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在泗水打撈九鼎被“龍”咬斷繩索,那條“龍”到底是啥

《漢書》記載,大禹治水成功之後,萬民樂業,天下歸心,大禹的威望空前高漲。舜帝的兒子商均不成器,於是舜帝決定把帝位禪讓給大禹。舜帝去世後,大禹為他守孝三年,然後在諸侯擁戴下,舉行登基大典,定都陽城,國號大夏。

秦始皇在泗水打撈九鼎被“龍”咬斷繩索,那條“龍”到底是啥

為了彰顯皇權的絕對權威,大禹做了一件前無古人的大事:“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他把天下諸侯進貢來的各種金屬集中熔化,鑄造了九個碩大無朋的青銅大鼎,陳列在陽城宮殿之外,以此暗喻九州都臣服於大禹。從此之後,九鼎就成為至高無上的皇權的象徵,“問鼎中原”、“定鼎河山”等詞語,就由此而來。

秦始皇在泗水打撈九鼎被“龍”咬斷繩索,那條“龍”到底是啥

遺憾的是,九鼎鑄成後,幾度歷經夏商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的天下動盪、戰亂播遷,並未能完整儲存下來,《史記》記載,“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大約在戰國後期,九鼎的下落已經成為一個永久的歷史之謎,無人得知它們的下落。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自認為功德可以和三皇五帝比肩,很想效仿大禹“列鼎於陽城”,把九鼎陳列在咸陽宮外,為他的大秦朝增光添彩。但為了找到九鼎的下落,秦始皇大費周章,由於年代久遠,一直未能得到確切訊息。最終功夫不負苦心人,秦始皇最後還是打聽到了九鼎的下落:“鼎沒於泗水彭城下”,九鼎很可能就在泗水河彭城一帶。

秦始皇在泗水打撈九鼎被“龍”咬斷繩索,那條“龍”到底是啥

秦始皇是個敢想敢幹的的人,他當即起身奔赴泗水,準備打撈九鼎。《史記》記載,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抵達泗水彭城,“齋戒禱祠”,先舉行盛大儀式祭祀河神,然後“使千人沒水求之”,組織了幾千個民夫、水手,使用潛水、下網打撈等手段,在泗水中上下搜求,結果令他非常失望,什麼也沒能找到。

秦始皇在泗水打撈九鼎被“龍”咬斷繩索,那條“龍”到底是啥

古代地理學與水利學名著《水經注》中,也記載了這次泗水撈鼎事件,與《史記》記載略有不同,不過過程要更為詳細一些,據說當時已經從水下找到了一個大鼎,人們把繩索系在大鼎上,準備把它拖曳出水面,“系而行之,未出,龍齒齧斷其系”。結果不知從哪裡跑出來一條“龍”,一口咬斷繩索,打撈行動就此失敗告終。

秦始皇在泗水打撈九鼎被“龍”咬斷繩索,那條“龍”到底是啥

眾所周知,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現實中是不可能存在的。那麼,如果《水經注》記載屬實的話,這次打撈行動失敗的原因,應該是被一種看似像“龍”的水生動物給攪了局。這種動物到底是什麼?根據各方面情況分析判斷,這條被誤認為“龍”的動物,很可能是一條類似於揚子鱷的淡水鱷魚。

揚子鱷雖然現今只分布在長江中下游流域,但在遙遠的古代,由於人口數量遠遠少於現代,自然生態環境良好,揚子鱷等淡水鱷魚的種群數量和分佈區域,都要遠遠大於現代,即使在遠離長江流域的北方地區,也有淡水鱷魚的存在。

秦始皇在泗水打撈九鼎被“龍”咬斷繩索,那條“龍”到底是啥

比如在山西襄汾縣陶寺遺址,就曾出土過一件距今4000年曆史的珍貴文物“丁陶鼉鼓”,其組成構件中就出現了揚子鱷的骨板,充分證明北方地區也曾是揚子鱷的生活區,因此在古代的泗水河流域有淡水鱷魚生存,可能性極大。

更何況,古代的泗水流向區域與今天大相徑庭,受多種因素影響,唐朝之前泗水河曾經一度注入長江,白居易的詞中就有“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的語句,證實了這一點,長江流域中的揚子鱷也完全可以順河而上,到達北方。“泗水撈鼎”事件中出現的那條“龍”,應該就是一條淡水鱷魚,被古人誤認為“龍”了。

參考資料:《史記》《水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