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的爺爺叫李虎,唐朝人要避諱虎,“李杜”詩中為何有虎字?

避諱制度是中國古代一項古老的封建禮教制度,這項制度起源於夏商周時期,《公羊傳·閔公元年》中記載道:“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避諱的物件一共有四類:帝王,長官,聖賢,長輩。這其中,帝王的避諱範圍是最大的,規定也是最為嚴格的。避諱不僅要避這個字,還要避開這個音,否則就是對祖先和君主的大不敬。

唐高祖的爺爺叫李虎,唐朝人要避諱虎,“李杜”詩中為何有虎字?

唐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為開放和思想自由的一個朝代,然而即便是唐朝,也免不了要避諱。比如陶淵明因為名字裡有個“淵”字,和唐高祖李淵衝突了,所以世人一度給他改了名字,叫什麼都可以,就是名字裡不能帶“淵”。已經去世的人尚且如此,更何況當時活著的人呢?

當然,李淵的“淵”好歹應用範圍不算廣,不能用它無傷大雅,但李淵的爺爺李虎的名字,卻讓唐朝人表示很心累。

李虎是北魏的名將,也是李淵的祖父,李淵建立唐朝後,將祖父李虎也追封為皇帝。李虎一成為大唐的先皇,“虎”這個字就成了百姓們要避諱的了。可是虎字是十分常見的字,生活中應用很廣,那遇到當讀寫虎字的時候,人們怎麼辦呢?

百姓們很無奈,但也不得不避。所以,在唐朝有許多有意思的現象發生,比如說李世民曾打過仗的虎牢關,因為虎字,改成了“武牢關”,成語“管中窺虎”變成了“管中窺豹”,更有甚者連老虎的稱號都改了,人們以“大蟲”或“猛獸”稱呼它。正因為如此,古代不少書籍中都以大蟲來指老虎。要是在唐朝,恐怕“下山猛虎”就要變成“下山大蟲”,“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得變成“不入獸穴焉得獸子”了。

總之,初唐時期的人們儘量不寫“虎”字,以往是這個字的,要是地名就以“武”代替,要是猛獸就以“獸”代替。這種方式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十分別扭,但對於唐朝人來說恐怕是司空見慣的。

除了影響唐朝人對老虎稱呼的改變,因為避諱李虎還誕生了中國至今存在的一件物品:馬桶。古代沒有馬桶,但有夜壺,而夜壺有一個別樣的稱呼:“馬子”,這個稱呼也是為了避諱“虎字”而來。因為古代的便器本是做成虎的樣子,世人皆稱為虎子,但李虎是皇帝,你再將便器稱為虎子,無異於是當著朱元璋的面喊馬皇后“馬大腳”,找死。所以,人們就把“虎”改為“馬”。

唐高祖的爺爺叫李虎,唐朝人要避諱虎,“李杜”詩中為何有虎字?

宋朝《雲麓漫鈔》中有明確的記載:“馬子,溲便之器也,唐人諱虎,始改為馬。”

所以說,馬子這個稱呼是為了避李虎的諱對便器的獨特稱呼,不知怎地,到了後世它莫名其妙成了某種身份的稱呼。至於馬桶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恐怕也跟這個避諱有關。

不過,細心的人會發現,“虎”這個字在唐朝並不是沒有出現過,比如李白的千古名篇《蜀道難》中就有一句“朝避猛虎,夕避長蛇”,杜甫的《北征》這首敘事型長詩中也有“猛虎立我前,蒼崖吼時裂”這樣的字句。

如果說唐朝人都要避諱“虎”字,為何李白和杜甫不需要呢,難道是因為他們都是大詩人所以可以有特權?

唐高祖的爺爺叫李虎,唐朝人要避諱虎,“李杜”詩中為何有虎字?

當然不是,首先避諱制度在唐朝是肯定存在的,“虎”這個字也是避諱的範疇裡面,但避諱制度並非漫無邊界的“文字獄”,它有著比較詳細的規定。

《唐律疏議?職制》中規定:“普天率土,莫匪王臣。制字立名,輒犯宗廟諱者,合徒三年。……上書若奏事,皆須避宗廟諱。有誤犯者,杖八十。若奏事口誤及余文書誤犯者,各笞五十。”所以,按照唐律,真正需要嚴格避諱的,是在名字和公文中。若是名字中非要帶個“虎”或者是官方公文裡出現了“虎”字,那的的確確是違法了,犯了忌諱,需要遭到重罰。至於平時的日常生活和詩歌創作,並不一定要避諱“虎”字。所以李白的“朝避猛虎,夕避長蛇”一句中沒有以其它字代替“虎”字,也沒有什麼問題。至於杜甫的那首《北征》,不管它是官方文書還是詩歌,文中出現“虎”字都無傷大雅,因為避諱避的是天子七廟,到杜甫寫這句的時候,早就不用避諱先帝李虎了。

只不過,唐律即使這樣規定,但在文中敢寫“虎”字的還是不多,畢竟儘管皇帝給了人們一定的自主權,只讓他們在名字和公文中避諱,但動不動寫皇帝的名諱,就會有惹怒皇帝的危險,一個不注意就會被翻舊賬,所以官員們能避開就儘量就避。小老百姓們連官員都要避諱,更何況皇帝,所以民間大多以別的字將“虎”字替代。

李白和杜甫敢寫,是因為名義上確實沒有違法,實際上兩個人又都不怕,一個性格自傲豪放,一個對皇帝直言敢諫,所以避不避李淵祖父李虎的“虎”字,就無所謂了。至於兩個人官運都不好與沒有避諱有沒有關係,就無從知曉了。

參考資料:

《雲麓漫鈔》

《唐律疏議?職制》