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管野釣還是黑坑釣,掌握配餌的兩個原則,什麼樣的魚都不難釣

別管野釣還是黑坑釣,掌握配餌的兩個原則,什麼樣的魚都不難釣在沒有商品餌的時候,因為釣魚人用的餌料種類比較單一,加上釣魚的人也不多,所以餌料只要加點香油,就能有不俗的誘魚效果。

隨著餌料加工工藝的迭代,不僅是商品餌,即便是自制餌的味型也更為多樣,再者就是釣魚人越來越多,野外的資源也越來越少,魚是越來越不好釣。

所以,餌料的重要性,一下子就彰顯出來了,不管是釣黑坑,還是野釣,都有這麼一個說法,就是釣點好,漁獲得一般就沒跑了,那麼另一半是什麼呢?

別管野釣還是黑坑釣,掌握配餌的兩個原則,什麼樣的魚都不難釣

很多釣友說,另一半包括了餌料、釣技、天氣等綜合情況,其實,另一半就是餌料和天氣,至於釣技,反而排到了最後。

倒不是說釣技不重要,而是釣魚這個事,本身的技術含量真心不高,也不存在運動天賦這種說法,只要有足夠的實戰經驗,也就是數量足夠多的垂釣次數,釣技都能得以提升。

反而是製作餌料,如果不掌握配餌的技巧或者說是規律,垂釣次數再多,漁獲也是寥寥,甚至釣點位置不錯,也無法改善這種情況,那麼,什麼是配餌的技巧,或者說規律、原則呢?

別管野釣還是黑坑釣,掌握配餌的兩個原則,什麼樣的魚都不難釣

一、主次原則

主次原則,是配餌的第一核心原則,包括了味型的主次原則、狀態的主次原則這兩個層面,不管餌料的製作、配比多簡單、多複雜,都要講究主次。

別管野釣還是黑坑釣,掌握配餌的兩個原則,什麼樣的魚都不難釣

餌料味型的主次原則,簡單地理解,就是餌料的味型,一定要有主次之分,主攻味型是什麼,輔助味型是什麼。

配餌並不忌諱多種味型組合,但是非常忌諱味型主次不分,什麼樣的味型都有,最後製作出來的餌料,別說魚聞著受不了,人聞著也受不了。

所以,在配餌時,什麼味型作為主要味型,什麼味型作為輔助味型,在製作餌料的時候,就一定要有個譜。

這樣其實也有一個隱形的好處,就是一旦這個配餌的主攻味型誘魚效果不好,我們下一次換一個其他味型做主攻味型,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四次。

總能試出來一個效果好的,事實上,所有流行的配方,幾乎都是用這種方法試出來的,但凡那種一次實戰沒有,張口就給推薦一個配方的,基本上都是吹牛逼。

別管野釣還是黑坑釣,掌握配餌的兩個原則,什麼樣的魚都不難釣

餌料的狀態,其實不僅是粉餌講究,就是顆粒餌,也有講究,比如商品餌因為工藝問題,多是粉末狀的。

加水開餌後,入水後就會霧化、溶散,餌料的誘魚效果很是優秀,但是無法讓魚群長久停留在釣點,也就是所謂的不留魚。

所以,在以商品餌為主的粉餌中,一定要加上一定比例的顆粒餌,如酒米、玉米渣,或者是飼料顆粒,做到有實有虛。

那麼在使用玉米粒、紅薯做餌料時,如果單獨使用玉米粒、紅薯,發窩速度能慢得讓人絕望,但是加點麩皮、玉米麵,甚至是商品餌,發窩的速度馬上就不一樣了。

別管野釣還是黑坑釣,掌握配餌的兩個原則,什麼樣的魚都不難釣

釣魚這個事即是運動,也是愛好,要說有多少鍛鍊身體的作用,那也不盡然,但要說一點作用都沒有,那也不至於。

但是,不管把釣魚當運動,還是把釣魚當愛好,都要掌握一個性價比原則,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配餌一定要講究,用最划算的成本,釣儘可能多的魚。

舉個例子,很多自媒體作者都在推崇麝香酒,甚至用五糧液、茅臺來泡麝香,一克純天然麝香大約500元,一瓶茅臺大約1800~2000元,還經常有價無市。

泡製出來的藥酒,甭管用量有多科學,其效果都是未知的,除了說這是一個噱頭,實在是找不到任何科學依據。

別管野釣還是黑坑釣,掌握配餌的兩個原則,什麼樣的魚都不難釣

那麼與此例相同的,就是我們製作出來的餌料,不奢望一粒玉米、一粒麥子就能釣到一條魚,但是,配餌的成本,絕對不應該太高,這是一個基本原則。

為了愛好,適當多花點錢,得到更好的垂釣體驗,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盲目地在配餌這個環節亂花錢,那就價效比非常低了。

每次釣魚,在餌料這個環節,平攤下來,不超過30~50元,這應該是個閾值,當然,黑坑情況特殊,不需要用這個閾值來控制,但是,如果不是長時間守釣湖庫,餌料花費超過50元每次,著實就沒什麼意義了。

別管野釣還是黑坑釣,掌握配餌的兩個原則,什麼樣的魚都不難釣

如上文所述,釣魚這個事,就是透過不斷上手、改進、再實戰,再改進,只要垂釣次數夠了,菜鳥變成老鳥就是遲早的事,只要願意琢磨,願意多嘗試,僅就配餌這個環節而言,真心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