非劉備、諸葛亮等人迷失了方向,而是他們按照“隆中對策”的既定方針試圖搶佔江陵西北部的戰略要地夷陵以控制進攻益州的門戶。由於曹操急行軍及時追趕至當陽,並在當陽長坂坡一帶大敗劉備,致使劉備進佔夷陵、江陵的計劃徹底破產,只好改變原定計劃,“斜趨漢津”與關羽水軍會合,逃奔夏口。

夷陵:一個關係到魏、蜀、吳興衰的“奪命之地”

曹操劇照

此一戰曹操不僅重創了劉備集團的軍事力量,而且完全打亂了劉備集團控制夷陵以西進的戰略企圖。孫、劉聯軍在赤壁擊退曹操大軍後,雙方爭奪的焦點依然是夷陵。周瑜率東吳大軍乘勝追擊曹操,曹操退回北方,派大將曹仁負責江陵、夷陵一線防務。周瑜在江陵一帶與曹仁隔江對峙,卻派甘寧先行攻佔了夷陵,從而打亂了曹仁的周密部署。曹仁急忙派重兵試圖奪回夷陵,周瑜親率主力馳援甘寧,雙方展開激戰,死傷慘重。經過一年多的爭奪戰,曹仁被迫全線撤退,夷陵、江陵一帶終被孫權、劉備集團控制。

赤壁會戰後,荊州一而分三:曹操佔有漢水、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劉備佔據荊州的西南部;孫權據有荊州的東南部。當劉備勢力不斷膨脹、孫劉矛盾日益激化時,曹魏乘機進行挑撥,聯絡東吳發起了荊州爭奪戰。建安二十四年(218年),孫權、呂蒙趁關羽北上進攻樊城之機,成功地襲佔了關羽的大本營江陵城,並派陸遜攻佔夷陵、秭歸一線,封鎖峽口切斷了劉備與關羽的聯絡。倉皇南撤的關羽“自知孤窮,乃走麥城,,西至漳鄉”。關羽本意是要西撤夷陵,守住這一入川之“門戶”,不料早被陸遜切斷,只好折向西北方向沿山道進入尚被蜀漢控制的房陵、上庸地區,但終被吳軍所追殺。

此一戰役使劉備集團損失慘重,被徹底擠出了荊州;曹操集團不僅解了軍事重鎮樊城之圍,還擴大了勢力範圍;而大獲全勝的則是東吳集團,荊州大部為東吳所有,從此東吳牢牢地控制了夷陵、秭歸、江陵等戰略要地,改變了蜀漢和曹魏隨時從水路進攻東吳的危險局勢。

夷陵:一個關係到魏、蜀、吳興衰的“奪命之地”

劉備劇照

三、劉備永遠的傷痛

章武元年(222年),蜀漢集團為奪回關羽丟失的荊州,發動了大規模伐吳戰爭,從《三國志·陸遜傳》等傳的記載看,各方投入的兵力至少在五萬人以上,可見規模確實不小。這一戰役戰線較長,從秭歸至宜都一帶數百里的長江兩岸皆是拼殺的戰場。歷時也久,從頭一年的七月打到第二年的八月。最後以劉備慘敗告終,蜀漢軍隊死傷以萬計,以致“屍骸漂流,塞江而下”,實為一次異常慘烈的大戰。對於蜀漢英雄的失敗,許多學人以為“大意失荊州”是其禍根。這當然不無道理,但何以失荊州?失了荊州又為何難以奪回?我以為癥結在夷陵,即蜀漢失在荊州,荊州失在夷陵,夷陵的丟失直接影響了蜀漢的前途和命運。

夷陵地區處在荊州的西面,地形頗似一個橫臥的漏斗,北、西、南三面環山,東面銜接開闊的平原,如同漏斗的大口,大江從中穿過。以夷陵為依託,向西可以逆流而上進入益州,向東可以直搗荊州腹地江陵,向東北可以攻擊宜城、襄陽、南陽一線,向東南可以威逼武陵(今湖南常德)、長沙一線,易守難攻,且可進可退,實為兵家屯兵據守的理想之地。如前所述,蜀漢集團早在赤壁之戰前就敏感地意識到了夷陵地區的戰略地位,赤壁之戰後又控制、經營夷陵地區達十年之久,但為什麼後來卻在頃刻間丟失了夷陵,進而丟失了整個荊州和上庸之地呢?這主要有兩個原因:

夷陵:一個關係到魏、蜀、吳興衰的“奪命之地”

關羽畫像

第一,麻痺大意,沒有足夠重視夷陵的防務。劉備在建安十六年開始了奪取益州的戰爭,經過三年的爭戰終於如願以償,孫、劉兩大集團之間的矛盾也隨之逐漸激化。建安二十年,孫權以劉備奪得益州為由要求劉備歸還荊州,進而派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急忙親率五萬大軍東出夷陵,進駐公安,並派荊州守將關羽奔赴益陽與吳軍對峙。孫、劉之間的摩擦雖然後來因為劉備作出讓步而得以化解,但這足以引起劉備的警惕:強敵覬覦荊州,荊州防務不可忽視。

那麼,荊州防務的重點應該放在哪裡呢?當然是夷陵地區,因為即使關羽把江陵等地丟失了,可火速退保夷陵堅守待援,尚有奪回江陵等地的希望,而一旦夷陵失守,江陵等地則再無挽回的餘地。可是,劉備讓關羽坐鎮江陵,卻從未派遣名將率重兵把守夷陵,關羽也沒有把防務重心置於夷陵。而與劉備麻痺大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孫權對於夷陵的高度重視,他在派呂蒙襲佔江陵等地的同時,命令精明強幹的陸遜迅疾奪取整個夷陵地區,西至秭歸一線,封鎖峽口,徹底斷絕了關羽回防夷陵的企圖。戰略重心不同,勝敗已見分曉。

夷陵:一個關係到魏、蜀、吳興衰的“奪命之地”

陸遜劇照

第二,舉措失當,貿然下令關羽北進。荊州中心之地是南郡江陵,江陵之北、之東、之南均無險可憑,又與曹魏、孫吳兩大強敵緊鄰,關羽所承受的壓力十分沉重。客觀情況決定了關羽在荊州只能取守勢,唯一正確的選擇是將緊靠江陵西部的夷陵地區作為荊州之後院,牢牢守住這個後院,就可以使孫、曹集團不敢輕舉妄動,關羽坐鎮荊州的十餘年中基本上遵循了這一方略,雖然他對於夷陵的重視程度不夠。

然而,曹劉漢中戰役打響之後,這種局面完全改變了。建安二十三年,劉備為了策應漢中戰役,另外發動了兩路進攻:一路是孟達由秭歸經山路北上攻佔房陵、上庸,後又派遣劉封自漢中沿漢水東下與孟達會師上庸;一路是關羽由江陵北上攻擊樊城。前一路軍事行動是十分必要的,因為佔領上庸地區就可以將漢中、夷陵兩地連成一片互為犄角。但關羽北攻樊城的行動則顯得相當草率和冒失,樊城與漢中相距千里之外,中間隔著千山萬水,進攻樊城並不能真正起到策應漢中戰役的作用,反而會使江陵、夷陵一線變得空虛,給東吳以可乘之機。

夷陵:一個關係到魏、蜀、吳興衰的“奪命之地”

陸抗劇照

即使要策應劉備的漢中戰役,關羽派一支偏師在宜城、襄陽一線作佯攻也就可以了,決不可遠離江陵、夷陵一線的大本營。然而,關羽恰恰背離了這一基本原則。據《三國志》記載,大約在建安二十三年秋,劉備進軍漢中。同年冬,關羽親自率部北上進攻曹仁,這可看作是對劉備漢中戰役的策應。建安二十四年春三月,曹操兵敗漢中。五月,“引軍還長安”。就是說,劉備漢中戰役在五月間就已結束,此時,關羽的軍事行動應該立即結束,回防江陵、夷陵等要塞。奇怪的是,本屬於佯攻方向的關羽卻變成了主攻方向。

建安二十四年七、八月間,關羽發起樊城戰役,並利用雨季洪水大敗曹軍,斬龐德,擒于禁,初戰告捷。這使得曹操立刻把重心轉移到荊州,不斷增派人馬前往宛城、樊城一線。同時派使者聯絡東吳夾擊關羽,關羽大禍臨頭卻毫不知曉,終於踏上了不歸之路。關羽貿然進攻樊城是自己獨斷專行還是劉備命令所為?史籍語焉不詳,但《三國志·關羽傳》:“(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假節鉞”是封建時代皇帝對臣下高度信任的象徵,賦予大臣以獨斷專行的特權。

夷陵:一個關係到魏、蜀、吳興衰的“奪命之地”

甘寧劇照

劉備在奪取漢中後給關羽以“假節鉞”的封賞,顯然有讓關羽解決荊州北部問題的意圖。關羽的進攻雖然取得了初戰的勝利,但曹仁、滿寵死守樊城不退,徐晃等各路援軍紛紛趕來,樊城戰役呈現膠著狀態。而就在關羽無法脫身樊城之際,東吳呂蒙乘虛襲佔了公安、江陵,陸遜襲佔了宜都、夷陵、秭歸一線,又北上打敗了蜀漢房陵、南鄉等處的兵馬,奪取了許多山地關隘,牢牢地控制了整個夷陵地區。此時的關羽如夢初醒,急忙回防夷陵要塞,可為時已晚,在當陽麥城遭到了悲慘的剿殺,蜀漢集團從此一蹶不振。

夷陵:一個關係到魏、蜀、吳興衰的“奪命之地”

王濬插畫

關羽失荊州之後三年即東吳黃武元年,劉備為奪回荊州發動了伐吳之戰,雙方在夷陵地區展開大戰。此戰之初,雖然劉備氣勢洶洶,但註定不會有好結果。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蜀漢集團內部意見不一,趙雲、秦宓、諸葛亮等重要戰將、謀士認為當前主要敵人是曹魏,伐吳時機不成熟,而劉備等人執意要發動伐吳之戰,這顯然是一次輕率的軍事行動;二是東吳夷陵守將陸遜極有頭腦謀略,為提防蜀漢集團的報復,他花了數年時間對夷陵地區的防務作了極為周密的部署,為打敗劉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劉備最終幾乎全軍覆沒,僅以身免。所以,劉備是在一個不恰當的時機同一個強有力的對手打了一場使自己身敗名裂的戰爭,也使蜀漢從此再也無力東顧,可謂“秋風落葉,大勢已去”。

參考文獻:三國志、孫子譯註、後漢書、資治通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