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險!看“耳石症”查出“腦卒中”

驚險!看“耳石症”查出“腦卒中”

  以為是“耳石症”實際是“腦卒中”

劉先生是濟南市中區居民,兩週前眩暈突然發作,同時血壓飆升到210mmHg,到附近診所靜脈輸液治療後血壓降至正常水平,但眩暈的症狀依然存在。一週後到醫院先後於神經內科和耳科就醫,最終確診患有耳石症,進行手法復位治療,並囑其回家口服降血壓藥。

服藥一週後,病情不但沒有減輕,反而持續加重。在入院前一日晚上,劉先生突發重度眩暈,並伴噁心嘔吐、聽力下降,直至第二天早上,病情也未有緩解。

因有耳石症病史,劉先生被分診到眩暈疾病科,經過詳細問診和檢查,發現該患者出現左耳聽力下降、視物重影、鐘擺性眼震、四肢活動度差等症狀,表明劉先生並非是耳部疾病引起的眩暈,而是由顱腦中樞性疾病引發,符合腦卒中症狀表現,讓患者立即轉至神經內科進行相應治療。

病情緊急,全程綠色治療通道

在為劉先生做相關檢查後,確診其患有腦卒中,且當前情況十分危險,於是立刻把他收住神經內科病房,立即給予雙重抗血小板、抗凝、保護神經等藥物治療。顱腦核磁共振檢查證實是基底動脈重度狹窄,TOAST分型為大動脈粥樣硬化型,如果病情持續加重,需及時採取血管內取栓治療。

腦卒中病情發展極快,如不及時治療帶來的後果是災難性的,患者會出現反應變差、偏癱、言語不清、吞嚥困難等症狀,甚至可能出現昏迷。入院第二天,患者出現頭痛加重症狀,神經內科潘寧主任及時為其複查顱腦CT和CTA檢查,排除腦出血和動脈夾層的可能。透過積極的強化抗栓治療,病情逐漸好轉,目前患者已康復出院,mRS評分0。

“在卒中患者中,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佔80%以上,靜脈溶栓則是卒中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這個患者從發病到就診神經內科已過去16個小時,已超過靜脈溶栓時間窗。目前只能觀察其病情進展,透過核磁共振尋找責任血管,進行針對性治療。如果是小血管阻塞,使用溶栓藥物治療即可;如果是大血管病變且病情持續加重,則需取栓治療。”

腦卒中,可怕的是你不知道發病前兆

“在眩暈疾病門診,眩暈專家首先要根據患者症狀第一時間把中樞性眩暈患者篩選出來,並立即轉到神經內科治療。

突發眩暈患者,伴有聽力下降、耳悶、眼震這種耳部疾病症狀,沒有意識障礙,容易誤診為耳部疾病。‍‍如合併出現肢體活動感覺異常、複視、說話口齒不清、吞嚥障礙、中樞性眼震等神經體徵的表現,就應排除耳源性疾病,患者應儘快轉至神經內科由專家診斷明確病情,接受相應治療。

外周性眩暈沒有任何生命危險,而中樞性眩暈危害極大,及時正確鑑別確診,對於改善患者的預後顯得尤為重要。”呂亞峰主任介紹。

“血管源性孤立性中樞性眩暈主要是由腦血管疾病引發的一類眩暈,通常以急性眩暈為主要症狀,多不伴有神經系統體徵,這類患者診斷較為困難。

中樞性腦部疾病,主要包括腦卒中、腦出血、腦梗死、‍‍腦血栓等疾病,一般病情進展較快,患者早期表現為眩暈、耳聾。一經發現應立即給予針對性治療,否則到後期可能就出現意識不清、四肢麻木無力、步態不穩,那時再治療就相對較遲,康復的難度也將增大!

以孤立性眩暈起病的腦卒中,早期臨床表現不典型,20%顱腦磁共振檢查陰性,床旁HINTS(包括甩頭試驗、眼球震顫和交叉眼球遮蓋試驗)檢查有助於區分中樞性病因(腦卒中)與外周性病因(急性前庭綜合徵),對腦卒中早期識別非常重要,協助臨床醫生快速鑑別出導致頭暈和眩暈的病因。”潘寧主任介紹。

潘寧主任提醒,既往有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是腦卒中高危人群,一旦出現頭暈、頭痛、口眼歪斜、一側肢體不靈活或無力等症狀,要高度警惕,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