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室各壁的結構

鼓室近似一立方體,有外、內、前、後、頂、底6個壁。

① 外側壁:由骨部及膜部構成。骨部是鼓膜以上的上鼓室外側壁,面積較小;膜部即鼓膜,面積較大。

鼓膜:鼓膜為半透明的薄膜,高約9 mm、寬約8 mm、厚約0。1 mm的類圓形,介於鼓室與外耳道之間。

鼓膜的前下方向內傾斜,與外耳道底約成45°角,故外耳道的前下壁較後上壁長。新生兒鼓膜的傾斜度更加明顯,約成35°角。

鼓膜邊緣略厚,大部分借纖維軟骨環嵌附於鼓溝內,這部分是鼓膜的緊張部;鼓膜的鬆弛部則是在鼓溝缺如的切跡處,直接附麗於顳鱗部的部分。

鼓膜分為三層:外為上皮層,是與外耳道面板連續的復層鱗狀上皮;中為纖維組織層,含有淺層放射形纖維和深層環形纖維,錘骨柄附著於纖維層中間,鬆弛部無此層;內為粘膜層,與鼓室粘膜相連續。

鼓膜為類似135°角的錐形漏斗,凹面朝向外耳道,凸面向鼓室,鼓膜中心部最凹點為鼓膜臍,錘骨柄的末端附在鼓室臍的內面。

自臍向上稍向前達緊張部上緣,有一灰色白色小突起名錘凸,即錘骨短突頂起鼓膜的部分,亦稱錘骨短突。

在臍與錘凸之間,有一白色條紋,稱錘紋,為錘骨柄透過鼓膜表面的映影。

自錘凸向前至鼓至鼓切跡前端有錘骨前襞,向後至鼓切跡後端有錘骨後壁,二者均系錘骨短突挺起鼓膜所致,為緊張部與鬆弛部的分界線。

自臍向前下達鼓膜邊緣有一個三角形反光區,名光錐,系外來光線被鼓膜的凹面集中反射而成。

② 內側壁:即內耳的外側壁,有多個凸起和小凹。

中央明顯隆起處為鼓岬,系耳蝸底周所在處。

鼓岬後上方有前庭窗,又名卵圓窗,面積約3。2 mm2,為鐙骨底板及其周圍的環韌帶所封閉,其深面是內耳的前庭。

鼓岬後下方有蝸窗,又名圓窗,位於岬下腳下方的小凹內,為圓窗膜所封閉,此膜又稱第二鼓膜,面積約2 mm2,內通耳蝸螺旋管的鼓階起始部。

在前庭窗上方有一橫行隆起,為面神經管凸即面神經管的水平部,管內有面神經透過。此處骨壁很薄,常存在缺口,在此部位手術操作時避免損傷面神經。

緊鄰面神經管凸的上後方是外半規管凸,是迷路瘻管好發部位。

匙突位於前庭窗之前稍上方,為一突起的骨片,是鼓膜張肌管的鼓室端彎曲向外所形成。鼓膜張肌腱過匙突彎向外側,止於錘骨柄。

③ 前壁:前壁的下部是頸動脈管的管壁,以極薄的骨板與頸內動脈相鄰。

前壁的上部有二個管口,即上方是鼓膜張肌半管的開口,下方為咽鼓管的鼓室口。

④ 後壁:又名乳突壁。上寬下窄,面神經垂直段經過此壁的內側。

上部有名鼓竇入口,上鼓室藉此與鼓竇相通,鼓竇入口的上界即為鼓室蓋。鼓竇入口的內側壁有外半規管凸。

後壁內側下方,平前庭窗的高度,有錐隆起,內有小管。鐙骨肌腱由錐隆起頂部穿出,止於鐙骨頸後方。

在錐隆起的外側、鼓溝的內側有鼓索神經穿出,進入鼓室。

在鼓索神經穿入鼓室處與錐隆起之間的隱窩,為面神經隱窩,為中耳手術的重要標誌,即中耳乳突手術後鼓室徑路的途徑。

透過面神經隱窩切開的後鼓室徑路探查手術,可以觀察到錐隆起、鐙骨上結構、前庭窗、蝸窗、砧骨和錘骨,以及咽鼓管鼓口等。

⑤ 上壁:又名鼓室蓋。鼓室藉此壁與顱中窩的大腦顳葉分隔。

鼓室蓋的厚度,個體差異較大,一般約厚2 mm,少數人薄如紙。在嬰幼兒時鼓室蓋常末閉合,有巖鱗裂,位於此壁的硬腦膜小血管經此裂與鼓室相通,也是中耳感染入顱的途徑之一。

⑥ 下壁:為較上壁狹小的薄骨板,其下方是頸靜脈球,其前方為頸動脈管的後壁。

此壁若有缺損,頸靜脈的藍色即可透過鼓膜下部隱約可見,表現為藍鼓膜。

下壁的內側有一小孔,為舌咽神經鼓室支所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