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肅地談一下“自閉症”與“社交恐懼”

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整體中獨一無二的個體,因此,我們在認識外界的同時,也應該認真審視自身,對自己有著充分、全面的瞭解之後,才能更好的適應複雜社會的運轉。在認識自我的過程中,心理問題是至關重要、不可忽視的,因為,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們的社交質量。其中,對於自閉症和社交恐懼症,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那麼,這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1、性質不同

自閉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代表性疾病。它包含孤獨性障礙、Retts綜合徵、童年瓦解性障礙、Asperger綜合徵和未特定的PDD這五種型別。其中,孤獨性障礙與Asperger綜合徵較為常見。

嚴肅地談一下“自閉症”與“社交恐懼”

而社交恐懼症原稱恐怖性神經症,是屬於經症的範疇。通常社交恐懼症患者會不合理地懼怕外界某種客觀事物或情境,並且明知這種恐懼反應是過分的或不合理的,但卻難以控制。

2、發病時間

自閉症一般在孩童36個月以內被發現,由先天造成。據相關資料分析,自閉症男女比例約為3:1~4:1,女孩症狀一般較男孩嚴重。

而社交恐懼症則是後天造成的,主要出現在25~44歲年齡段人群中,且女性多於男性。

嚴肅地談一下“自閉症”與“社交恐懼”

3、表現不同

自閉症的主要表現為:

(1)社交障礙

有自閉症的兒童喜歡自己坐在角落裡,專注於自己的事情,不喜歡和他人交往,對別人的主動接近感到害怕和恐慌。更令人心酸的是,自閉症兒童就連對父母也是如此,不期盼父母的擁抱和關愛,對父母的愛沒有任何迴應,眼神空洞,表現得沒有一點感情。

(2)語言發展障礙

自閉症兒童,在語言發展上有明顯的障礙,比如,父母呼喚孩子名字時,孩子沒有任何反應,正常的孩子4-6月齡就能無意識的發出單韻母或子音,1-2歲時詞彙量開始暴增。當2歲時還不會叫爸爸媽媽,就可能是自閉症或者大腦發育異常。

嚴肅地談一下“自閉症”與“社交恐懼”

(3)重複刻板行為

自閉症兒童會伴隨刻板行為,比如,頻繁的眨眼睛,一直拍掌,不停的繞圈走,甚至出現自殘的行為,如,扣手、咬嘴唇,拿頭撞牆。一旦被改變被阻止,就會尖叫或大哭。

(4)有獨特的興趣

自閉症孩子的喜好、興趣和同齡人有明顯的差異,比如,對玩具完全不感興趣,不喜歡看動畫片,不喜歡玩偶小汽車等等,可他們卻能盯著空調吹出的冷氣、窗外搖晃的樹葉、來回的汽車,看上十幾分鍾甚至幾個小時。

社交恐懼症的主要表現:

(1)不敢直視別人的眼睛

對於社交恐懼症患者而言,是很難做到和別人面對面的溝通的,他們在不得不和別人交流之時,總喜歡背對別人講話。有的時候在別人向自己投來疑問或者關切等目光之時,社交恐懼症患者會立刻躲閃開。

(2)不喜歡主動交流

社交恐懼症患者是懼怕和別人打交道的,他們喜歡一個人去完成事情,如果遇到了自己一個人完成不了的事情,那麼他們寧願放棄也不願主動去尋求別人的幫助。

嚴肅地談一下“自閉症”與“社交恐懼”

(3)不善於維持友誼

社交恐懼症患者是不會維持友誼的,因為他們的交流能力是極差的,所以時間久了,他們的朋友就會越來越少,從而自己就會變得越加的孤僻。其實,有的時候社交恐懼症患者在看到熟人之時,也是有上前打招呼的慾望的,但是這種慾望被恐懼的心理打敗了,所以患者總會繞道遠離人群。

(4)不喜歡外出

在收到別人的外出邀請之時,社交恐懼症患者的內心是很雀躍的,但是卻總是用否定的行為來回應他人。同樣的,在聽到手機鈴聲響起之時,他們也是盼望能和朋友外出遊玩的,但是卻用結束通話的方式斷了自己的念想,之後就會表現的異常煩躁。

4、治療方法

治療社交恐懼症可以分為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兩個部分,病況較輕微的人只需要接受心理治療,從癥結點加以開導,幫病患建立起自信心。若是病情較嚴重,醫生則會配合藥物治療。

嚴肅地談一下“自閉症”與“社交恐懼”

而自閉症相對來說要更加複雜,目前大多數干預機構主要採用的是以

行為主義

的ABA行為分析療法和神經心理學的結構化教學。其次,還包括了RDI、地板時光等。

雖然行為主義的干預效果較為明顯,但是效果不具有持續性,而且干預方法值得商榷。那麼,怎樣才能規避這些教學方式的諸多不足呢?

而這幾年,隨著科學對自閉症研究的深入,以及家庭教育在自閉症康復中所表現出的良好反映,讓更多人認識到家庭教育才是自閉症康復中的最重要一環。

通過幾年的樣本積累,葡萄心在研究分析了數百萬分鐘的自閉症家庭影片後,確定了以家庭式早期社會關係(ESRF)為基本的自閉症干預方式,並在應用中取得了非常好的表現。孩子的康復率和最終能力體現,均超過了ABA等行為主義療法。

ESRF的教學的目的不在於訓練孩子的單項能力,而是發展孩子主動性和自發性的社會溝通能力,在家庭中來進行干預治療,達到其能力水平發展的目標。

嚴肅地談一下“自閉症”與“社交恐懼”

透過以上對自閉症和社交恐懼症的分析,相信大家一定對這兩者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但是大家一定要清楚地認識到,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心情沮喪是常態,不要輕易地認為自己有病。即使發現自己有了一些類似的症狀,也不要著急,應該放鬆心態,積極尋求醫生和家人、朋友的幫助,相信自己能夠走出困境,同時,對於其他患者,也應該用心接納他們,幫助他們迴歸正常的生活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